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报】特朗普启动美30年来最大税改 良药还是苦药?
短短三个月就出炉的税改意味着什么?减税将给全球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此关头,中国又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即将到来的税改风浪? 2017年12月2日,经过漫长的彻夜辩论之后,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9票通过新一轮的税改法案。作为三十年来规模最大的税改方案,这引起了全球关注、众说纷纭。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其视为“巨大的胜利”。早在11月29日,他就曾在密苏里州告诉集会民众,税改将是他们今年收到的最大的圣诞礼物。 在美东时间12月2日凌晨2时的新闻发布会上,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将其视为机遇:“让美国更加具有竞争力,阻止就业流向海外,并为中产阶层减轻负担。” 然而,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依然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方向错得最严重的税制改革”。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更是在《纽约时报》上抨击这一表决结果:将会把更多财富装满富人和最大企业的口袋,同时从中产家庭的几百万人身上榨取税收。 苹果公司或成此次税改最大赢家。维拉诺瓦大学的税务教授理查德·哈维曾在参议院就苹果的税收问题作证。他表示,参议院版本的税收法案将要求苹果为过去的收益支付314亿美元的税款,比目前将资金汇回美国需要支付的价格低了整整470亿美元——相比而言,此前欧盟开出的150亿美元罚单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短短三个月就出炉的税改意味着什么?减税将给全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此关头,中国又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即将到来的税改风浪? 新一轮全球减税潮或许即将来临。12月6日,日本紧跟美国步伐,把公司所得税率降到美国同等的水平20%。 在12月7日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表示,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如果能够把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基本可以抵消掉现有美国降税的影响。 为什么税改?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寿慧生指出,时值年末,共和党想通过一次大的立法成果,来弥补一年当中特朗普上台之后没有任何立法成果的空白,“纯粹是为了颜面上的政治手段”。 “这次税改,与其说是特朗普的税改,还不如说是共和党的税改”,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副所长倪锋的切身感受。12月6日,倪锋刚从美国调研归来,他认为,特朗普只是“借壳上市”的政治圈外人,主导这次税改方案的并不是特朗普,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是共和党人。 这一结论也可以在投票结果中得到验证。此次共和党与民主党泾渭分明。48名民主党参议员——投票前他们只有48小时,来阅读500页的税改方案——全体投出反对票,并在表决之后迅速离场。仅有1名共和党参议员Bob Corker出于对赤字问题的担忧,而投票反对。其余51名共和党参议员均投票赞成。 对此,寿慧生认为,那些在奥巴马医改上投反对票的自由派共和党,这次基本上全部放弃原则,为了党派的利益放弃了国家利益。 曾经在政策上与共和党有诸多分歧的特朗普,此次却将共和党推动的税改视为“巨大的胜利”。这是为什么?“最大的一个解释是,特朗普与共和党在税改问题上找到了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倪锋分析道,一方面,作为今年最有影响最大的立法成就,税改可以带给特朗普类似于奥巴马时代一样的执政成就,对于他未来执政大有好处;此外,这样的铺垫,也为特朗普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创造合作平台。 改在哪里? 这是美国又一次大规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做法是为企业和个人减税,简化税制。同时,该法案鼓励海外企业回流美国,进行本土投资。 与现有税制相比,本次税改有几大主要变化:一是简化个人所得税制,税率由七档减少为四档;二是遗产税提高起征点并将最终废除;三是公司税由原来的35%降低到20%;四是海外利润汇回将享受更低的税率,由原来的35%降低至5-12%。 根据美国媒体的消息,在参议院的彻夜辩论中,对税改法案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在取消州和地方税收抵扣、平衡赤字方面,参议院原本计划完全取消抵扣,后改为保留最高1万美元的财产税抵扣;对于防止富人避税的替代性最低税收(AMT),参议院也不再完全废除,对个人方案进行调整,对企业方案则保持不变。 在具体细节方面,参议院与众议院通过的版本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同,比如在对跨国公司的海外收入征税方面,众议院计划对现金等收入征收14%的税,对流动性稍弱的资产征收7%的税。而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称,参议院方案计划对现金类资产征税14.5%,对流动性较弱的资产征税7.5%。 从12月4日开始,参众两院将着手解决两个版本之间的分歧,并拿出最终法案呈交给总统特朗普。如果一切顺利,特朗普将在今年底正式签署该法案,预计未来10年内将削减1.4万亿美元的税收。 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CCG特邀高级研究员霍建国分析道,减税效果的显现会比较缓慢,现在刚通过税改方案,具体执行需要等到明年,且执行之后没有一年也是不可能见到效果的,因此,真正见效至少需要2至3年。 良药还是苦药?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将税改视为一剂良药,认为这是“让美国更加具有竞争力,阻止就业流向海外,并为中产阶层减轻负担”的机会。但是据倪锋了解,华盛顿智库的学者对于此次税改的评价基本是负面的。 “根据我们对当选总统和国会领导人的意图的了解,他们有可能推行美国历史上方向错得最严重的税制改革。”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认为。 “美国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剧。”倪锋介绍道,税改马上会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明年州立大学的奖学金都受到影响,穷人上学更麻烦了。 毋庸置疑,税改将增加财政负担。目前美国的外债已经高达20万亿美元,按照现在的税率,税改后少征收约1.4万亿美元。 霍建国分析道,美国的算盘是,通过鼓励制造业回流,或者通过制造业减税激活制造业,以扩大税基;此外,个人所得税减轻后会带动居民消费,从而起到弥补的作用;从资本回流角度,特别是海外利润较高的跨国公司,会起到一定的效果。目前,排名前30的公司在海外约占2万多亿,规模比较大。 然而,霍建国认为,这种如意算盘需要“打个对折”。前任总统奥巴马在两任八年所呼吁的“制造业回归、振兴制造业”并没有明显效果,而就业的上升并未对整个消费有明显的带动,即便减轻个税,消费税收入的上升也很有限——富人是不消费的,穷人才是增加收入消费的。 美国唯一一名投票反对的共和党参议员Bob Corker给出的原因是,出于对赤字问题的担忧。他的反对意见是,这个税改必须要有预备方案,减税会增加国债,如果税改达不到原来预期的效果怎么办?他甚至提出一个预备方案,如果达不到预期结果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机制让税率再提升回去、让国会重新退回去,但是目前,共和党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没有考虑。 制造业将因此回流美国吗? 商务部美大司原司长、CCG高级研究员何宁认为,制造业回流是个伪命题。“美国减税不意味着在中国市场或者其他市场利润没了,即使走的话是走多少、走到什么程度,也要跟它自己全球生产、布局相关的。”何宁如是说。 霍建国认为,对于“制造业回流”的质疑在于,公司投资并不差这10%、15%的税率,还会考虑资源周边配置问题、产地和销地距离问题,不可能单纯从35%降到20%,有15%的优惠就迁回去,有一部分企业迁回去有可能,并不可能都回流,特别是在华的短期内,看不到撤离。 新一轮全球减税潮或许即将来临。12月6日,日本紧跟美国步伐,把公司所得税率降到美国同等的水平20%。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的税改,对于中国来说,机遇大于挑战。CCG副秘书长唐蓓洁分析道,特朗普的税改从某一程度来说,是一种外部环境倒逼的压力,给十九大以后国内改革的态势提供了一个契机。
2017年12月13日 -
李稻葵:中国未来的发展怕的不是慢 而是这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李稻葵,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核心要点:1、目前国企改革的成效,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是新一轮的国企改革的一个探索阶段,还在一个摸索阶段,还不能说是初见成效了。未来一段时间,我相信会在产权制度上有很多探索。2、到2035年,中国经济的平均人均发展水平应该能够进入到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中型国家的头30强,到2050年,我们的平均发展水平,就是百姓的生活水平应该能够进入到当时全球的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中型国家的头20强。3、未来的发展,其实怕的不是慢。未来33年,我打个比喻,中国的发展相当于跑一场马拉松,跑这个马拉松,不在乎你短期跑多快,不在乎在整个赛程的头一段跑多快,也不在乎在中间某一段,或者冲刺的时候跑多快,而在乎你要有一个平稳的,不出问题的跑的速度和姿态。4、民办的幼儿园不一定出问题,幼儿园由非政府机构办,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很好的案例。幼儿园完全可以由民间来办,但是需要有基本的规范。5、实体经济有自己的运行的规律和周期,金融现在越来越有自己的独立的运行的周期和运行的规律了。目前来看,中国金融行业最大的风险,就是我们的金融资产是高度流动的。6、就全局而言,明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房价相对比较平稳,消费者居民买房的冲动会有所放缓。7、如果不出现重大意外,如果美联储不出现重大的波动,如果我们的货币政策相对控制的比较稳健的话,那么明年的股市有望有一个温和的回升。因为毕竟上市公司的盈利在回升。8、如果不发生重大意外,包括中东,包括东亚地区不发生重大的战争冲突的话,明年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上稳定,可能还会略有升值。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民币的汇率,它保持稳定对于当前中国的金融,乃至世界金融和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以下为专访全文:网易财经:明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今天很高兴邀请到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来聊一下相关话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哪些成就?李稻葵:当然首先的成就就是,总体的中国的经济实力巨幅的上升,现在按照实体经济的规模来看,中国是远远的世界第一了,我指的是实体经济,就是中国经济中间刨除金融服务业,刨除专业服务业,这部分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27到1.30倍,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的提升。跟这个提升有关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巨幅的上升。有人讲中国人过去这30多年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相当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可能是几辈子的,三四辈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想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成绩也不得不说,而且可能还需要特别强调,那就是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迅速地上升了,百姓的自信心上升了,知识阶层对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自信心上升了,对我们自己的方方面面,包括理论创新的自信心也上升了。这个自信心的上升,将持续地在各个方面将会得到提升,包括我们经济学本身的研究这方面的提升的速度,可能未来十几年还会加快。网易财经:您认为接下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在经济领域的重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李稻葵:改革开放的重点可能最终,就是未来十几年就是要确定,到底像中国这样的,具有几千年的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根基的这种社会,还有我们这么巨大的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还有几千年的,大部分时间是统一的这种多民族国家,到底我们的经济体制应该定型在什么样的一个方向,大概以什么方式定型。如果打个比方,改革开放相当于这个房子重建或者装修的话,我们已经连连续续地装修重建了40年了。我相信再过十几年的时间,我们这个装修基本定型了,大概的效果图我们应该清楚了。所以未来十几年的一个重大的话题是,到底我们中国,给定我们中国的国情,我们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的体制应该是怎样的,这件事情确定好了以后,我们未来十几年的改革的基本的方向可能也就定型了。网易财经:近年来国企改革动作频频,您认为目前国企改革的成效如何?李稻葵:目前国企改革的成效,按理说我想,实事求是地讲,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至少还没有达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它的预期的目标。所以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是一个新一轮的国企改革的一个探索阶段,还在一个摸索阶段,还不能说是初见成效了。未来一段时间,我相信会在一个是产权制度上会有很多探索,比如说混合所有制制度一定会有很多探索,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引进什么样的战略投资伙伴,战略持股者;再比如说,在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方面也可能会有一些探索,比如说党的领导如何和市场机制更好的融合,比如说职业经理人的聘用方面肯定也会有所突破。国有企业应该请到最合适的职业经理人,这部分人他们在市场上会有其他的选择,会有机会成本,怎么样吸引这部分人长期为国有企业服务,这些方面特别值得探索。当然更不用说国有企业在哪些领域,哪些行业特别适合发展,哪些行业不太适合发展,这恐怕也需要有一个定论。根据这样的研究,这么一个定论再决定,国有企业哪些部门要撤,哪些部门要进,这恐怕都是我们值得期待的。网易财经:您认为目前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效果如何?李稻葵:“三去一降一补”我觉得效果比较明显的是去产能,去产能的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在钢铁、水泥和煤炭这三个领域效果比较明显。钢铁大概每年去产能的量,相当于总产能的5%到7%左右,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推进的速度。去杠杆这方面,这几年应该说进展的相对慢一点,原因可能跟整个宏观经济的形势有关。因为整个宏观经济形势过去几年需要稳定,民间投资的恢复速度又比较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定宏观形势,所以不得以也推出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又反过来使得我们的杠杆率有所提高。所以去杠杆这项工作,我想未来若干年可能会有新的动作。去库存,去库存主要指的是房地产的库存,去库存这项工作,过去几年应该说还是有一些进展的。尤其是在一些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库存降得比较快。不过我想房地产方面未来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去库存,未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十九大报告里所提出的,就是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通过这种方式减少房地产市场上年轻人非要买房子,非要提前买房子的这种冲动,从而控制住房地产市场上超前的这种投资或者是购房的需求。补短板是过去几年可能突出的一个成绩点,一个亮点。补短板主要是有针对性的脱贫,脱贫扶贫,这是一个亮点。脱贫扶贫的目标应该在未来这一年多,两年的时间之内,可能会有实质性的一个本质性的进一步的推动,应该到2020年基本上完成脱贫的任务。降成本比较综合,比较困难,降成本的任务很艰巨。因为降成本这个任务目标并不是非常的具体,因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升级,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成本上升的过程。比如说劳动力的成本上升,本身并不完全是坏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目的所在,经济发展不就是希望工资涨吗?所以降成本这方面,可能还需要做一些综合性的探索。网易财经:您刚才也聊到了租售并举,现在国家出台这样一个方针之后,很多企业都去布局了长租公寓。但是前一段时间有报道说,很多企业的租期只能签一年,很多人是想长期去租房子,但是租期不确定,所以这个就很难推进,很多企业都还是靠着涨租金来过日子。您认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或者政府部门可不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或者在这方面做一些布局?李稻葵:关于这个房屋租赁市场的期限这个问题,肯定是需要做一些调研,出台一些措施的。这些方面其实其他的国家有大量的可以供我们借鉴的一些经验。举个例子德国,以及跟它相关的瑞士的苏黎士,讲德语区,还有奥地利,他们在租房市场上是有很多办法的,比如说它是规定,房东不能够任意的涨价,房东如果涨价的话,必须要给出充分的理由,同时也要给出足够的提前的预先的通知的时间,就是这些方面可以出台一些原则性的一些措施,但是也不能一刀切,不能破坏租赁市场自身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网易财经:十九大报告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经济应当如何去发展?李稻葵:这当然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经济发展的蓝图,我的估计,经过我们的反复测算,到2035年,中国经济的平均人均发展水平应该能够进入到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中型国家的头30强,到2050年,我们的平均发展水平,就是百姓的生活水平应该能够进入到当时全球的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中型国家的头20强。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我相信这么几个方面是必须要推进的,一个就是要持续解决我们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问题,劳动力的技能,劳动力的素质要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领域要不断的推进。国家可能从现在开始,还需要拿出更多的资源来普及,比如说我们的十二年的,包括高中阶段的教育,同时也要强调形成一个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机制,而不是说高中毕业以后,劳动者就不培训,不接受再教育了。这一点是持续的长期的一个任务,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第二个难点,也就是我们中国经济的一个特殊点,就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必须要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和我们的基本的社会习俗的一套办法,既不能完全靠家庭,也不能完全靠社会养老。同时要想方设法利用好看起来年纪比较大的,但是健康水平又比较好的,又有意愿工作的这部分老年人的人力资本,这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还有一个难点,未来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就是不平衡的问题。这个不平衡是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比如说目前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碰到了困难,怎么样针对东北地区,要给出一条符合东北地区本地长期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又是符合它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的一些机制,这个是特别需要下功夫的。未来若干年,我相信这是一个国家施政的重点。不平衡的第二个表现是非经济领域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我们现在这种问题非常多。比如幼儿园的问题,父母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这最基本、最基础、最初级的一个教育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进步。再比如说看病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包括中年人现在可能意识还不是太强,到了中老年阶段,一旦接触到医院服务的话,你就会发现有大量的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的医疗体制的演进,没有跟上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更不用说在其他社会领域,比如说公共治理方面也需要跟进,就是公共治理的水平,跟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又是落后的,又是不平衡的。比如说讲一个基本的例子,你看我们小区门口或者马路上,经常是有很多违规的停车的,或者说有人跟你收费。收的这些费去哪儿了?违规停车的话为什么警察不来开罚单,开了罚单之后这些钱怎么用了?如果出现了交通堵塞或者违章停车的话,通过什么机制我们的居民去告诉城市管理者,来加以管束,这套机制我们是很缺乏的。我们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包括汽车的拥有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管理能力。所以这些不平衡,经济发展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跟民主、法治的发展不平衡必须要解决。如果不解决的话,那未来33年我们的经济发展,或早或晚会出现问题。当然还有一条也必须要强调的,就是坚决不能发生任何形势的,系统性的、全局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一发生,那经济发展水平会倒退一大截。所以看未来33年的发展,其实怕的不是慢。刚刚我说的那几个指标,2035年进入世界30强,2050年进入世界20强,它需要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很低的,平均发展速度并不高,但是怕的是站,不是怕的慢。不怕慢,就怕站,更怕退,更害怕我们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倒退。所以未来33年,我打个比喻,中国的发展相当于跑一场马拉松,跑这个马拉松,不在乎你短期跑多快,不在乎在整个赛程的头一段跑多快,也不在乎在中间某一段,或者冲刺的时候跑多快,而在乎你要有一个平稳的,不出问题的跑的速度和姿态。坚决不能出现抽筋的问题,抽筋啦、岔气啦,或者摔跤的问题,那就是会影响全局了。网易财经:您刚才也聊到了幼儿园的事情,现在有很多讨论说,幼儿园到底应不应该有民办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李稻葵:民办的幼儿园不一定出问题,幼儿园由非政府机构办,那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很好的案例。按照这个逻辑的话,所有关系到老百姓基本生活的都应该来政府办了,不一定,这个真的不一定。幼儿园完全可以由民间来办,但是需要有基本的规范。这个规范要由政府来执行,要由百姓来监督,百姓来呼吁。举一个例子,比如政府规定,所有的幼儿园必须都要有360度的录像和探头,这是很简单的一个规定,所有幼儿园上岗的这些阿姨或者是小伙子和老师,都必须要有基本的、健康的、和教育方面的标准,他不能有传染病,同时他要有基本的心理健康,要有基本的培训上岗的素质,这些都是应该政府来干的。网易财经:您刚才也提到了金融风险,前一段时间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提到了如何防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到“明斯基时刻”,您认为中国金融有没有系统性风险?李稻葵:金融风险这几年越来越被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体系的运行的周期,和实体经济的周期,相对而言现在越来越脱节了。讲得更明白一点,实体经济有自己的运行的规律和周期,金融现在越来越有自己的独立的运行的周期和运行的规律了。目前来看,中国金融行业最大的风险,就是我们的金融资产是高度流动的。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经济的各种金融资产最大量的是什么?是存款,是百姓存到银行的钱,加上手中的现金。这部分的资产,一部分当然是百姓存的,还有一部分是银行存的。这种存在银行的钱,我们经常称它为流动性,为什么称它为流动性?它流动性强,一有风吹草动就可以从银行中间,这个存款者就取出来了,因为他没有损失。它不像从股票市场撤资,你从股票市场撤资的话,那有可能股市就崩盘了,这时候你就被套牢了,你就不想跑了。同样的,如果你想从债券市场撤资的话,你一跑的话,那个债券市场价格就可能降,债券市场价格一降,用行话说收益率上去了,收益率一升你可能就不跑了。但银行不一样,银行和存款者的这个潜在的金融合同是什么?是银行说你随时可以拿,按照原价,按照你投资的价钱,你把钱赎回,这是我们第一大风险。因为我们这样的金融资产,我们和GDP之比达到了200%,全球范围内是登峰造极的,没有一个国家是到了这个水平的。包括日本,当然这个统计上略有一点争议,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去按照一般的标准算的话,我们是最高的,所以这是第一大风险。这个风险讲了很多年但是重视不够。所以其实你要形容的话,那我讲这是灰犀牛,这是我们中国经济的灰犀牛。就好像说我们有一个堰塞湖,它存在多年了,随时都可能崩盘、塌方,但是还没有塌,所以很多人就可能习以为常了,熟视无睹了。但是它客观存在。网易财经:您认为明年楼市的调控政策会是怎样的,是松还是紧?李稻葵:明年房地产市场,2018年我相信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就是主要城市由于有租售并举的这些措施,所以传统的买房子的部分的刚性需求,会有所转移,所以整个的房地产市场明年的发展的态势,将会比较平稳。在这个大格局下,一些我称之为准二线城市,就是人口比较多,交通比较便利、气候条件比较好、比较宜居的地区,可能还会有一定的房价上升的压力,但就全局而言,明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房价相对比较平稳,消费者居民买房的冲动会有所放缓。网易财经:您如何看明年的股市,您觉得投资机会可能在哪里?李稻葵:明年的股市我相信有这么几个因素会影响,第一个因素是整个实体经济明年会继续稳步的回升,会延续今年的态势。上市公司利润还会继续延续今年的这个态势,还会上升,所以这就会支撑我们股市的回暖,这是一个利好的因素。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明年整个货币政策可能会适当的偏紧,也应该偏紧,因为刚才我谈到了,中国经济的灰犀牛,就是我们的货币存量比较高,这是第二个因素。这个因素可能对相应的,某些比较依赖于资金,银行资金发展的上市公司会有一定的负面的影响。明年还有一个重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美联储的政策。美联储它逆转量化宽松的政策明年会不会加速,这是一个大问号。这个大问号取决于什么?取决于美联储的最终的,它的高层领导人的结构。现在我们都知道,鲍威尔被提名去接任耶伦,在货币政策方面,鲍威尔是个非常温和的执政者。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副主席是谁,现在还有若干高层的位子是空的,如果副主席选了一个鹰派的人物,比如说斯坦福大学的泰勒教授,他是长期公开反对量化宽松政策的。如果他上任或者被提名作为副主席的话,很多人分析,整个美联储的政策讨论的会议的气氛就会变化。这个泰勒教授我比较熟悉,因为也算作我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启蒙老师,1985年他来中国讲课,讲宏观经济学,我是他班上的学生,所以对他比较熟悉。他后来写的教科书我也帮他审稿,所以如果他做了美联储的高层的领导人的话,我相信这个鲍威尔主席不见得能够辩论过他,有可能最后的政策会比较激进,那么对华尔街而言可能是重大的利空。那又反过来会影响我们的股市。当然这一系列的因素捆在一块,我想股市仍然是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不出现重大意外,如果美联储不出现重大的波动,如果我们的货币政策相对控制的比较稳健的话,那么明年的股市有望有一个温和的回升。因为毕竟上市公司的盈利在回升。网易财经: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也要开始了,您认为这次加息的可能性大吗?李稻葵:这一次加息的可能性,当然我没有具体去跟踪,我是从远距离看,远距离看还是比较大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现在作为一个基本的态势没什么争议,美国的经济现在恢复的情况是非常好的,失业率降到了过去近二十年以来最低点,股市连续创了新高,房价早已经回到了2008年前的最高水平。所以总体上讲,它的这个经济现在是恢复的很好,加上世界经济也是在稳步的回升,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担心,一旦现在加息动作晚的话,可能会酿成更大的错误,等到通胀一起来以后,就刹不住车了。所以很有可能12月份会有加息。不过即便加息,这次加息对于股市,对于美国的股市,对世界金融的影响我估计是比较小的,因为大家都已经充分的分析,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了。网易财经:明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如何变化?李稻葵:人民币汇率当然首先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包括刚刚我们谈到的美联储的加不加息,或者它以什么速度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如果不发生重大意外,包括中东,包括东亚地区不发生重大的战争冲突的话,我相信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上稳定,可能还会略有升值。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民币的汇率,它保持稳定对于当前的中国的金融,乃至世界金融和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当今世界最担心的还是金融市场的过大的波动,而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范围来看,坦率地讲,可能比美国的股市的价格大家还要关注。你试试看,如果人民币连续两个交易日,连续下降或者上升2个百分点,那肯定是华尔街头条新闻。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已经不是一个小事情了。我相信各国政府一定会加强协调,以稳定为主。文章选自小易研究局,2017年12月11日
2017年12月13日 -
CCG常务理事、CSOFT总裁葉雪泥坐客CGTN访谈:如何与中国共赢
理事简介葉雪泥,CCG常务理事,CSOFT 华也国际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北京时间12月8日晚9:00,CSOFT总裁兼CEO葉雪泥(Shunee Yee)坐客广州国际媒体港CGTN直播现场,应邀参加中国国际电视台2017财富全球论坛特别节目讨论。CGTN主持人成蕾,CSOFT总裁Shunee Yee,WME-IMG中国区CEO Michael Ma和保尔森基金会中国研究所总经理Kevin MoCSOFT总裁葉雪泥与CGTN全球财经主持人成蕾、WME-IMG中国区CEO Michael Ma和保尔森基金会中国研究所总经理Kevin Mo,一起讨论当中国企业推动全球化战略的同时,跨国企业应当“如何在中国赢得市场”。本期CGTN全球财经广州《财富》论坛特别节目,从以下几方面与三位专家讨论前沿热议话题:跨国公司与中国公司合作的机会,什么是全球化的最佳途径,中国公司如何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打交道。跨国公司未来的机会 葉雪泥称:“对于很多跨国公司来说,下一个最大的机遇就在于如何把东方的创新带到西方。30年前,中国企业一直为跨国公司做代工。今天,中国的创新技术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正如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财富论坛开幕演讲上指出,苹果选择中国,不仅因为中国拥有最好的制造技术,中国还为苹果输送了人才和创新。随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公司和跨国公司将面临更多机会。14年前,CSOFT的客户都是来自中国以外的跨国公司500强,他们希望能将产品本地化到几十种语言。今天,CSOFT为130多个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国品牌提供服务,并本地化到100多种语言。这表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赶超速度之快,已经从以前的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文化整合战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创新发展,要想在全球取得成功,不仅仅需要翻译技术。葉雪泥表示,其最终目标是与受众连接。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考虑到目标受众,使产品和服务在当地市场产生共鸣,甚至包括公司所使用的语言。虽然,葉雪泥认为公司的工作语言是个人选择,但它仍是一种品牌战略,因此,选择合适的语言来跨越国界与客户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中,很多顶级品牌都认识到了本地化的重要性。他们意识到只翻译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反映当地的文化、习惯和视角。比如华为、美的和阿里巴巴等公司,他们投资的绝不仅仅是翻译本身。华为非常注重产品的可用性,以多种方式来迎合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而不仅仅是翻译用户手册。如何正确参与全球市场葉雪泥认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正确地输出“软实力”。虽然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很大,但仅依靠先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有效地触达全球受众,就要加大在语言和文化上的软实力投入。中国很多企业创始人是理工科背景,他们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但与消费者之间的接触还不够。中国的企业,往往缺乏一个擅于给受众讲故事的人。用当地视角,给人们讲述产品的真实体验和故事,需要通过很多本地化细节适应不同的国家。这就需要一个品牌的CEO从一开始就具备一种全球化思维。CSOFT华也国际与深圳市政府曾联合出品“全球化·深圳100”研究报告,由华也国际团队调研走访了一批全球化“新锐企业”,这些年轻的CEO从公司创立之初,就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他们在全球化的战略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采访结束时,葉雪泥总结到:“全世界参与中国市场的最好方式,就是‘开放与创新’,反之亦然。”葉雪泥CGTN全球财经访谈报道:https://news.cgtn.com/news/3d596a4d7745545a326c4754/share_p.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文章选自CSOFT,2017年12月12日
2017年12月13日 -
China Daily Cover Story: Digital Eminence
Compan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nvited to join in China’s internet success storyChina’s digital economy is now bigger than the entire economies of the United Kingdom, France or Italy and more than eight times that of Africa’s largest economy, Nigeria.The impression of the scale of cyberspace in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was what many took away from the 4th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in Wuzhen, Zhejiang province.More than 1,500 entrepreneurs, academics and officials from 80 countries descended on the ancient water town known as the "Venice of the East" for the three-day event, which began on Dec 3.The 4th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opens in Wuzhen, Zhejiang province, on Dec 3. More than 1,500 entrepreneurs, academics and officials from 80 countries attended. Huang Zongzhi / XinhuaChina’s digital economy was worth 22.6 trillion yuan ($3.41 trillion; 2.9 trillion euros; £2.6 trillion) in 2016, up by 18.9 percent year-on-year, according to the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This compares with the entire GDP of the UK ($2.63 trillion), France ($2.47 trillion) and Nigeria ($406 billion) in the same year,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Even that of Germany ($3.48 trillion), Europe’s largest economy, was only marginally ahead.Nearly one in five (751 million) of the 3.89 billion internet users around the world are now in China, according to government figures released ahead of the conference.President Xi Jinping sent a congratulatory letter to the conference, saying he wanted companies from across the world to participate in China’s internet success story."Building a community of common future in cyberspac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widespread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he said."China’s door to the world will never close, but will only open wider." His remarks fitted in with the theme of this year’s conference: "Developing Digital Economy for Openness and Shared Benefits -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Common Future in Cyberspace".Tim Cook, CEO of Apple, one of the most high-profile attendees, said he and his company shared the aims of the conference."The theme of this conference - developing a digital economy for openness and shared benefits - is a vision we at Apple share," he said."We are proud to have worked alongside many of our partners in China to help build a community that will join a common future in cyberspace."At the opening day of the conference, which was hosted by the 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and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awards were presented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the internet.One of the winners of the World Leading Interne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awards was Mobike Technology.Few companies have had such a dramatic impact on the physical landscape of China and othe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as the Beijing-based company and its competitors, including ofo, with millions of consumers now using their dockless bikes.Davis Wang, Mobike’s co-founder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recalled sitting in his office with colleagues three years ago, wondering what the solution was to air pollution and traffic jams."We noticed also that the usage of bicycles had declined and wondered whether this could be reversed. We came up with a solution that combined smartphone technology with GPS tracking systems," he said while collecting his company’s award.Among the 13 other winners - which included a mix of Chinese and US tech giants including Baidu, Alibaba, Microsoft, Amazon and Apple, but no European ones - was telecommunications giant Huawei Technologies, which won for its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3GPP 5G Pre-Commercial System.One of the most anticipated launches was that of 5G -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rolled out globally by 2020.Xu Zhijun, rotati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Huawei, told the conference that 5G would enable a 6-gigabyte file such as a movie to be downloaded in just two seconds.It will have major implications for big data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in which China hopes to be a global leader.Chinese companies c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new mobile technology.China Mobile, the world’s largest telecommunications carrier by subscribers, said it seeks to deploy more than 10,000 5G base stations by 2020 and aims to launch a pre-commercial service next year.China’s mobile carriers are forecast to invest at least $173 billion in 5G construction in the six years up to 2025, according to US-based global investment bank Jefferies. This is 48 percent more than the total spent on 4G from 2013-20.5G is also forecast to drive 6.3 trillion yuan of economic output by 2030,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the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Luigi Gambardella, co-founder and president of the ChinaEU Association for Digital, a Brussels-base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ays the new technology will cause the digital economy to "explode"."It is a revolution, a new era that is coming. It will also happen that fast," he says.Gambardella, a former vice-president for relations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at Telecom Italia who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says the new mobile communications will see other technologies go to a new level."It is the infrastructure that will enable a lo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collection of data that will fuel the digital economy."With many leading tech figur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one major area of discussion was the global governance of the internet and its regulations to deal with such issues as cybersecurity and cross-border e-commerce.Xu Lin, minister of the 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said it was important for countries to work together to develop policy and regulations, particularly in such areas as regulating network facili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ross-border e-commerce, data distribution and other digital-related fields."Working together, we should deepen global cooperation on cybersecurity, strengthen data protection and combat crimes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economy," he said.He said China was committed to following through on existing initiatives."We will actively implement the G20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Initiative and deep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lated to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Wang Huiyao, founder and president of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one of China’s largest independent think tanks, says getting a global architecture in pl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 border e-commerce is vital."It is OK if you want to order a book or something that comes in a parcel, but if, say, you want to buy an air conditioner from somewhere, it is likely to get stuck at customs. There is confusion as to what customs duties should be levied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this. This is going to be a big problem when half of the world economy is set to be made up of e-commerce by 2030, " he says."This is very difficult to do through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because it would be almost impossible to get 200 countries to agree. There needs to be something like an I20 dealing with internet issues, like there is currently a B20 that creates a dialogue for business issues under the umbrella of the G20."Gambardella from the ChinaEU Association for Digital says establishing an overarching regulatory framework i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do without major input from China."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untry in the world for the internet and it is not possible to discuss future policy or regulation without China. China has to be part of any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The US and Europe have to recognize this as a fact. It is not the same as 10 or 15 years ago when the internet was quite new to China."This rapid growth was highlighted in research done by the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access the web using their mobile phones has increased more than 14-fold, from 50.4 million in 2007 to 724 million this year.In any given minute in China, 194,000 people are video-or audio-chatting on WeChat, China’s top social networking app, owned by e-commerce giant Tencent, according to research by Tech in Asia, a technology website.During the same time frame, 770 people spend $1.13 million on purchases through Alibaba Group’s online marketplaces.Pony Ma, chairman and CEO of Tencent Holdings, told the conference that because of this massive expansion, internet companies such as his had a responsibility to the people who used their services."With the rising digital economy, internet-base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they need to shoulder," he said."Internet access has become a basic human need, just like water and electricity."Wang Huning, a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olitical Bureau, said in his opening address that he wanted companies from across the world to invest in China."We sincerely welcome internet companies and entrepreneurs of all countries to invest here in China. We also hope that various markets will further open up to Chinese enterprises."The conference concluded with the organizers issuing a statement that the conference "marked a firm step forward for the consensus of global internet development and administration".At a final news conference, industry experts and entrepreneurs delivered the message that China is now expected to provide new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around the world.Ren Xianlia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said China was now a leader rather than a follower."China has grown from being a beneficiary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to being a contributor and leader in certain internet technologies," he said.Thomas Kwesi Quartey, vice-chairman of the African Union, said in a speech at the closing ceremony that China had become a role model for his continent in this area."China presents possibilities of what can be done in our own countries for eliminating the digital divide," he said.From China Daily,2017-12-8
2017年12月13日 -
徐小平:61岁了,我还享受着投资带来的兴奋感
徐小平,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真格基金创始人。距离2017年的结束,只剩下最后一个月。 即将过去一年里,我们已刻意不再提起“资本寒冬”。不断有人乘风而至,也不断有人随风而去。 2017年,共享成为热门“前缀”。共享单车战局接近尾声,共享充电宝日渐疲惫,ICO在热捧中突遭变故,无人零售短暂登上新风口,就连线上抓娃娃也成为人们争相关注的趋势。 投资者谨慎又焦虑,值得庆幸的是,仍然有创业者在风口之外积蓄起力量。在线教育终于迎来了大爆发,无人驾驶不再遥远,新鲜面世的手机们也争相使用面部识别。 创业从未像今天这样浸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在改变与被改变之间,我们正在见证着历史的发生。 寻找并记录,正是我们的使命。九月,近200位创业者参与了寻找中国创客年度路演,在70余位顶级投资人的考验下,45强脱颖而出。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代的创业者正日趋成熟。 我们无法预先看到未来,但仍能从顶级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叙述中,找寻商业与科技的发展脉络。基于此,寻找中国创客年度特刊对话13位中国创客导师,并郑重为你呈现。应摄影师要求,徐小平趴在门边拍照。他像小孩子一样吐舌头,自如地变换着表情,逗乐了整个办公室,自己却毫不在意。这是徐小平的常态:所到之处必定引来欢笑,而且是哄堂大笑,不论是在创投活动现场,还是在真格内部会议上。牺牲自我,娱乐他人,徐小平认为自己的娱乐精神来源于安全感与自信。61岁的他依然活跃在投资一线,好奇心、兴奋感如初,“还像40岁加盟新东方创业时那样兴奋”。投资十年,真格6年,这个“投资老兵”毫不避讳地给自己打100分满分。对于天使投资,对于真格基金,他仍留出5分的余地。“天使不仅要以低价格投进,更要能看到最高素质的人才和项目,我们应该看得更远”,这是他提出的新要求。1今年我61岁,依然像40岁加盟新东方创业时那样兴奋寻找中国创客:你和王强均是教育行业出身,早期投了众多教育项目,为何今年才成立教育专项基金?徐小平:真格投出了众多教育项目,比如第一个上市的在线教育51Talk、发展极迅速的VIPKID、在线教育的黑马一起作业等等。今年成立教育专项基金的目的是为了给全社会一个信息:教育创新创业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比如让外国人教中国小孩英语;让北京老师跟贵州孩子面对面教学;把知识送往穷乡僻壤,完成教育的精准扶贫。寻找中国创客:回溯真格7年来投出的项目,什么项目对真格成长最重要,带来了哪些成长?徐小平:其实,我跟王强从新东方上市不久后便开始做投资,真格不止6年。我们投出了很多独角兽项目,比如早期的世纪佳缘、兰亭集势、聚美优品、一起作业…后来的找钢网、小红书、蜜芽宝贝、美菜、依图、优客工场、罗辑思维、以及ofo等。寻找中国创客:为什么选择这几个?徐小平:因为它们估值最高、发展最快。创业的本质是创造社会最需要的东西,但是投资不是,投资的本质是投出成长最快的项目。寻找中国创客:投出独角兽除了给你带来财富外,还有哪些启发、影响?徐小平:虽然我今年61岁了,但是还像40岁加盟新东方创业时那样兴奋。于个人,每一个项目都填补了生活的某一个空白;于社会,它们填补了文明的每一个漏洞、缺陷。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已经改变了中国城市的景观和交通,这是令人真正激动的。一个项目想要盈利,必须是承担或是创造了某种社会价值,这也是我们投资这个项目的根本驱动力。寻找中国创客:假如给真格这些年打一个分,多少分? 徐小平:95分,算是一个优秀的成绩。5分扣在哪里? 我一直保持一个纯粹天使的心态,只愿意投最早期,但这个认知让我放弃了很多其实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回报的项目。所以我在不断思考投资的本质,我们已经开始积极进入Pre-A以及A轮阶段。作为天使投资人,我应该看得更远一点。2只要人够牛,我们就会投他寻找中国创客:复盘这些独角兽的投资过程,有什么窍门吗?徐小平:我还记得投资ofo时,我和戴维在办公室见了一面,聊了几句话,他们给出的份额不多,但是我都要。我和戴维在之前两年前就认识了。当时我就跟他说,只要你创业我一定投你。这是真格的投人哲学,也是我做投资十年最大的收益和教训。我们不强调模式、不假装比科技创业者更懂技术、不自认比那些资深创业者更懂业务,但我们懂人。只要人够牛,我们就会投他。寻找中国创客:你觉得理想的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徐小平:投人看中的是成熟的性格、端正的价值观、强大的意志、丰富的经验,还有教育的完成。教育完成并不仅仅是指读完大学。像我的好朋友蔡文胜高中也没有毕业,却是我所见过的通过创业实践完成了最完美商业教育的人。寻找中国创客:但项目总有好坏,这对创业者提出了什么考验?徐小平:好项目和坏项目唯一的区别就是创业者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利益经济诱惑。我对创业者始终抱有一个期待:做事可以失败,但做人不能失败。如果做人失败,就没有第二次机会;做事失败可以归结为运气、决策等种种原因。寻找中国创客:听说真格有一个失败研究院?徐小平:对。我们收留亏过300万人民币以上的创业者,欢迎他们来这里疗伤。目前举办了3期,每期10至20人,他们纷纷把伙伴推荐过来,第三期90%都是之前学员推荐而来。虽然我们无法与清华北大商学院相比,无法与京东、湖畔相比,但是一定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受欢迎的商学院之一。3少看一个0,别被估值吓住了寻找中国创客:从2016年到现在,一直有“资本寒冬”的说法,你怎么看?徐小平:资本寒冬从经济角度来看,肯定是有规律的。从我进入投资界十年来看,2008、2009年钱是真不好融,2011年之后越来越好找,一年比一年更好找,去年比前年也好找。寻找中国创客:从资本出手的数量、资金投入的数量来看,是否有今年比前几年少的趋势?徐小平:我意识不到少,反而觉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有钱人,不是把钱转移到国外,不是把钱消耗在奢侈品上,而是把钱投向了新的梦想、新的远方。创业是中国社会年轻人希望所在,是社会进步、经济提升和美好生活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人把钱投入了再创造,投入了他们当年的青春与梦想,所以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好事情之一。寻找中国创客:你的天使投资理论一直在变化,目前为止最新的理论是什么?徐小平:今年,我提出的两个思想。第一,在承诺的份额上乘以2。不要对项目说“试试看”,这是我们过去犯的最大错误之一。要么不投,要么就投满,投出创业者愿意给的最高份额。 第二,要多看一个N,少看一个0。N指是倍数,多看产品、项目,少看0意味着对估值不要那么介意,不要让估值影响了对创业者和项目的判断。过去曾出现因为估值太贵而错失项目,所以今年我跟团队说,在心中要把0忘掉。寻找中国创客:可是当投资份额提到最高,也意味着投资风险在变大。徐小平:既然一个创业在天使轮时什么都没有,我都敢投他。为什么等他的项目已经启动、已经有了成果了,我却不敢投了?估值低并不意味着增值多,估值高时增值可能更高。很多估值巨大的项目,在天使轮、A轮时,天使投资机构都在看;但你想想,即使它已经好几亿美金了,但如果还有五十一百倍的空间,你投不投?错过一个几十倍的项目,是投资人最大的错误。少看一个0,不要被估值吓坏了。我们把对风险容忍度增加了一个0,敢亏,才能赚。4相比美国,中国有更多模式创新的需求寻找中国创客:做投资这么多年,跟刚开始的感觉还一样吗?徐小平:兴奋感是一模一样的,每看一个项目,心情依然沉重,准确说英文是pressure,不完全是压力,更是压强、动感。投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回报,损失都是数百甚至上千万,所以我要对投资人的钱负责。人永远处在金钱的纠葛中,而投资本就是金钱游戏。寻找中国创客:相比往年,今年投资的项目在数量、领域有什么变化?徐小平:我们不主动追逐变化,变化来追逐我们,不同时代的创业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事实上,今年投出的项目数量是变多了。AI不用说,医疗、教育的项目也在变多,自媒体在前年、去年非常好,但到了今年就不热了,这也反映了社会的趋势。另外,留学生、高科技人员、高管创业的越来越多,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寻找中国创客:真格的海外投资以技术驱动性的公司为主,国内投资的多为模式创新型。徐小平:在国外,我们主投引领世界的高科技。原因很简单,确实希望能在引领全球的技术中看到未来,知道前沿到底在发生什么。美国的硬科技依然领先于中国若干年,比如中国还没有民间的火箭公司,还没有特斯拉。有些领域我们也许会迅速赶上,有些领域,我们还要拼命努力。寻找中国创客: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徐小平:国内以模式创新为主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经济才40年,商业土壤依然在发育,相比较美国,中国有更多模式创新的需求。美国从来不是自行车大国,很少人骑,私家车超级发达,所以共享单车就只能在中国一枝独秀,这就是中国独有的机会和骄傲。5我很愿意牺牲自我,娱乐天下人寻找中国创客:许知远与马东的对话引起轰动,如果把“娱乐有没有高下之分”,“技术真的让世界更美好”的问题抛给你,你如何回答?徐小平:许知远提出技术是否令时代进步的问题,他的担忧我也许能理解,但我更愿意歌唱技术给时代带来的好处。当一个民工保安拿着手机获得信息,能够看到家乡父老,看到留守在家的子女,这个社会就离天堂近了一大步。在任何时代,总有知识分子在对发生的事情进行怀疑和批评,我赞美他们。但是我个人观点是,中国社会越来越精致,技术进步使人类越来越幸福。知识分子在诘问社会的同时,应该多一点自我批判精神、多一点反思意识,知识分子也要与时俱进。寻找中国创客:投资心态有变化吗?徐小平:没有变化,依然保持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好项目。最近在看的一个项目,已经纠结一个礼拜了,整个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坚持投,其他人都不投。我说,我先走一步,你们趁我走否决我吧,大家哄堂大笑。我希望每一个项目都能和真格团队一起决策,但如果我认定一个创业者,大家再反对我也会坚持。寻找中国创客:你是一个娱乐精神特别强的人。徐小平:保持娱乐精神,牺牲自我尊严,娱乐天下人,我是很愿意的。在新东方的时候,我跳过草裙舞,据说也不好看。娱乐精神源于安全感,源于自信心,我并不会因为别人开心,而失去什么。寻找中国创客:如何保持旺盛精力?徐小平:多睡觉。我昨晚九点收到的短信,直到凌晨才有空回复,实在太忙。中间抓紧一切时间睡觉。寻找中国创客:今年,得到发布第二季新产品时,您也到场宣布将推出一个关于创业的专栏,后来并没有看到?徐小平:这是一个遗憾,我欠大家一个产品。我向大家承诺一定要做出来。同题问答寻找中国创客:2017年事业上,你有何遗憾,有何收获?徐小平:收获是人生又丰富了一年。遗憾是我想做的音乐会,又延误了一年;我想写的书,依然没有动笔。寻找中国创客:一句对2018年的寄语。徐小平:投到更多更好的项目,支持更多优秀的创业者。文章选自寻找中国创客,2017年11月22日
2017年12月12日 -
刘永好:企业家要扎扎实实做事 清清白白做人
理事简介刘永好,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凤凰网财经讯】 十九大以前,中央以国务院的名义发表了保护支持民营经济和鼓励企业家精神的文件,十九大又非常明确肯定了企业家的精神,支持企业家做好、做大、做强。在新格局下,企业家该怎么做呢?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可以从三方面做起; 首先,还是扎扎实实去做事,要有工匠精神,做事认认真真,不能搞虚的,不能搞一些乱七八糟的假的。我们集团在农业食品领域做了35年,现在农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困难和机会,怎么样做呢?只能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去做,我们有一系列的措施、办法去推动。 第二,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总书记谈到“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所谓的亲,当然希望企业家听领导的声音,帮助我们把工作做的更好。但同时,也要政府的主要官员清清白白,不要做一些勾肩搭背的事。过去几年,中国反腐力度很大,鼓励企业家发展,不要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这就是要清清白白的做人。 第三,在新格局下,市场需求已经饱和,靠规模取胜的做法不再具有优势。民营经济要关注市场需求,做人民需要的产品;同时,要搭建平台。以下为刘永好演讲实录 十九大以前,中央颁发了文件,叫做关注企业家,支持企业家,肯定企业家,保护企业家的精神,我觉得非常好。我做民营企业三十多年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也有二十五、六年了。那么多年来,几乎在每次两会上都有提案和建议,都谈到民营企业家需要得到肯定、支持、帮助和尊重。而相当一段时间,国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大格局,民营经济作为有益的补充,但是民营经济所受到的待遇总感觉不公正,包括资源的配置,融资获得等等,过去二十多年我们一直在呼吁,这是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家共同的想法。 在十九大以前,9月二十几号,中央以国务院的名义发表了保护支持民营经济和鼓励企业家精神的文件,我觉得是特别好的。再加上十九大又非常明确肯定了企业家的精神,支持企业家做好、做大、做强。我的体会,在新格局下,我们的企业该怎么做呢? 首先,还是扎扎实实去做事,要有工匠精神,做事认认真真,不能搞虚的,不能搞一些乱七八糟的假的。我们集团在农业食品领域做了35年,现在农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困难和机会,怎么样做呢?只能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去做,我们有一系列的措施、办法去推动。 第二,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总书记谈到“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所谓的亲,当然希望企业家听领导的声音,帮助我们把工作做的更好。但同时,也要政府的主要官员清清白白,不要做一些勾肩搭背的事。过去几年,中国反腐力度很大,鼓励企业家发展,不要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这就是要清清白白的做人。 第三,在新格局下,我们的企业该怎么做?做法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在市场还有很多需求的情况下,我们买地、建工厂、招人、做市场,几乎都成功了,靠规模取胜。今天整个中国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满足了,甚至过剩了,而这个时候你再去建工厂,再去买地,往往生产普通的产品就过剩了,而我们一定要做一些新的市场能够接受的,提高人民需求的产品。另外,以前很多时候是自己做,现在要搭建平台,用平台的方式去做。这几年我们采取了新的措施,新希望集团做了三十几年的农业,饲料,搞养殖,做的好不好?还不错,但是很累。在新的格局下,究竟怎么办呢?还是买地、建工厂,还是用新的方式?我们采取了一个新的措施,成立了一个草根集团,崭新的一个集团,提出用11亿左右打造一个新希望集团。三年多过去了,出现了很多变化,第一年大家兴高采烈,因为不少的人成为了合伙人,成为了老板,高高兴兴,拼命去干,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每周要干七天。第二年好几个合伙人压力大,说日子不好过,弄不好就倾家荡产,我们就进行了调整,坚持下来了。到第三年,发现格局出来了,大家很有感觉了。比如,我们搞了一个冷链控股公司,用合伙人的方式做,经过两三年的努力,自己不但做起来了,而且又兼并了近二十家各个地方的企业,走出了新的路子。最近我们在做另外一件事,中国的生活消费水准提高了,宠物需求大增,而中国的好品牌并不多,我们收购了一些线上线下的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结果发现还不够,最近我们刚刚完成一个合并,在澳大利亚收购了一个猫粮狗粮的公司,用了50亿人民币。这是我们集团牵头和其他企业联合做一些国际的并购,把国外优势的产品和国内的渠道结合起来,又打造一个新的平台,这个平台非常有希望。 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了乳业体系、冷链物流体系、宠物体系、调味品的体系、保健品的体系。我们在澳大利亚,不管是牛肉的规模,有50多万头,奶牛也有相当的规模,也收购了澳大利亚大型的保健品企业,跟周边的市场怎么结合,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必须用新的方式,就是搭平台,让优秀的年轻人在这个平台上,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结合在一块,我看这个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他们说,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希望,我希望他们能够成功。 在新格局下,用新的思路求新的发展,我们不但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还要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为新格局下新的发展做新的考量和布局。文章选自凤凰财经,2017年11月28日
2017年12月12日 -
任克英:全球经济同步复苏 新兴经济体市场将迎来牛市
任克英,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美银美林中国区主席近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美银美林中国区主席、CCG副主席任克英在论坛全体大会四发言时指出,从2007年算起,金融危机爆发迄今已经十周年,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任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国家经济工作的重心,2018年全球经济的走向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全球经济同步复苏地缘政治风险超过经济 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特别是中美经济同步复苏实属罕见。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0.7,今年有望国民生产总值GDP到3左右,失业率是17年来最低水平。20年前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在定义全面就业的时候讲到,如果失业率达到4.4%,就可以定义为全民就业。所以说美国现在的失业率是4.1,实际上是已经达到全民就业的程度,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当前,美国的银行业和金融业非常稳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银行业不断减债、收缩、去杠杆,所以现在银行业的资本很充足,资产负债稳健,市值也非常低廉。 此外,欧元区在德国的强劲引领下,经济也是全面复苏,第三季度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是0.6,今年有望达到2.5%,欧元区消费出口和投资都是稳健复苏的。特别是欧元区的经济信心和消费者信心都是过往十年来最高水平。日本连续七个季度经济增长0.3,也就是说今年有望到1.4,过往十几年来这是日本经济增长连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印度的经济增长7%,结构性贷款利率不断下降,经济收入、出口和投资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去年年终已经触底反弹,机构改革、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甚至去产能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总之,现在全球的经济同步复苏,但是地缘政治的风险已经此起彼伏,到了一个新的更危险的阶段。此外,所有发展体的老龄化、贫富差距等矛盾不断加深,此外,英国的硬脱欧也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政治因素。新兴市场前景乐观 1976年以来,新兴市场的六次大牛市每次到来之前都有一些特点:第一,新兴经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相当于前五年的峰值下降了20%以上;第二,贷款的增速相当于前五年的峰值下降了20%以上。实际上我们这一段相对于前五年下降了30%多;第三,经常账户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额改善很多,百分比从百分之零点几到现在的2.2%左右;第四,全市场普遍估值下降到一定的水平。去年年中到年底,新兴市场特别是平均市净率的估值在1.3倍左右,后来有所回升,但是平均市场估值都下降到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水平;第五,在新兴市场经济牛市到来之前,美元一般都是走强的,而在牛市到达之后,美元开始走弱或者走稳。 根据专业分析师的分析,现在这些条件都非常吻合。宏观上来看,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包括A股市场会迎来新一轮大牛市,未来两年市场会翻230%。微观上也确实有种种迹象证实全球投资体对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的热情有回复,至少资本开始向好。全球投资体投资中国的五个主线 投资中国的主方向依然没有变,大家对中国还是非常看好: 一.人力资本。凡是跟教育、医疗、养老和人的智力提升相关的,都是中国投资体非常关注的投资领域。 二.社交资本。不管年纪大小都需要交流,所以像脸谱、腾讯会继续获得非常有吸引力的发展。因此在社交资本领域还会有大量的投资机会。 三.金融资本。当一个社会非常年轻的时候房地产会起飞,比如印度、巴西这样的地方。当一个社会进入老龄化的时候,它的资本市场是应该起飞的,资产理财应该获得指数级的增长,中国正好在这个阶段,所以金融投资、资产管理会有新的很大的机会。 四.炫富资本。当人民富有了,可能希望有更好的衣着、更宽敞的住宅,对于高端消费依然需求畅旺。凡是跟高端消费服务升级相关的投资领域都机会非常大。 五.绿色资本,即环境资本。当人们富有了,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住在绿色的环境里,环境投资上会加大力度,中国会在这方面引领未来环保的发展。比如人工智能、电动汽车,中国已经在战略上布局,可能会大大地在全世界形成引领的态势。特别是最近资本市场非常疯狂追捧地无人驾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驱动因素和新挑战 中国企业“走出去”依然有五个强有力的驱动因素,这些因素依然在没有变化。第一,国企改革的需要,国企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增加竞争力,所以只有“走出去”才能“买进来”,才能有助于自己的提升。第二,政治的需求,中国要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推动“一带一路”有强烈的需求要“走出去”。第三,崛起的中产阶级需要更高的消费、更好的质量、更圆满的生活,这方面 “走出去”的需求非常强劲。第四,这个需求跟可持续发展有关,有的企业可能在中国发展找不到新的增长盈利点,所以需要到国外其他地方寻求新的盈利增长机会,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第五,高科技驱动。中国有市场、有规模、有资金,现在万事俱备,我们需要更多的高科技,这个驱动下我们需要买更多先进技术、先进产品。比如现在腾讯已经是一家投资公司,它们也在不断的投资中获得新的盈利增长点。 总而言之,这五个驱动因素依然在,但是在投资方面有一些新的挑战。十九大以后,国企和民企信心大增,对于“走出去”的方向更加坚定不移。金融行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资,寻找跟资产理财相关的机会;制造业要买先进的技术,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在十九大之后都更加增强了。 但是现在面临的国际环境正好跟热情相反,也就是说,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升级的状况下,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走出去”还是有一股强烈的抵触势态。比如美国对所有中国的投资全部加紧控制,房地产等方面被列为审议的范围。 所以在中国企业未来“走出去”的势态之下,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有更创新、更协作、更创造互盈的状态,才能在新一轮“走出去”的过程中继续进步。(本文根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三亚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