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
https://book.yunzhan365.com/qcaw/beyf/mobile/index.html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以推动开放型人才流动格局为导向,构建了世界主要国家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全球人才流动的现状特征与演进趋势,并围绕完善全球人才治理、推动全球人才有序流动提出多项建议。
报告显示,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全球人才流动趋势并未减弱。人才跨国流动为流入国带来显著发展动能,促使各国积极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以吸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资源。报告主要发现如下:
一、美国人才竞争力指数仍处于领先地位,世界人才中心正从欧美向亚洲扩散
报告数据显示,在世界主要国家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数中,美国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韩国、瑞典、日本、中国、德国、新加坡、比利时、瑞士等国家。前10名中,欧美国家占6 席,亚洲国家占4席,且前5名中有3个亚洲国家,反映出
世界人才中心呈现从欧美向亚洲扩散的趋势。在人才规模指标方面,中国与美国展现显著优势,该指标反映高层次人才资源绝对数量。在人才质量指标方面,韩国、加拿大、瑞典位列前三,由于该指标侧重人均考量,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劳动力基数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该项排名中处于阶段性劣势。在人才环境指标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优势明显。在人才投入指标方面,美国、以色列、瑞典排名前三。在人才效能指标方面,新加坡表现突出,韩国紧随其后,智利、南非、印度尼西亚等国在此指标上相对弱势。
二、中国在人才规模与人才环境指标方面优势显著,其余指标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从具体指标得分来看,人才规模指标得分最高,人才环境、人才投入、人才效能、人才质量得分依次递减。在世界主要国家人才竞争力指数总体排名中,中国位列第五,仅次于美国、韩国、瑞典和日本,与自身经济体量的国际地位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人才规模指标方面,中国排名首位,展现出突出的竞争优势;在人才环境指标方面,中国位居第二,表明在人才工作平台建设和生活环境优化方面成效显著;在人才效能指标方面,中国位列第25位,在人才作用发挥和体制机制改革领域仍有提升空间;在人才投入指标方面,中国排名第28,虽与前十名存在差距,但在投入总额上呈现增长潜力,与部分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在人才质量指标方面,中国处于第30位,受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和人口就业基数较大的双重影响,加之该指标采用人均计算方式,导致该指标得分较低,呈现阶段性弱势。
三、全球人才区域流动受国际局势与经济发展驱动,呈现规模扩张、流向多元的特征
截至2025年4月,全球流离失所人口达1.221亿,其中包含大量跨国流动的科技型人才;同时,全球贸易总值从 1950年的630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33万亿美元,进一步拉动人才需求。联合国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24年,全球国际移民数量从1.73亿增长至3.04亿,主要呈现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趋势,美国以5,240万国际移民成为最大移民目的地国,印度、中国分别以1853万、1170万人口规模位列前两大移民来源国,从墨西哥到美国是最大的国际移民流动通道,从印度到美国及从中国到美国是最主要的经济移民通道。在移民结构上,工作型移民为主流,集中于高收入国家及新兴市场服务业,高技能技术移民成为各国政策争夺的重点。作为“准国际人才”的国际学生群体也备受各国欢迎,在过去20年间国际学生人数增长了两倍。
四、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增大,数字人才需求迅速上升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与深度渗透,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和职业生态持续重塑,数字人才需求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2025-2030年需求增速前20的岗位中,多数与数字技能直接相关。全球数字经济规模预计从 2021年的38.1万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53.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达45%。尽管自动化技术可能替代约30%的职业活动,但同时将创造1.3亿个新岗位,凸显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就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报告指出,国际组织在人才流动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组织为全球人才流动治理提供了知识性与物质性的公共物品,推动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私营部门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促进全球人才流动治理伙伴关系的建立,还凭借平台的开放性与组织的专业性,有效解决全球人才流动的实际性问题。但当前全球治理机制在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方面存在局限性,全球人才流动领域的监管存在不足,从长远看可能引发恶性竞争、人才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而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推动全球人才有序流动,报告提出多项建议:一是深化对人才流动价值的认知。各国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推动了人才跨国、跨界流动,持续促进移民人才与国际学生等群体流动,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民心相通与高质量发展。二是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人才流动。人才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更加开放的全球环境,开放有助于打破流动壁垒、增强互信。三是拓展多层次人才交流对话平台。应构建多层次、制度化的国际人才交流机制,通过全球人才峰会等平台推动政策协同、资源共享与全球共识达成,提升人才流动的公平性、协同性和包容性。四是推进人才流动治理平台多元化与数字化。全球人才流动呈现区域多元化、领域交叉化趋势,治理平台应强调公平性、多元参与、统一规则与数字手段。五是构建数据驱动的全球技能互认与人才流动治理体系。应建立全球技能观测机制、推动微证书与学历认证互认、发展数字化认证体系,为全球人才跨区域、跨领域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报告就全球人才流动治理问题介绍了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这一创新性解决方案。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是由全球化智库(CCG)和国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的国际组织,旨在通过举办全球人才峰会、发布全球人才流动趋势研究报告等方式,推动全球人才交流合作,促进政策对话,推动全球达成关于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普遍共识。联合会于2020年11月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举办了成立仪式。该论坛由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18年发起,中国国家主席2020年受邀以视频方式在论坛上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