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伟文:直面WTO生存威胁,捍卫世贸规则
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9年11月11日
2019年11月13日 -
崔洪建:北约为何让欧洲伤心
专家简介
2019年11月13日 -
杨洁勉:中国外交70年-实践创新和理论建设
新中国的70年外交是不断实践创新和理论建设的历史进程
2019年11月13日 -
数字经济时代下,国际人才发展与全球人才组织发展前景如何? ——CCG理事长在清华大学数字经济与全球城市群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发表演讲
2019年11月10日,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应邀在清华经管学院参加“2019清华大学数字经济与全球城市群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并做主旨演讲。会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陈煜波发表欢迎致辞,领英中国总裁陆坚发表主旨演讲。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办。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陈煜波 领英中国总裁陆坚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陈煜波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全球学校与学生评分研究中心主任史静寰,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徐辉,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交流合作处处长马进,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宣传联络部部长娜琳和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王延平等相关领域权威的学者专家在以“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城市和城市群发展“为主题的专家研讨会中,就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打造创新城市和实现城市群发展展开了深入的研讨。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马晔风主持。 随着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渗透,数字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拥有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数字人才日益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国际数字人才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此背景下,王辉耀博士以“国际人才发展与面向未来的全球人才组织”为主题发表演讲,从智库的角度解读了国际人才流动图景与全球人才战争概况,分析了中国国际人才政策发展演变,比较了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与国际人才集聚区,并为推动中国城市全球人才创新建言献策。他提出,建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为促进国际人才的有序流动、服务中国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辉耀博士表示,吸引并留住城市必需的高技能人才、创新者、投资者和学生,可以让城市获得投资促进移民融入的红利。如今,培养人工智能 (AI)人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的关键,但目前中国AI人才无论从总数还是人才分布领域来说都落后于世界上多数的发达国家。另一方面,随着世界上各个地区人才大规模、频繁且高效率地流动,世界人才争夺也愈演愈烈。中国现已成为海外学生最大输出国,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但中国来华留学生比例几乎世界最低。再加之人才短缺、宏观上的人口需求以及创业及科研网络等因素,引进海外人才便显得十分重要。 此外,王辉耀博士在演讲中提倡建设生态与人文价值融汇的新型城市,以国际人才政策为支撑,推动中国城市全球人才创新发展,并就此提出了9项建议:进一步放宽永久居留申请条件;对优秀外籍人才提前发放“绿卡”;完善人才移民入籍的相关渠道;完善人才移民入籍的相关渠道;探索建立华裔卡制度和华侨身份证制度;制定移民法,完善移民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加大国际化教育资源的供给;建立与国际无缝衔接的外籍人才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建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 其中,王辉耀博士指出,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的建立将会为推动未来城市全球人才创新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填补全球治理在人才领域的空白,并为中国创新与参与全球治理创造新机遇。国际大都会、国际猎头协会、国际劳工组织和巴黎和平论坛等国际组织、机构以及北京市政府均对成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表示了认可和支持。 本届论坛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CIDG)与LinkedIn(领英)中国还联合发布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研究报告》,通过聚焦全球26个城市及11个城市群的数字人才,分析对比其数字人才就业现状、技能特点和流动情况,深入洞察不同地区和城市如何基于数字人才建立起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以及未来趋势。 清华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煜波教授在介绍报告时表示,尽管中国的数字经济起步较晚,人才深度不够,但中国拥有大量年轻人才,他们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未来他们将成长为推动数字经济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陈煜波教授认为,中国还可以充分利用海内外人才的互通优化人才体系,吸纳国外中高层管理型人才来辅助数字人才发展。 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王延平在研讨会中提出,数字经济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动态创新变量,在这样不断发生融合与颠覆的全球经济体系中,领英可以充分发挥全球海量数据的独特优势,通过领英“经济图谱”在全球范围内捕捉人才、技能、就业机会、企业与城市流动等因子的动态变化,帮助人才在全球范围内与经济机会相连接。 作为国内领先的国际化智库,CCG一直致力于国际人才、全球化、全球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功参与推动了多项国际人才吸引和流动的相关中央和地方政策。 2016年,CCG提出的关于建立国家移民局的政策建议便得到了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的批示。2018年,CCG提出建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的倡议,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积极评价与支持,该倡议方案还成功入选了首届巴黎和平论坛。此外,自成立以来,CCG在人才全球化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拓展相关研究,在出国留学、海归发展、来华留学、国际移民、出入境旅游、华侨华人和国际教育等领域取得丰富研究成果。自2012年起,CCG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丛书,旨在推动我国“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面对新形势,CCG在本次论坛中再次为数字化时代下的国际人才发展出谋划策,为推动中国人才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了智库的积极作用。
2019年11月13日 -
【全体大会四】“一带一路”不是项目和计划,是愿景
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19中国“引进来”与“走出去”论坛暨第六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2019年11月2日-3日在北京举办。论坛设置了包括香港问题、中美贸易摩擦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多个话题。
2019年11月13日 -
加拿大总理G20峰会个人代表CCG圆桌研讨 全球经贸治理中的WTO改革与G20发展
作为多边贸易机制的支柱,WTO一直维护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运行25年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近期正因无法跟上时代需求而饱受争议和挑战,其上诉机构或在12月陷入瘫痪危机。与此同时,智利总统宣布智利放弃将于今年十一月举办的APEC峰会的主办权;中美贸易协定的签署地又成问题。面对接踵而来的种种挑战,以G20为例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对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WTO改革已成为国际热议话题。近日,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国际经济关系协调人、加拿大总理G20峰会个人代表Jonathan T. Fried出席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举办的圆桌研讨会。加方全球化及国际经济发展专家学者与中方经济金融专家就中美贸易关系,全球经贸发展现状,高新科技发展, WTO改革发展,及G20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讨论,旨在为推动全球化进程及WTO改革与发展提供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并为现阶段国际经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建言献策。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原司长江山主持本次研讨会。 Jonathan T.Fried就中国与美国贸易议程的内容,贸易议程的方向和经济发展所需的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关税的特性及非关税措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他指出,现阶段WTO成员国仍在寻找WTO改革的解决方案。现有的WTO运行条例已无法满足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需求,因此WTO需要在各国共同利益、经济发展共识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国际贸易中,利用合法规范与约束对知识产权会更好地推动全球化发展。此外, G20作为跨国政府组织的补充形式,对推动WTO改革贡献了积极的作用。最后,他表示 CCG和CCG的合作伙伴对公共政策及WTO改革进程的推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CCG顾问、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崇泉指出,中国既是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化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中国会坚定地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中国也会顺应这一趋势,同时也需要多边贸易体系。
2019年11月13日 -
《数字革命:中国如何在国内外吸引数字贸易机会》报告发布
2019年3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与韩礼士基金会(Hinrich Foundation )在CCG北京总部联合发布《数字革命:中国如何在国内外吸引数字贸易机会》报告。CCG理事长王辉耀、韩礼士基金会公共事务和战略主管Berenice Votes在会上发表致辞,Alphabeta项目负责人Konstantin Matthies对报告进行了发布。 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彭李辉、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商务部世贸司服务处副处长杨煜丞,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刘晖,阿里巴巴研究院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商务部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惠敏,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经贸法律研究所徐程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教授周念利,绿点咨询副总裁Travis Tanner,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访问教授Daya Thussu等出席发布会并结合报告就数字技术时代中国经济贸易的创新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研讨会由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主持。 韩礼士基金会公共事务和战略主管Berenice Votes 中国正在经历数据革命,在刚开完的两会中李克强总理也提到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我觉得中国数字贸易的机会非常巨大。 Alphabeta项目负责人Konstantin Matthies 数字贸易对中国经济有重要影响,是中国第二大出口板块。目前数字贸易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隐私保护、存储、竞争和税收。 CCG理事长王辉耀 现在是一个贸易、金融、人才和数据等参与全球流动的数字时代,中国在数字贸易发展方面很有优势。CCG希望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建言献策。 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 数字经济和贸易是时下最热的话题。不可否认,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彭李辉 每个国家面临的数字贸易发展情况不同,相应也会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因此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共同发展的共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 数字技术、数字贸易这些概念的定义应从数字技术本身的发展,给产业、经济、贸易带来的变化等这些角度来思考,可能会更合理一些。 商务部世贸司服务处副处长杨煜丞 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是,对于数字贸易监管和发展之间的平衡把握,以及可供选择的措施。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刘晖 对于跨境数据的流通,我认为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不让敏感数据跨进的前提下,数据研究方法、数据模型和数字化模式的输出对现在的中国企业来说非常关键。 阿里巴巴研究院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澄 中国目前面临着三大机遇: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正不断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发展自由贸易;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 中国的数字贸易不仅在出口方面,还在进口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移动支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建议在做相关研究时应将其纳入数字贸易范围内。 商务部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惠敏 跨境电商B2B的市场规模很大,但它的发展空间不止如此,目前发展中会遇到一些挑战,但这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经贸法律研究所徐程锦 中国应寻求制定和实施一项关于数据收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这将有助于加强国内数据管理,同时也能增进外界对从事全球数字贸易的中国公司的信任。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教授周念利 美国式的利益诉求有自身对电子商品输出的战略考量,我们应有明确的应对立场,分类分析,并界定目标。 绿点咨询副总裁Travis Tanner 在做数字贸易领域的研究时,建议将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这些方面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数字贸易发展。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访问教授Daya Thussu 从学术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要记住的是,在数据背后的是个体和人类。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虽然中国在过去十年内保持着史无前例的高增长率,但目前也正面临着经济放缓的情况。在数字经济正在改变贸易和投资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韩礼士基金会(Hinrich Foundation )、全球化智库(CCG)和AlphaBeta开展了联合研究。《数字革命:中国如何在国内外吸引数字贸易机会》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旨在进一步探索应用数字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与质量的方法,改变中国过去推动经济增长的低成本优势战略,从而制定新的竞争战略。 报告通过大量且详实的数据分析了数字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当前影响及潜在影响,量化了数字贸易和数字技术创造的经济价值;评估了中国经济中数字出口的当前价值及未来潜在价值;分析了与数字贸易相关的担忧以及解决方法,并指出了中国为把握数字贸易机会的工作重点。 数字贸易能给中国国内经济带来巨大价值,2030年创造价值将增长超11倍 对于数字贸易的国内价值,报告指出,通过采用数字技术,提高员工生产力、降低成本、创造新收益,数字贸易在中国国内创造了高达人民币3.2万亿(466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此数字庞大,但由于目前部分技术渗透率相对较低,因此它们在未来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报告预测,如果没有国内外数字贸易壁垒的影响,这一数字至2030年增长超过11倍,达到人民币37万亿(5.5万亿美元)。此外,报告显示,能体现数字贸易重要性的六大关键渠道为:识别并进入新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数据储存、处理与获取的速度;支持合作;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引入更高效的经营方式及创造并简化全球价值链。数字贸易通过这些渠道可提高各领域生产力,降低成本。另外,报告基于六个渠道的相关因素,评估出了各领域中的重要机会,包括消费品与零售、金融服务、制造业、基础设施、农业与食品、教育与培训、医疗保健及资源等领域。 2030年的数字出口价值将增长207%,众多中小企业将因此受益匪浅 对于中国的数字出口价值,报告显示,在2017年,中国的数字出口约为人民币1.6万亿(2360亿美元),跻身为中国第二大出口板块。为了维持并促进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报告建议中国在出口市场的战略时要有跨境数据交换与处理的支持。据估计,如果充分利用数字贸易,中国2030年的数字出口价值将增长207%,达到人民币5万亿(7260亿美元)。其中,中国数字化产品类出口价值在2030年将增长可能超过三倍。报告指出,快速扩张的电商出口业务及数字应用程序出口是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与此同时,数字化服务类出口价值也被预测会增长。报告显示,进口数字服务是推动非数字板块出口增长的关键。在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中,电子邮件、视频会议、数字文件分享和互联网语音传输协议(VOIP)服务等远程通信服务和数据处理等进口数字服务能帮助中国企业接触新的市场。此外,报告通过对通拓科技公司(TOMTOP)以及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DJI)两个公司进行案列分析指出,随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众多中小企业将因此受益匪浅。 中国可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数字贸易发展 针对当前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报告指出,为了完善数字贸易中的关键部分--跨境电商,中国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在2018年8月通过了首部电商法,旨在平衡各方的利益和权利,提升这一经济领域的竞争力。报告建议,中国可进一步采取措施,为跨境数据流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报告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跨境数据流能在国家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促进必要的生产力发展。其次,该类数据流对中国经济中的快速发展领域(例如跨境电商出口)至关重要,能强化现有法规,促进这个领域的发展。为维持传统领域(例如制造业)的增长,同时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成本优势削弱的局面,国家希望对这些领域采用“工业4.0”技术,这也使跨境数据流变得越发重要。再者,考虑到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这也能帮助中国在推广数字贸易的政策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 建议确保拥有稳健高效的数据管理框架,抓住加入CPTPP的良好时机 针对中国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为跨境数据流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报告概述了对未来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的建议。 报告首先建议中国应确保拥有稳健高效的数据管理框架,采取积极措施。例如,中国可采用APEC隐私框架。其次,报告建议内容限制方面还有待改善,因为其对数字企业提供在线服务的成本及提供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此外,报告还建议应尽力减少边界冲突,通过采取贸易便利化措施,提高低价值小型包裹的清关和投递效率,减少一些(数字产品)流程和关税,进一步促进跨境交易。 同时,报告指出,中国不应错过加入CPTPP的良好时机,要在数字贸易规则领域与国际接轨。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加入了多个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自贸协定(FTA)。此外,中国也积极参与WTO的改革,在推动数字变革、数字贸易以及提升数字贸易话语权等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报告建议,中国可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符合国际数字贸易规则标准。CPTPP的“电子商务章节”对通过数字贸易创建的数据提供广泛保护,这与中国不断提升的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相符合,同时可促进如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华为等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优势公司的海外发展。除此之外,报告显示,中国主动加入了联合国贸易便利化和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在未来,中国将有机会领导数字贸易全球标准的制定,并将大力提倡前述三大举措,助力中国企业把握数字贸易机遇。 全球化智库(CCG)是中国领先的国际化社会智库,秉承“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的宗旨,CCG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关系、人才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等领域的研究。此外,CCG亦常年关注数字经济,为数字全球化的发展建言献策。2018年11月11日至13日,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起,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的巴黎和平论坛上, CCG倡议的国际电商联盟D50作为经济全球化下电商领域的创新治理方案,获得了巴黎和平论坛主办方和多个国际组织与政要的高度关注与认可。该方案的提出契合巴黎和平论坛的主题,让数字经济在“万物互联”的前景下摆脱多重桎梏,让经济全球化伴随着对地区文化文明的尊重。 韩礼士基金会由 Merle A. Hinrich先生成立,旨在推进可持续的全球贸易,支持全球贸易领袖的发展并促进国际贸易研究。作为贸易媒介公司环球资源(Global Sources)的创始人兼前执行董事长,Merle A. Hinrich先生长期致力于实现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环球资源公司已为亚洲及大中华地区数万家生产商提供了贸易推广服务。
2019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