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网】英国离真正退欧还有多远?这里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6月底英国公投结果显示,51.9%选民支持脱欧,48.1%选择留欧,英国人最终还是选择脱离欧盟,意味着英国与欧盟43年的“婚姻”即将破裂。这一历史性事件震动了全球市场,当天英镑一度暴跌11%,创下31年来新低,同时全球股市重挫。尽管受退欧公投“摧残”的全球市场已开始企稳反弹,不过英国退欧后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按照《里斯本条约》,英国将以怎样的流程退出欧盟?退欧后英国和欧盟将如何建立新关系?后退欧时代,英国的经济会受到哪些影响?你所关心的这一切,华尔街见闻将为你一一呈现。英国离真正退欧还要经历哪些?1. 《里斯本条约》第50条是什么?在英国投票退欧后,仅有250个字的《里斯本条约》第50条(Article50)突然变得格外重要,而此前从来没有国家触发过第50条。《里斯本条约》第50条内容如下[1]:1. 任一欧盟成员国均可根据自己国家的宪法条款决定退出欧盟;2. 决定退出欧盟的成员国应就退出意愿通知欧洲理事会,在欧洲理事会的指导方针下,根据《欧洲联盟运行条约》第218条第3款,欧盟应与该成员国谈判并达成退出协定,协定涉及退出安排及考虑该成员国与欧盟未来关系。该协定在获得欧洲议会同意后,须经特定多数的理事会成员通过才能有效;3. 自退出协定生效之日起或正式宣布退欧两年后,里斯本条约将不再适用于退欧成员国,除非欧洲理事会与该成员国一致决定延长这一期限;4. 退欧成员国不得参与欧洲理事会的讨论或相关决策;5. 如果已退出欧盟的成员国要求重新加入欧盟,须按照第49条提及的程序进行。(即按照新成员国对待)所谓“特定多数”,是指根据《里斯本条约》中“双重多数表决机制”的规定,英国退欧需要得到55%以上成员国的同意,并且这些同意的成员国需包含65%以上的欧盟人口。2. 何时启动退欧流程?力主留欧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在退欧派获胜后宣布辞职,并表示会力求在10月选出新首相,而在新首相上任之前,不会触发第50项条款。不过,英国保守党官员称新的领导人选举将在9月2日举行,比卡梅伦最初计划的提前了一个月。对于英国应该何时触发退欧条款,以及欧盟应对英国施加多大的压力,已经毫不意外的引发欧盟内部的政治分歧。尽管欧盟官方希望尽快推动流程启动,但最终可能还是“不着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说了算,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称。[2]3. 英国会进行第二次公投吗?尽管当前已有逾400万英国人请愿举行第二次公投,但此次公投结果推翻的可能性非常低。英国退欧公投并不具有约束性,下一任英国首相可以选择无视公投。如果英国提前选举,一个政党可以承诺举行新的公投,而苏格兰也会令局势更艰难。但要忽略1740万投脱欧公投票的人民的意愿也是很高难度的。[3]莫尼塔宏观[4]也认为,第二次公投可能性较低,其目的也不是为了推翻第一次公投的结果,而是在英国与欧盟协商退欧条件时,再进行第二次投票,很可能是英国的议会内直接投票。但这至少是一年半甚至两年半之后的事了。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这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主投票结果,共有1700万张退欧票。退欧方与留欧方相差130万张票,近4个百分点,这不是小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可能直接否定1700万人的决定。即使政府违背民意,不触动《里斯本条约》50号条款,欧盟也不会再信任英国。卡梅伦还表示,英国关于欧盟的公投产生了决定性的结果,内阁讨论的重心在于如何承担责任了解这件事。他排除了英国会就退欧、留欧进行第二次公投的可能。[5]4. 如何继续留在欧盟?保守党和工党内部的分歧,就为英国自由民主党等党派提供了机会。作为唯一明确支持欧盟的党派,自由民主党领导人Tim Harron已表示将会参加下一届英国大选,并承诺会努力让英国留在欧盟。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19]:鉴于保守党和工党都未明确支持欧盟,而有48%的选民投票留欧,自由民主党可能就会利用这个机会,特别是如果今年秋季提前举行大选。假如苏格兰民族党获得苏格兰在英国议会的多数席位,同时工党和保守党部分成员支持继续留在欧盟,那么新的大选后最终可能导致退欧行动中止。苏格兰民族党的投票对于将英国留在欧盟是决定性的么?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但是如果政治和经济成本急速上升,那么公投结果也将只会成为无需在法律上执行的参考结论。此外,如果下一届保守党政府触发第50项条款,并宣布进行大选以批准协议条款,这时也有导致退欧终止的可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写道:在更加清楚的了解代价和好处之后,英国选民就能更明确的投票留欧还是退欧,这将让英国获得改变主意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欧盟也将会有很大的动力在谈判中采取强硬态度,从而导致对经济带来损害的较长时间的不确定性。退欧后英国与欧盟将建立怎样的新关系?方正证券认为[6],第一种模式(单一市场)可能性最低。欧盟领导人近日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称,“进入单一市场需要接受所有四项资本要素”,即欧盟在资本、劳动力、服务及商品的自由流动方面的原则(“四个自由”)。它们被视为欧盟单一市场的核心原则。方正证券分析称,第一种模式的代价是需要完全遵守单一市场规定(“四个自由”)、丧失对上述规定和其他事务的参与决策权、继续向欧盟支付预算资金。如果最后的谈判结果是这种模式的话,显然是违背退欧者的初衷——欧盟预算缴费问题和移民问题。如果接替卡梅伦的新首相是退欧的支持者,那么这一种模式显然不会在新政府那里通过。另外,欧洲经济区成员国无法参与欧盟决策,却要遵守绝大部分的欧盟决议也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最大的可能是瑞士模式。瑞士模式,即双边经贸协定模式。2002年6月1日,欧共体与瑞士之间签订的七个双边协议开始生效。这些协议涵盖人员的自由流动、农产品贸易、公共采购、技术性贸易壁垒、航空运输、公路和铁路运输以及研究。这种模式下英国能够依据未来与欧盟的各类双边条款,不断扩大其进入单一市场的空间,但该模式下欧洲可能不会接纳英国金融服务业进入单一市场,这或将成为谈判的重心。英国与欧盟之间有哪些政治博弈?6月29日,欧盟发布27国协议草案,欧盟27国领导人称,对英国公投退欧深感惋惜,但尊重其决定,并寻求英国有序退出欧盟。英国必须决定退欧谈判的时点,希望英国退欧会谈尽快开始。在英国援引里斯本协定第50条条款前不会进行任何谈判。6月28日,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历史性的非正式会议,这是欧盟领导人43年来首次在英国缺席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特别强调:如果英国想进入欧盟单一市场,就必须接受欧盟劳工自由流动。[7]这一会议是在卡梅伦与欧盟领导人举行“最后晚餐”之后召开的。6月28日,卡梅伦在最后一次参加布鲁塞尔峰会时表示,对大规模移民的恐惧是此次退欧决定背后的“驱动因素”,而退欧谈判必须应对人口自由流动问题。[8]6月28日,在参加布鲁塞尔峰会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对德国联邦议院发表演讲时警告英国,退欧谈判不能“挑挑拣拣”。 英国不要对未来与欧盟的关系心存幻想,一旦退出欧盟,英国将不会获得优惠待遇。这是自退欧公投以来,默克尔对英国作出的最强硬表态。6月28日,欧洲议会召开了紧急会议,并以395:200票结果通过决议,敦促英国立即启动脱欧机制,表示应该完全尊重英国人民的意愿,立即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9]英国退欧公投后 影响几何?英国金融服务业首当其冲方正证券[10]任泽平、卢亮亮分析称,英国退欧后,英国金融服务业将首当其冲。英国的金融服务业历史悠久,其金融部门规模占GDP的比重高达800%,远高于美国和日本。2001年以来,英国金融服务业对英国GDP的贡献明显上升,到2009年达到了最高值9.3%。2014年,金融服务业为英国经济贡献的增加值占8.0%。英国金融服务业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与投资规模也呈上升态势。英国与欧盟国家的资本市场相互依赖程度非常高,很多欧洲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养老基金的总部设在英国,美国的投资公司大部分也都在英国设点。一旦退欧,英国金融服务业将萎缩,大量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失业。以美国前五大银行为例,目前这几大银行在英国的雇员超过4万人。这些银行运用英国在金融方面的知识和专业,通过欧盟内人员、资金和服务自由流通架构,拓展对欧甚至全球业务。一旦英国退出单一市场,布局将重新调整。短期的冲击来自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取决于英国和欧盟谈判过程和结果,将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和流动性。英镑贬值将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压力。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28日报道[10],银行已开始采取行动,把部分业务搬出英国。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欧元计价的衍生品交易在伦敦进行。包括汇丰(HSBC)、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高盛(Goldman Sachs)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已开始准备将部分业务转移到都柏林、巴黎和法兰克福。法国央行行长Fran?ois Villeroy de Galhau警告称,如果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银行将失去进入欧盟进行经营的“护照权利”。美国几大银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高盛(Goldman Sachs)、美银(BofA)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英国开办的业务规模都很大,雇员多达上万人。在历史上,这些银行先在英国建立起受监管业务,然后再利用进入欧盟其他国家的“护照”权利。英国FDI受冲击大从英国FDI存量的结构上看,欧盟是英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其投资占英国FDI的份额保持在40%以上,甚至有些年份超过了50%。很多跨国公司的欧洲总部设在了英国,如果未来英国退欧成功,在英国的跨国公司在欧盟的业务活动也将受到影响,不排除这些跨国公司把总部搬到欧洲大陆的其他贸易自由地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退欧公投后谷歌和亚马逊开始重新考虑新伦敦总部,目前谷歌位于伦敦国王十字地区的超大型办公楼已停工一段时间。英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动荡不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11]英国是一个主要的外商投资接收国,据估计市值超过1万亿英镑,而其中一半来自欧盟成员国。相对于其他外资接收大国,英国排名第三,位列美国和中国之后。据估计,欧盟成员身份至少帮助英国提升了28%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于英国这样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而言,外商直接的投资的增加还对GDP增长有着巨大的正向推动作用。此前有学者评估,欧盟成员身份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提升英国近2.25%的GDP。然而,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英国的部分吸引力,是来自于其能够更容易进入欧洲的统一市场。英国退欧之后,贸易成本的上升会抑制外商直接投资。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者估算,英国脱欧会让外商投资的流入减少近22%。如果英国离开欧盟,跨国公司将很难管理。此外,英国和欧盟之间的未来政策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会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性。保守估计,英国退欧如果成功,英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会持续下降10年,然后才会回到现有水平。而英国的真实收入会下降1.8%到4.3%。贸易收入会下滑1.3%到2.6%。与此同时,每个英国家庭的GDP将会下降2200英镑。[12]移民人数不大可能大幅减少移民问题是英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英国与欧盟争论的焦点。欧洲顶尖智库Open Europe认为,退欧后,英国净移民人数不太可能大幅减少。(1)尽管英国脱欧后,减少移民人数将会令英国面临政治压力,但依然有多个理由让我们相信净移民人数不太可能大幅减少:·在商业领域维持弹性的劳动力供应,证据显示随着就业率达到历史高位,英国劳动力市场已经收紧。·寻找政策替代方案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公共财政压力的政治和经济挑战,而移民能帮助平缓财政可持续性的路径。·全球化对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当然并非只有英国一国正在经历该影响。·脱欧后英国移民政策收紧的可能性。(2)反而,摆脱了欧盟自由流动的规则,英国的政策选择偏向很可能转为追求吸引更具工作技能的移民,这在政治上也更让人接受。(3)推荐建立一个效仿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种积分移民制度。(4)不过,英国很可能要在以下两者间取舍:多大程度上接受欧盟新经济协议,与多大程度上接受欧盟自由流动。挪威和瑞士之前的例子表明,协议涉及的内容越深,英国越可能接受自由流动。这可能意味着在英国新的积分移民制度下对欧盟公民的优惠待遇,或者可以为欧盟的移民创建一个暂时的隔离移民机制。(5)在发达经济体中,英国不是唯一一个有如此经验的国家。2000年至2015年间,英国每1000人就要接受3.7个移民,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瑞士等国。如果英国接受的移民数量与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相当,那过去10年可能有额外300万/440万移民来到英国,令这个国家更为拥挤。[13]欧盟实力削弱首先,欧盟在全球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欧盟内部不稳定性增加,疑欧退欧情绪滋长,未来希腊、爱尔兰、意大利等其他国家,由可能参照英国退欧举行公投,从而增加整个欧洲政治风险、主权风险、货币风险等。其次,在当前情况下,各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将更加困难,欧盟地区经济的复苏将受到影响。所以,从中长期来看,欧盟实力受到削弱似乎不可避免。[14]此外,鉴于英国退欧公投的负面影响,在下调英国评级三天后,标普又把降级之“刀”挥向了欧盟,成为首个在英国公投后调降欧盟评级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6月30日,标普宣布,将欧盟的长期信用评级由AA+降至与英国同级的AA,将欧盟的评级展望由负面升至稳定。标普在声明中称,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降低了超国家组织(欧盟)的财政灵活度,削弱了政治凝聚力。”[15]对美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英国退欧公投后,穆迪预计英国退欧将令美国GDP增长损失0.1个百分点。如果英国退欧不利欧盟经济弱复苏,也会冲击美国经济增长。避险情绪上升美元指数走强不利于美国贸易部门恢复。英国退欧公投增加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下半年美联储加息概率再度下调,7月加息几无可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的概率表明,接下来的FOMC会议甚至有降息以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局面的可能。[16]对中国影响有限从贸易的角度看,英国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但对英国的出口额仅占中国总出口不到3%,因此,退欧并不构成对中国的直接冲击。从短期来看,英国和欧盟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关系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十分有限。[17]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认为,英国“脱欧”对中国最大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英国对中国的吸引力会有所减弱,中国对英国的投资可能会分散到欧洲其他国家,会使中国企业对欧盟国家的投资不断多元化;另外一方面,中英之间的贸易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虽然英国对中国的吸引力减弱了,跟欧盟的关系也弱了,但他可能更多的转而加强同中国,同美国、加拿大,同新兴国家如印度、巴西等建立紧密合作,包括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等。尽管中国对英国的需求减少了,但是英国对中国的需求反而更多了,实际上对中国来说是个机遇,有可能会掀起新一轮的全球化合作,这些都有可能降低或者减少英国退出欧盟所带来的影响。[18]参考资料:[1] The Lisbon Treaty, Article 50;[2]、[3]、[5]王懿君,《英国公投结果可以推翻吗?这篇文章有你关心的一切》,华尔街见闻;[4] 钟正生、夏天然,《英国退欧会带来什么?》,莫尼塔宏观;[6]、[10]、[11]、[16]、[17]任泽平、卢亮亮,《英国退欧公投后的形势发展及影响》, 方正证券;[7]祁月,《欧盟开条件:英国想获得市场准入?必须接受劳工自由流动》,华尔街见闻;[8]英国《金融时报》,《卡梅伦:移民问题驱动退欧公投结果》;[9]张美,《欧盟27国领导人:希望英国退欧会谈尽快开始》,华尔街见闻;[10] 英国《金融时报》,《大银行开始将部分业务迁出英国》;[12]高阳,《英国退欧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经济参考报;[13]王懿君,《脱欧攻略:英国要怎么做才能“扭亏为盈”?》,华尔街见闻;[14]卞永祖,《英国退欧将带来什么结果?》,人民网;[15]王维丹,《英国退欧阴霾不散 标普下调欧盟评级》,华尔街见闻;[18] 王辉耀,《英国“脱欧”,对中国或是机遇》,英国《金融时报》。[19] 张家伟,《英国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逆转“退欧”?一个字:拖!》,华尔街见闻;文章选自新浪网,2016年7月4日
2016年7月5日 -
【人民网】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面临最好时机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2016中国海创周6月29日在大连拉开帷幕,“2016中国海创周海归创业领袖峰会”也同步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海外人才参加本届海创周,开展项目对接与智力服务洽谈。 峰会旨在探索留学人员回归祖国、创新创业的新思路与新经验,进一步加大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广聚海内外留学人员,弘扬留学报国精神,加快实现广大留学人员的海归中国梦,共话2016中国经济走势。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作了题为“中国人才战略新趋势与海归创新创业机遇”的主旨演讲。王辉耀表示,近几年我国的出国留学热潮持续,留学回国人员创历史新高,调研显示,海归创业集中于新生物工程/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贸易/批发/零售业、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产业、节能环保等六大领域,众创空间模式、中关村模式、哑铃模式是海归创业的主要模式,2016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个吸引国际人才的文件,为海归回国创业提供了政策性支持,海归创新创业将获得更多的机遇。 乐搏资本创始合伙人、中国青年天使会创始会长杨宁表示,中国已经从一个创业弱国发展成一个创业大国,但在创业质量和创新质量上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海归创业者最大的优势是视野和创新能力,但同时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中国做事情之前要先学会怎么做人,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对中国市场,对整个创业环境有一个敬畏之心,还要跟国内创业者一样勤奋,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成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演讲表示,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处在非常低迷的状态,复苏非常乏力。英国“脱欧”的蝴蝶效应现在正在发酵,进一步增强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波动性。他指出,目前东北经济的困局非常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大量人力资源和人才的流失,建议东北未来的经济从过去更多依赖能源重化工产业逐渐转向更多依赖于新经济,调整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推进。 峰会设置了以“海归人才与中国创业机遇”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与会者表示,我们处在非常好的时代,创新创业非常关键的是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了解你生存发展的环境,了解中国市场,在不失掉自己的前提下融入这个环境。还要有大的格局和长远的视角,这样才能把短期长期、国内国外结合起来。这个时代是海归创业的最好时机,海归把自己的技术、专利和在国外学到的东西带到中国来,跟中国的市场相互结合,就可以创业成功。海外优秀人才回国之后,不一定要自己创业,也可以参与到创业团队里,同样会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和利益。 据悉,2016年3月,中国教育部发布统计数据称,1978年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404.21万,年均增长率19.06%。在2015年共有52万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相比上一年增长了近14%。在越来越多留学生赴海外求学的同时,学成归国的海归人数也在不断上升。2015年有将近41万,即78.8%的留学生回国发展,较去年同比增长12.1%. 海外学子归国建设祖国的队伍日益壮大,中国需要更多的政策和民间力量促进留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同时鼓励海归创业,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优势。文章选自人民网,2016年7月3日
2016年7月5日 -
【人民日报】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水到渠成
中国和国际移民组织的历史性牵手,将为双方的友好务实合作注入强大的清流。 当地时间6月30日,国际移民组织特别理事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的申请。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移民组织第165个成员国,开启了参与国际移民合作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外人员、资金、技术、文化交往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前所未有。当今中国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对外开放,而加强移民管理已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国内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国际移民组织是全球移民领域最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中国可充分借助国际移民组织的经验和资源,同各国加强交流互鉴,健全完善国家移民管理和服务体制,提升移民管理能力。其次,加入国际移民组织有利于中国继续吸引外资和海外技术人才,优化劳动力结构和资源配置,释放“移民红利”。第三,国际移民组织拥有遍布全球的驻地机构和工作人员,中国可在海外领事保护领域与国际移民组织加强合作,更好满足海外华侨华人的需求。第四,中国部分地区“三非”人员问题较为突出,由此也引发了一些犯罪现象,可充分利用国际移民组织的平台和经验,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当前,全球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移民数量迅速攀升,已达2.47亿人。移民与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气候变化乃至地区和平稳定等因素密切相关,已成为影响全球治理、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去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促进有序、安全、正常和负责的移民和人口流动”列为重要内容,国际社会各方均高度重视。国际移民组织在推动国际移民合作、加强各国移民管理、减少非法移民、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等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是人口大国和移民大国。2015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入境2.55亿人次,外国人入出境5192万人次,海外华侨华人逾6214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加入国际移民组织,有利于中国在国际移民组织框架下开展各种多双边合作,增强与各国移民管理合作和经验交流,共同应对挑战,也有利于中国参与全球移民问题治理,对全球移民领域的规则制定、合作方向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主张,维护中国利益。 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同样有利于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海外大规模撤侨、抗震防洪救灾、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国内移民管理等方面的表现备受国际赞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在促进全球和地区互联互通及人员流动中也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国际移民组织高度重视中国的作用和影响,积极致力于推动双方合作。2001年中国成为国际移民组织的观察员国,2007年国际移民组织在北京设立联络处,双方开展了大量务实合作,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斯温已连续7年到访中国。随着双方友好合作不断深化,中国“转正”可谓水到渠成。 中国和国际移民组织的历史性牵手,将为双方的友好务实合作注入强大的清流,为中国和国际移民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作者:国际问题专家郭季思)文章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7月4日
2016年7月5日 -
【大公网】专家评英国脱欧:难民问题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公网6月30日讯(记者严雪)英国首相卡梅伦6月28日参加了他的最后一次欧盟峰会。他在会上表示,对难民涌入的担忧是英国脱欧的“驱动因素”。对此,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专家评论说,难民问题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不是关键因素。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会议上,卡梅伦说,容许人口自由流动是促使许多英国人投“脱欧”一票的主要因素之一,希望欧盟能在峰会结束之后对自由移民进行更强有力的控制。该报道还称,英国在脱欧公投前,就要求欧盟在难民人数上“紧急刹车”,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及其它领导人无视了这一要求。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吴非就此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说,英国脱欧最主要是因为全球化中的区域优势无法保证,反而作为欧盟成员国,需要集体承担中东难民的安全威胁,并且由于欧盟的运行机制是建立在冷战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欧盟国家不能够单独制定预算来提高安全的级别。 “英国此时脱欧,可以单独提高自身的安全级别,并且与周边国家甚至是金砖国家制定相关的金融服务项目。而外界热议的难民问题其实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不是关键因素。”吴非说。 另外,据报道,在卡梅伦的最后一次欧盟峰会上,他受到了昔日盟友的“冷对”和“围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特别强调了自己“失望”的情绪,并且指责英国政府:“一天天从早到晚指责布鲁塞尔(欧盟)。告诉你们的人民,布鲁塞尔(欧盟)是受欧洲官僚和技术专家指挥的,当他们相信你、并脱欧成功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惊讶,这都是你们自己的决定。” CCG主任王辉耀对记者表示,这是英国脱欧在短期内首先给其他国家带来很大的心理影响的表现。“首先欧盟其他国家会受到影响,觉得英国脱离了他们,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不愿意跟他们在一起。经济上的影响短期内我们会看到对英国信心的下降,英镑的下跌,黄金的上涨,可能会影响到全球的金融市场。另外,英国对其他国家的号召力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减弱。”王辉耀表示,“从长期来看信心的恢复是要有三五年的时间。” 而对于“卡梅伦辞职只是脱欧后一系列政治经济变动的开始”的言论,两位专家表示,现在欧洲的民意就是保障安全、发挥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所以,英国保守党是否能够在脱欧之后随时跟进,保证英国的优势非常重要。而如此的话,保守党内部必然面临分裂,分裂后的保守党是否能够正常运作将成为观察焦点。而工党内部是否有适应英国新问题的专家也是将英国内部面临挑战的关键。文章选自大公网,2016年6月30日
2016年7月4日 -
【无线新闻】英国脱欧 分析料中国企业向欧洲部署更难
中国和英国的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会否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呢?内地有学者分析认为,英国一旦脱欧,可能会令中国企业向欧洲“走出去”的部署更困难。 中英双方近年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去年习近平访英,签订包括核能和高铁等多项合作计划。不过,英国“脱欧”可能打乱中国企业向欧洲“走出去”的部署。 货币方面,人民币迈向国际化,伦敦成为面向欧洲市场的重要离岸结算中心。英国是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外国。 当地人民币外汇交易过去四年增长六倍,但对於当地的中国金融公司,「脱欧」代表它们可能要在其他欧盟国家再次注册,不如从前像「跳板」般方便。 英国一直以完善银行和税制体系以及英语营商环境,亦都吸引了不少中资将欧洲区总部设立在当地。有学者认为,随着“脱欧”,日後英国影响力大不如前,企业不可能再希望依靠英国这门户,得到欧盟国家的优惠。要打入欧洲市场的成本,会大幅增加。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认为:“中国也将英国视为进入欧盟的一个大本营,或者作为一个前沿的阵地。有很多的中国企业把英国作为他们总部的一个基地,比如像大连万达,他们在欧洲的基地放在英国。中国的企业下一步,在选择进军欧洲的时候,还会不会把英国,作为总部基地的选择,是不是要考虑其他地方,所以会为这个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分析亦认为英国脱欧,反映部分当地人不接受更多外来人口,短期可能影响到内地人选择到英国留学或移居的决定。文章选自无线新闻,2016年6月24日
2016年7月4日 -
【The Globe and Mail】Ottawa looks to reclaim ‘lost opportunity’ in Beijing bank
China’s big-money bid to assert a more dominant spot in the financial world order is opening up for new members. And Canada, one of the few holdouts among major nations, is invited.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will soon begin accepting applications for countries that want to join its 57 existing members. The Beijing-based bank has set Sept. 30 as a deadline, a date that matches with a planned visit to China by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in early September.Mr. Trudeau’s government has said Canada erred by not joining the bank when it was founded last year.The call for application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reverse that decision — made while Stephen Harper was prime minister — although Canada will forfeit some founding member benefits, including additional voting rights and an ability to shape the bank’s governance.Joining would bring Canada into line with many of its peers, including the UK, Australia and Germany. (The U.S. and Japan have not joined.)For China, Canada’s participation would bring into the fold one of the last large nations still on the sidelines, as Beijing seeks to expand the first majo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it has created.“Canada is very welcome to apply to join the bank — and if they did so we would be very pleased to take the necessary steps” to consider the application, Danny Alexander, the bank’s corporate secretary and one of its five vice presidents, said in an interview.Canada and the AIIB have not yet begun formal talks, and unlike 24 other nations interested in joining, Canada did not send a delegate to the bank’s opening annual meeting in Beijing this weekend. At that meeting, the bank announced $509-million in funding for its four projects, including improvements to a highway between Tajikistan and Uzbekistan.Beijing conceived the AIIB as a way to claim the influence it felt denied by U.S., European and Japanese-led institutions. But it has sought to position it as an international body: It speaks publicly in English and denominates its currency in U.S. dollars.“This is not China’s bank. AIIB certainly was born with the birthmark of China. But its upbringing will b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aid bank president Jin Liqun on Saturday.The bank, he said, will use universal procurement, which means companies from any country — including non-members — can bid on contracts.With a planned $100-billion in total capitalization, the AIIB will challenge the World Bank, the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s an investor in Asia’s concrete and steel arteries. In choosing which roads, bridges and rail lines to fund, the AIIB, and China as its largest shareholder, will find new ways to exert its own influence across the region.Canada’s Minister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Chrystia Freeland has called abstaining from the bank “a lost opportunity.” Late last year, she told Bloomberg that joining is something Mr. Trudeau’s Liberals “are looking at closely, with interest.”Support for joining the bank has come from Canadian academics, business leaders and opposition politicians.The NDP, for example, sees the AIIB as “a positive, competitive counterweight to the World Bank. We urge the Liberal government to pursue joining the AIIB as a priority,” said Don Davies, who was the party’s trade critic under the Harper government.The timing for new applications, too, is fortuitous, said Sarah Kutulako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anada China Business Council, as Mr. Trudeau prepares to attend the G20 summit in Hangzhou and conduct his first state visit in September.“Certainly, it would be a very good news story if Canada were able to confirm that it were applying,” she said. Bank membership might also help dispel some of the skepticism that has built up between Beijing and Ottawa, she said.“We have come off as an incredibly reticent, slow-to-move country in many bilateral opportunities with China,” she said. “Given how many really sensitive issues there are in the relationship, the ones that are less sensitive we should really make sure we go for them.”Canada and China have tussled on human rights issues, amid an ideological tightening by Beijing.In China, the AIIB is seen as a salve.Mr. Trudeau “is a new prime minister. He has to show some goodwill as well,” said Wang Huiyao,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a Beijing thinktank.Canada’s abstention from the bank has led to head-scratching in China, he said.“Economically, it doesn’t make sense,” he said. “I don’t think Canada has any reason not to join. It’s really ridiculous that they have held off on this for so long.” From The Globe and Mail,Jun. 24, 2016
2016年7月4日 -
【人民网】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移民组织 参与移民领域全球治理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6月30日,国际移民组织举行特别理事会,通过决议批准中国政府和外交部的加入申请,中国正式成为使该国际组织的成员国。 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igration,简称IOM)是世界上最大的处理国际移民事务的政府间组织,成立于1951年,主要任务是协助确保有序和人道地管理移民流动,促进国际移民合作,协助寻求移民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并为有需要的移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自2001年起成为该组织观察员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认为,中国正式成为IOM成员国,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深化国际移民合作的必然选择,是我国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又一探索和实践,中国将在移民领域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加入IOM有利于我国增强移民服务和管理,建立规范、完善的国内外移民管理体系。根据联合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2.32亿国际移民和7.4亿国内移民,中国也是最大的移民国家。近年来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和国内移民人口持续增长,从2000到2013年间,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增长了超过50%;2010年中国有超过2.2亿的国内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全球有6000万海外华人华侨,海外侨胞与中国联系密切,有回国定居或投资、就业的可能和需要,而世界范围内频繁的局部冲突也使侨民保护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议题。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在人口输出的同时,也成为新的移民目标国。中国也是最大的国内移民国家,约有三亿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国内移民的迁移、安置、户籍管理、融入城市生活和参与城市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可以借鉴早期欧洲城市化过程中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移民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加入IOM有利于我国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合作、交流,借鉴移民领域的国际先进经验,建立移民局等专门机构,提供更加有效的移民服务和管理,建立规范、完善的国内外移民管理体系。 第二,加入IOM有助于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提升话语权和国际形象。此前,我国只是IOM的观察员国,参与移民领域全球治理的深度远远不够,在相关问题的国际治理决策中,不能充分地表达出中国的观点和意见,也不利于移民问题的国际协调。加入IOM,有助于我国更好地面对移民领域的挑战,提升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掌握国际组织运作方式,广泛参与到全球治理的决策和行动中去。加入IOM,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参与移民领域全球治理,将向全世界传递出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治理的信心和开放包容的精神,有利于在密切的交流、合作过程中重塑外界对中国的认识,建立真正的全球身份认同。使移民领域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 第三,加入IOM有助于在国际上交流、分享我国在国内移民服务及城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全球治理,需要集全球之力之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正在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新型城镇化正在进行,国内移民数量和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庞大的流动人口占7.3亿城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移民管理与城市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有价值的案例,例如通过“农村—城市迁移”促进农村减贫,国际侨汇与国内汇款促进城镇快速发展,拓展渠道促进移民融入的经费分担,设立专门机构提升城市公民权等。加入IOM,有助于在国际上分享我国国内移民服务和管理以及城镇化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发挥“中国智慧”在移民领域的贡献,促进各国的包容互鉴和共同发展。 第四,加入IOM有助于我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全球流动给各国带来的红利不再突出,全球人才流动浪潮的作用日趋明显,引进国际人才给发达国家的创新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供需差异,亟需广泛吸纳各类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从而带动创新发展,促进就业。习主席多次强调“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国家在2016年连续颁布三个重要文件,旨在扩大外国人才来华引进力度。加入IOM有助于我国更好地解决国际人才引进相关的移民问题,更加广泛、高效地吸引并留住全球人才,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当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实现了对国际经贸关系的有效调节,极大地消除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保护了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扩大利用外资,同时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发展发展,使得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加入IOM,同样将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移民事务管理中把握先机,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国际移民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真正为推动移民领域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文章选自人民网,2016年7月1日
2016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