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财经】谁是“全球化50强” 谁在“一带一路”上走得最远
哪些企业是“全球化50强”?谁在“一带一路”上走得最远?11月23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榜单透露了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和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名单。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介绍,按“走出去、走进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海外发展路径,以中国企业与当地社会的共创、共赢为原则,甄选了五项评价要素,即绩效全球化、战略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化,以德尔菲法赋予各要素权重,综合评选了“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50强”。其中,列入前三名的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其余名单附后)。 该智库介绍,观察本年度的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50强榜单,呈现出中企海外投资行业呈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在2016年的推介榜单中,行业分布呈多元化发展。在传统的资源、能源行业和制造行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高新技术、房地产、文化产业也频繁活跃于国际舞台之上。 例如,在高新技术行业,阿里巴巴除投资电商之外,与软银、富士康联合为软银旗下机器人公司SBRH注资了145亿日元,该公司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具备情感引擎的机器人Pepper;美的投资30多亿欧元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Kuka),准备在工业上精耕细作。在房地产行业,复星投资纽约曼哈顿中城的麦迪逊大道、绿地集团投资马来西亚的地不佬湾海滨城等,都备受关注。 此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攻势强,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加速。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十分耀眼,无论是并购宗数还是并购金额都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海外并购方式,对加速技术、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开拓全球市场渠道,对冲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有重大意义。这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加速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方面,有很强的意识。 例如,美的一路高歌三次发起海外并购,4.73亿美元收购了东芝白色家电业、40亿欧元要约收购德国库卡,之后又收购了意大利中央空调Clivet80%股权(未披露金额);海尔55.8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创下了中国家电产业迄今为止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单。 该智库通过收集和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案例,根据新闻性、创新性、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等多项标准评选,通过专家评审,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 据介绍,这些企业在所属行业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在过去一年中成功运作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海外投资项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生力量。它们积极走出国门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将鼓励并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名单附后)。 该智库介绍,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榜单中的安邦保险集团是中国保险行业大型集团公司之一,2015年共完成了三笔海外投资,包括并购荷兰VIVAT保险集团、东洋人寿、美国信保人寿保险公司,交易总额近300亿元。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安邦保险集团已初步搭建起横跨欧美亚大陆的网络体系,并形成跨国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 新锐50强企业中另一代表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内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滴滴打车、滴滴专车等,2015年9月参与印度打车服务商Ola的融资,滴滴快的通过此次并购可以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联通双方企业的金融和市场资源,以构成合作型的世界出行生态圈。滴滴快的已在东南亚、美国等多个地区开拓市场,将继续贯彻国际化战略。 该智库还根据各个上市公司公告及其他公开资料的数据,通过企业的跨国并购金额以及跨国并购的影响力这两项指标,评价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由此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榜单。入榜企业分别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海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海航集团、中国化工集团、腾讯控股分列前三甲。2015年7月,海航以28亿美元全资收购全球最大航空地面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瑞士空港公司(Swissport)100%股权;9月,海航集团旗下渤海租赁正式公告斥资25.55亿美元并购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volon Holdings Ltd. 100%股权。2016年2月,海航集团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科技公司英迈(Ingram Micro);4月,海航集团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瑞士航空服务公司佳美集团(Gategroup)。紧随其后的中国化工集团、腾讯控股在统计期间的海外并购额也达90.40亿美元和88.56亿美元。 在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评选中,该智库通过分析中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设立产业研发中心、研发机构以及科技产业园情况;企业投资产业创新、科研项目资金比重;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以及国际、国家标准研发制定情况等指标,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榜单分别为海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榜单中的中国中车集团2015年的研发支出达99.5亿美元,主持制定IEC等国际标准5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2项;获得授权专利318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06件;申请海外专利 158 件,授权海外专利23件,是“研发十强”中的典型代表。 该智库还通过分析企业对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加快“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度,以及“一带一路”投资带来的中国企业在亚洲的影响力提升度,从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企业中评选出“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开辟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新版图,而且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带动性和引导性,是走进“一带一路”的先锋力量。上榜企业分别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华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优联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榜单中的天津优联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柬埔寨七星海特区项目,2015年该项目成为柬中综合投资开发试验区项目,规划了国际经济产业合作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特区和海洋经济产业区以及临空、临港物流及保税贸易区等7个板块。 该项目是柬埔寨首个大型滨海旅游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36000公顷,为柬埔寨提供了超过3000个就业机会。优联预计2030年前将特区建成新兴产业为一体的东南亚新兴城市、智能现代化的国际滨海特区,是“走出去”投资旅游项目的中国民营企业典型代表。文章选自第一财经,2016年11月23日附 录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连续第三年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榜单,2016年度的一大创新是新加入“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适应了中国创新发展战略以及世界科技创新的潮流。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历经三年,跟踪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根据企业海外发展情况收集数据,观察企业海外经营的动态,从多角度、全方面来评价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以中国企业在海外共创、共赢的视角,宣传中国企业正面形象,推动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设计了评价体系,经专家审议和智库研究,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榜单和“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榜单。 CCG作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研究者和推动者,每年将企业全球化评价体系纳入研究的重点之中,从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两方面梳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情况,为中国企业提高海外竞争力提供可参考标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研究平台。 评选一: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推荐榜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历经三年的研究与不断修正,为如何评价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了综合性评价体系。按“走出去、走进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海外发展路径,以中国企业与当地社会的共创、共赢为原则,甄选了五项评价要素,即绩效全球化、战略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化,以德尔菲法赋予各要素权重,综合评选推介“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50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榜单如下:排名企业排名企业1中国化工集团公司26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中国中化集团公司27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8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9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30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6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兖矿集团有限公司7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3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8中国五矿集团公司33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9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34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10海航集团有限公司35中国黄金集团公司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36三一集团有限公司12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13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中国中车集团公司14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9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15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40中国大唐集团公司16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41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17海信集团有限公司42国家电网公司18复星国际有限公司43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中国航空集团公司44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45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21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46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2万向集团公司47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腾讯控股有限公司48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49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5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0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观察本年度的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50强榜单,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 一是中企海外投资行业呈多元化发展。在2016年的推介榜单中,行业分布呈多元化发展。在传统的资源、能源行业和制造行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高新技术、房地产、文化产业也频繁活跃于国际舞台之上。 二是海外并购攻势强,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加速。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十分耀眼,无论是并购宗数还是并购金额都创历史新高。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海外并购方式,对加速技术、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开拓全球市场渠道,对冲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有重大意义。这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加速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方面,有很强的意识。 三是企业形成“抱团模式”,跨产业扶持“走出去”。在推介的50强企业中,“抱团出海”模式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资源整合重组型。自2015年起,中国企业为了解决在国际市场上相互竞争的问题,同时更好地迎合“一带一路”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实力,先后进入整合重组阶段。 评选二: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推荐榜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通过收集和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案例,根据新闻性、创新性、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等多项标准评选,通过专家评审,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这些企业在所属行业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在过去一年中成功运作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海外投资项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生力量。它们积极走出国门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将鼓励并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榜单如下: (按企业名称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企业企业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芯华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沈阳联立铜业有限公司北京万丰科技有限公司顺风国际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苏宁环球传媒有限公司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和昌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昕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汇量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辽宁凯博通用航空器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绿叶医疗集团(中国)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评选三: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根据各个上市公司公告及其他公开资料的数据,通过企业的跨国并购金额以及跨国并购的影响力这两项指标,评价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由此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榜单。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企业实施了跨国并购,但因未披露交易金额,所以未纳入本年度榜单的统计中。数据选取的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不在此范围内的并购不纳入计算,国际的基金股权投资也不纳入计算范围。榜单如下:1海航集团有限公司6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中国化工集团公司7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3腾讯控股有限公司8复星国际有限公司4海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5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评选四: 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通过分析中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设立产业研发中心、研发机构以及科技产业园情况;企业投资产业创新、科研项目资金比重;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以及国际、国家标准研发制定情况等指标,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榜单如下: (按企业名称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海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评选五: 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通过分析企业对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加快“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度,以及“一带一路”投资带来的中国企业在亚洲的影响力提升度,从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企业中评选出“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开辟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新版图,而且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带动性和引导性,是走进“一带一路”的先锋力量。榜单如下:(按企业名称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华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优联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28日 -
龙永图:中国已非20年前 与美打交道应更有底气
专家简介龙永图,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已经发生巨大变革,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甚至不是10年、20年前的中国。中国现在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的GDP增速也相当可观,所以我们和谁打交道得有基本的自信,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自信的话,显然,和谁打交道都会觉得力不从心。 中美关系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今年美国大选之后,各国都在研究相互之间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跟美国打交道,不是跟美国总统一个人打交道,而是跟美国政治体制打交道。美国的政治体制是非常复杂的,不管谁当选,对中美关系都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这是个基本的判断。 特朗普当选以后,对中国而言,既不是好消息,也不是坏消息。从整体上看,特朗普当选应该被认为是个很自然的消息,总有一个人要当选这个职位。但是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反应能力,以便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虽然实质上来讲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作为特朗普这样一个人,和成为总统下面这样一套班子打交道,我们依然有很大的挑战。 除了美国大选,中美贸易问题很显然在未来特朗普上台执政以后会更加凸显,有很多人担心美国在经济上会“制裁”中国,其实在这点上中国需要更加乐观去面对。 从美国方面讲,得益最大的是美国中低收入群体,因为中国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都是价廉物美的,所以中美之间相互开放市场,使得美国中低收入的群体得益于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如果美国要把这种产品都排挤出去,美国很多选民都是不会同意的。有专家说中美贸易冲击了美国就业市场,而实际上中国出口的鞋子、衣服等,美国人根本就不生产,所以对美国的制造业其实不会造成重大影响。另外,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有着极大需求量。据了解,20%左右的美国农产品都出口到中国。如果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实施一些压制性的措施,就会极大影响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 从中国方面来看,本钱还是很多的,其实不用担心。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中美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面谁也改变不了。中美两国贸易额合计每年近5600亿美元,相互投资量达到惊人的1500亿美元,另外,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双向旅游人数有近500万,这些基本的东西不是谁当总统以后就能改变的,是改变不了的。 其次,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国家,中高收入群体大量增加,中国逐渐转变成为依靠消费拉动为主的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市场。这使得我们在全球贸易中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大。所以问题不是特朗普要不要施压,而是中国能不能抵抗住自己本身的压力。 从特朗普自身的经历来讲,他应该是一个比较重实际、重利益的人。他和他的团队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时候,应该会仔细权衡利弊,如果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必然就会谨慎而行、重新考虑,而不是盲目地推行这些施压政策。 中美打交道最需要的是互惠互信,我们更需要信心去建立两国之间的桥梁。实际上很多有关美国的报道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可怕,中美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现阶段来看,两国领导人的尽早会面对于中美长远的建设性关系将会大有裨益。文章刊于《环球时报》,2016年11月1日
2016年11月28日 -
【南海网】三亚市政府与CCG举办新闻发布会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即将举办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三亚11月2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实习生 孙梦聪)11月25日,三亚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三亚市民游客中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透露,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将于12月2至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 据了解,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创办于2014年,致力于打造一个“立足中国,走向全球”的新型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首届、2015年第二届论坛均在三亚举行,其成果丰硕,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走出去”论坛。 三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钟斌在发布会上说道,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重点关注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自身能力的建设、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与会者不仅可以获取全球最新视点,还可以直接与海内外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进行对话。而三亚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点,也是中国会展经济的重心,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三亚举办,将会进一步提升三亚和海南企业的国际化和影响力。 据介绍,本次论坛以“中国海外投资驱动力:加速推进,多元并存”为主题,将围绕“中国对外投资:更多、更快、更广”、“展望中国未来五年海外投资”、“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举办三场全体大会,重点讨论中国对外投资总趋势、未来五年走向以及“一带一路”计划的海外拓展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此外,论坛还将为2016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颁奖,并将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蓝皮书。包括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CCG主席龙永图等在内的数百位政界领导、商界领袖、跨国企业高管、全球化公司精英、商务战略专家出席参与此次论坛。
2016年11月28日 -
【参考消息网】中国去年对外投资首超引资 民企海外并购活跃
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23日对外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企业国际化蓝皮书。蓝皮书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0年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了1456.7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超吸引外资,投资流量跃居全球第二。 据香港《商报》网站11月24日报道,谈及中企对外投资,CCG认为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从2006年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数急剧上升,2015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98起。 报道称,还有一个显着的现象是,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十分活跃,并购案例达到397起,占当年总投资案列数的53%,并购金额达3963.19亿美元,同比增长280%;2016年上半年民营企业海外并购290起,并购金额1094.2亿美元,占比分别为64%、36%。 CCG表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得资源、技术、品牌和市场渠道。不过,CCG主任王辉耀指出,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度低是影响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法律风险成为除政治风险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最大风险。文章选自参考消息网,2016年11月24日
2016年11月28日 -
【国企管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黄金期
“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0年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了1456.7亿美元,是2005年的13倍多,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黄金期。” 本刊记者在2016年《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的发布现场获悉。会上,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与环境利好,是对外投资激增的主要因素。11月23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以下称“CCG”)与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北京汉威大厦发布《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记者在现场获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黄金期,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来华投资,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流量首次位列全球第二。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要推进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入新的阶段。2016年一开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就打出双响炮,海尔收购GE appliance department,万达收购Hollywood producer,这两个都是几十亿的投资。在中国企业向全球化迈进按下快进键的阶段,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出现诸多特点和亮点。CCG的主任、理事长,《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的主编王辉耀在发言中指出,总结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三大亮点,第一,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第二,中国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直接投资来源国,我们在流量上已经超过了日本,这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化新的里程碑。第三,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首次超过了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据了解,《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总结了2015年全球对外投资的现状与特点,同时,对中国企业全球化智库搜集的数据中2000年以来至今的近3000个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社科文献副总编辑蔡继辉先生表示,从2014年开始,该蓝皮书已连续发布三年。该蓝皮书的编写正值中国企业大举“走出去”的黄金时期。对于中国企业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全球化步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市场的开拓,会起到帮助和指导作用。 中国是全球化最积极的参与者,中国参与全球化最具体的体现是中国企业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在成规模,而且快速增长的势头。王辉耀在回答《国企管理》记者提问时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在资源结合比较密切的行业国企仍然有一定的优势,如石油、矿产等领域。同时民营企业的规模有所增大,如安邦、复星、福耀这些企业“走出去”是比较成功的。中国的技术已经开始赶上来了,未来中小企业“走出去”空间很大,如阿里巴巴要建立世界贸易电子交流平台,中国的中小企业、微电子企业,以及互联网信息产业方面的企业走出去的机会比较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方式上,跨国并购不断攀升。根据CCG收录的2000—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案例,跨国并购案例占总案例数的88%,可见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从2006年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数急剧上升,2015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98起。文∕记者:王棕宝
2016年11月28日 -
【CNBC】Japan, China stepping in as Trump vows TPP withdrawal
Chip Somodevilla | Getty ImagesRepublican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delivers his acceptance speech as Vice president-elect Mike Pence looks on during his election night event.Japan on Tuesday reaffirmed its commitment to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even as U.S.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said in a video message that his administration will pull out of the trade deal.The trade pact was a centerpiece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pivot" towards Asia and was meant to solidify the U.S.’s presence in what is considered by many American companies as the most economically dynamic part in the world."I’m going to issue a notification of intent to withdraw from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 potential disaster for our country. Instead, we will negotiate fair bilateral trade deals that bring jobs and industry back onto American shores," said Trump.Trump’s announcement came as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said in Buenos Aires on Monday that the partnership would be "meaningless" without the U.S.On Tuesday, however, Japan’s chief cabinet secretary Yoshihide Suga told a news conference in Tokyo that the country plans to lobby other signatories to the pact. He added that he had no comments on Trump’s statement.A refusal by the U.S. to join the TPP would be a good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push its own deals such as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 suggested He Weiwen, vice president of think tank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We have been spending efforts for years to get (RCEP) done by end of this year or next. It is an important pathway to the larger arrangement of the FTAAP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he told CNBC’s "Squawk Box" even as he stressed the important of consultation and stability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Beijing pushed the FTAAP in 2014 as a framework for liberalizing Pacific Rim trade and President Xi Jinping renewed calls for the pact over the weekend at the APEC CEO Summit in Peru.Even though RCEP’s standards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TPP’s, that the U.S. was unable to get things done from one administration to the next meant "China is the only game in town" for Asian countries, said Ian Bremmer, president at Eurasia Group.China’s efforts to push trade pacts coincide with other soft power initiatives aimed at cementing the country’s economic influence, such as Xi’s global One Belt, One Road infrastructure plan and the Beijing-led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This meant that Communist China was now the flag-bearer for global free trade, as Xi indicated over the weekend in Peru."This was not the shrinking violet ’oh we are too poor, we don’t want to lead’ (China). This was China saying the U.S. is abdicating and we are prepared to do more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rms of infrastructure, writing checks," said Bremmer, who was at the weekend APEC event.From CNBC, Nov. 22, 2016
2016年11月28日 -
【国际商报】中美双向投资迈向新平衡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自2010年起急剧增长,并于2015年超过了当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中美双边直接投资25年全景图》报告揭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已累计达数千亿美元;过去10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直接投资成为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这份报告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双边直接投资25年”研讨会上发布。 全景报告显示,1990年~2015年,中美两国双边投资增长显著,产业和地域也有所变化。1990年至今,美国在中国超过100万美元的投资累计总额达2280亿美元;同期,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达640亿美元。双向投资数据均超过中美双方的官方估计,显示出两国投资关系的深度和广度。报告称,美国对华投资于2008年达到峰值,自2012年以来呈下降趋势,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通信科技、化学品及金属、能源等方面;中国对美投资自2010年起急剧增长,2015年首次超过美对华投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能源、房地产及酒店、通信科技等方面。 报告认为,当前海外直接投资的探讨缺乏坚实的数据支撑,中美官方的双边直接投资数据统计主要遵循国际收支统计方法,数据受到税制优化及其他短期因素的影响,在时间上有滞后性,统计有时不完整,且不提供分析许多政策问题所需的细节数据。该报告弥补了这一点。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史蒂芬·欧伦斯认为,在美投资的中国公司,尤其是美国中国总商会的会员为美国社会及中美关系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如福耀集团为代顿市创造了2500个工作岗位。 报告起草单位荣鼎咨询创始合伙人兼中国团队负责人荣大聂表示,美中关系的复杂性始终贯穿于美中历史中,复杂性主要源自经济、政治、安全等问题密不可分。很多人认为美中关系的基础由于特朗普的上台会变得不稳定,但促使美中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经济的力量会削弱地缘政治对双边关系的影响。荣大聂认为,中国今天的经济成就离不开外国的直接投资,离不开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明智决策。“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讲,政治一直跟随着金钱走,投资是流淌在政治里的血液。”“美中外商直接投资关系比想象中的更紧密,中国是正在崛起的经济体中最开放的国家。”荣鼎咨询跨境投资部总监蒂洛·霍恩曼指出,美国在华投资的特点是:美国对华投资比中国对美投资起步早;美国在华的投资一般针对未开发地区的设施建设,投资从东南沿海开始,并逐渐向西部内陆移动。“特朗普任期内可能对中国投资给予更多的安全关注,特别在半导体、娱乐等领域。”CCG副主任何伟文认为,荣鼎集团按实际交易统计的中美相互投资额比官方统计高得多,且覆盖众多行业,进一步证明了中美产业上的互补性,这是双方努力保持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发展的客观基础。 CCG高级研究员何宁希望中美双方在投资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共同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和更多就业机会,因为投资本身就是提供就业机会的手段。CCG高级研究员邹德浩也认为,中美之间的相互投资甚至比贸易关系重要。中国在未来需要进行更多的投资,以此平衡贸易关系和经济关系。“中国近年来海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内产能过剩和外汇资产过剩导致中国企业很难在国内寻求更大的发展。因此,中国企业希望在世界市场上寻找到新的合作伙伴。”CCG高级研究员霍建国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既能为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能解决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霍建国还认为,即使特朗普上台后废除TPP,但多边贸易的规则和标准不会改变,预计今年中国对美投资还将超过美国对华投资,且从明年开始投资的增长速度还将加快。文章刊于《国际商报》,2016年11月22日
2016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