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张亚勤:互联网的未来有三个维度
专家简介张亚勤,百度公司总裁,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 互联网的未来是本届博鳌论坛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从一年前“互联网+”的口号,到博鳌开幕前一周机器人AlphaGo击败人类围棋冠军,对互联网各个层面的思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分别讨论了共享经济、O2O、智能城市、智能制造、可穿戴设备等话题后,论坛在最后一天索性就以“互联网的未来”为主题展开对话。百度总裁张亚勤认为,互联网的未来有三个维度,而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三点值得关注。 第13次来到博鳌论坛的张亚勤表示,过去30年,我们做的是确保物理世界能够成为虚拟的世界,把所有东西数字化,所有的工作量电子化。未来30年,我们则要把所有的虚拟世界再转化为物理世界。那么互联网的未来有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就是大家一直谈论的,互联性无所不在,物联网、万维网等所有的东西都会连接起来。只要有电就会有智能,就会有互联性。过去几年我们看到虚拟世界在快速进步。虽然许多产品和公司在发展初期已获得很多风投注资,但可能需要5年左右才能真正成为主流。整个生态系统还是需要进行细化的改善。 第二个维度,是要把虚拟世界的模式应用于实体经济,例如共享经济。在中国大家大都体验过O2O,从线上到线下,比如网上定餐、订票,或者看病约号,租车、订车。目前60%的中国人通过软件来叫车,而几年前这个数字可能只有5%到6%。整个医疗系统、物流,以及教育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中国的传统行业比较开放,欢迎这种互联网的改变,相比之下,美国的意愿度就没有很强。 第三点是一些技术上的突破,比如人工智能、深度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AlphaGo取得人机大战的胜利,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对于人工智能来说也是重要的里程碑。人工智能并不是那么神秘,已经存在60多年了。我们要不断地确保计算机像人一样具有智能。第一个层级,能像人一样说话,有像人一样的行为,能够学会各种各样的语言,能有视觉能力。第二个层面,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推理。AlphaGo就意味着这样进度的进展,特别是深度学习方面,能力表现出极大的增强。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第三个层面就是像人一样有感情和自我意识。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方面已取得很好的进展。在狭义方面,AlphaGo打败世界著名围棋手,而且围棋是全世界最复杂的游戏之一。但广义来说,很多技术已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了。餐厅订座、搜索、机器翻译、无人驾驶等,已经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做过归纳,人工智能已经实实在在地来临。张亚勤认为,我们要了解这个趋势,不要害怕人工智能。它将改变互联网的未来,也将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没有什么恐怖的。他对于这场转型表示非常乐观。 面对关于人工智能的热烈讨论,尤其是机器人将人类取而代之的担忧,张亚勤认为,如果人可以创造出另外一个物种,而且这个物种更聪明、更明智,那是自然发展的一个演化,是一件好事。短期他只关切三点。 第一,保持人工智能的可控制,就像核,既可以成为武器,也可以成为发电的能源。关键在于人类掌有控制权。 第二,技术本身将会完全地改变我们的社会架构,一些公司可能会消失,一些工作岗位可能不再存在。这些都是可能很快会发生的事情,我们的教育要跟上发展的步伐。 第三,随着机器智能化水平提高,人们有可能会过度依赖于机器,人们的智能水平会有下降的风险。文章选自FT中文网,2016年3月29日
2016年4月6日 -
【Global Times】China, US should seek security common ground
The plane carry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rrives at Andrews Air Force Base, Maryland on Wednesday. Xi is in Washington, DC to attend the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Photo: APDespite rising ten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disagreement over North Korea, the two-day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NSS) in Washington, DC may eventually remind China and the US that the two largest economies of the world still have more common ground, analysts said.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who arrived on Wednesday for the summit that started on Thursday, is scheduled to meet with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on the sidelines on Thursday afternoon. The two leaders are expected to discuss a range of issues, including the South China Sea tensions and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threat.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sunk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fter sparring over a series of issues including maritime disputes, cyber security and North Korea. But the two-day nuclear summit will show that the two nations have more common interests in global governance, such as fighting the rising threat of nuclear terrorism and boosting global nuclear security cooperation.Obama inaugurated the NSS in 2010 after speaking in Prague in 2009, with ridding the world of nuclear weapons as a central theme of his presidency. Chinese presidents have attended all four summits since 2010."The NSS is a flagship program of Obama. Obama wants to carry things through with his policy. China, too, wishes to carry things through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US," Zhang Jiadong, a professor at Fudan University, told the Global Times.China’s proposalsDuring the summit, Xi is scheduled to address the opening plenary session on Friday to discuss China’s nuclear security policy, present China’s new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area and offer practical proposals on further beefing up global nuclear security.In the previous NSS meeting in The Hague in 2014, Xi outlined China’s nuclear strategy as placing "equal emphasis" on nuclear development and safety."Xi is likely to continue stressing this stance at the 2016 NSS, calling for protec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right to nuclear power for civilian purposes," Huang Rihan, a researcher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a think tank, told the Global Times.Huang said China’s nuclear technology has advanced over the years and through the NSS, Xi may wish to demonstrate China’s willingness to provide more products in the field of civil nuclear power.Defeating ISThis year’s summit will also devote a special session to coordinating efforts to defeat the Islamic State.The summit comes a week after a series of explosions struck Brussels’ airport and metro, killing 32 people and injuring over 300 others.On top of the deadly attacks, fears of nuclear terrorism loom as Belgian newspaper La Derniere Heure reported that the Brussels bombers were planning to attack a nuclear power plant, with police seizing 10 hours of surveillance footage of Belgium’s nuclear power chief."[The planned attacks] show that nuclear terrorism has become a tangible threat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at this summit," Wang Yinan, a researcher at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told the Global Times.The summit is also expected to discuss more conventional topics, such as combating nuclear smuggling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highly enriched uranium, according to Fan Jishe, a scholar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he Chinese president will also take part in a leaders’ meeting on the Iranian nuclear issue under a framework commonly known as P5+1, which comprises the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 Britain, China, France, Russia and the US - plus Germany.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did not attend this year’s summit.Kremlin spokesman Dmitry Peskov said on Wednesday Russia was skipping the summit because of a "shortage of mutual cooperation" in working out the agenda.(By Bai Tiantian)From Global Times, 2016-4-1
2016年4月6日 -
【The Straits Times】China can still offer many opportunities despite slowdown
China’s economic slowdown may have affected the region, but there are still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that the world’s No. 2 economy can offer in its urbanisation process that will drive consumption and therefore demand for goods, a Chinese expert has said.Dr Wang Huiyao, founder and president of think-tank Centre for China and Globalisation(CCG), told a forum yesterday that by 2030, China is expected to have an urban population of one billion, driving up consumption tremendously. He was among six panellists speaking on opportunity in a time of uncertainty at the Singapore Forum.Structural reforms in China resulting in the streamlining of procedures are also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ments, he said.Citing Singapore Deputy Prime Minister Tharman Shanmugaratnam’s speech at the forum’s opening last Friday, in which he said China’s enormous outbound investment capital is leading to a new phase of globalisation, Dr Wang said 120 million Chinese tourists travelled abroad last year and spent over US$100 billion (S$135 billion).Through them, China is playing a bigger role in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ourism, he said.Another role China can play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yuan, said Indonesian Trade Minister Thomas Trikasih Lembong at the close of the forum yesterday. He said the process, which China is driving, would be a natural solution for the massive retreat of the greenback as the American economy recovers and capital flows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Apart from China, India is also a bright spot in Asia, with its young population and growing middle class driving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said Mr Vinod Kumar, managing director and chief executive of Tata Communications.As for technology and the jobs it is replacing, The Straits Trading Company executive chairman Chew Gek Khim said it is not to be feared.Jobs lost are compensated by jobs created - while machines have replaced carpark attendants, there are now new professions, such as party planners, that were unheard of in the past, she said. "With the demise of one industry, it doesn’t mean that another can’t come up. It’s just difficult to imagine at this time."Technology can also help the marginalised catch up with mainstream society, said Alibaba Group vice- president Gao Hongbing at a separate session. "They may be farmers 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at can’t be served by lar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se are people who need Internet tech to help them" raise capital, expand and innovate.(By Joyce Lim)From The Straits Times, APR 3, 2016
2016年4月6日 -
王辉耀:未来中国要转型,要开始考虑利用全球的人才红利
文/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中国过去30多年之所以迅猛发展,是因为把全国的人才流动调动起来。每年毕业的700万大学生可以去全国各地,可以在任何城市工作,人才流动是非常自由的。农民工可以去全国任何地方打工,也是非常自由的。全国的人才流动和劳动力流动,带来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辉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消失,人口老化已经占到很大比例,沿海劳动力短缺已经让很多工厂停产。未来中国要转型,要开始考虑利用全球的人才红利。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国家移民局,在国际上建立世界人才组织,可以让中国更好地在未来打下机构的基础和制度的优势,来吸引全球人才,让中国未来的软实力、创新转型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过去的全国人口流动、人才流动,到未来的全球人才流动,对中国来讲是一个机遇。怎样抓住这个机遇,也就是要怎样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指中国人,也需要全球的人才参与进来。这方面工作做好了,对我们未来的转型、经济的增长,都会有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 现在国家很重视这方面工作,中央也已经在考虑建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的建议。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进来,开展更多的国际人才比较、国际人才研究。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门从事人才研究以及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研究工作,可以做很多这些领域前期的研究和准备工作。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国际人才来从事国际人才组织的工作。我们还要联合一些国际人口大国,可以从双边交流开始,例如可以与澳大利亚开展双边的人才交流,可以和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分别开展双边交流,然后逐渐形成一个多边的机制,建立一个国际人才组织。就像与金砖国家有经济方面的组织,有亚投行是关于投资方面的组织,中国与其它国家也可以建立一个关于人才流动的组织,可以对未来人才流动起到引领和治理的作用。正如OECD这些国际组织对全球治理和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现在中国来成立一个世界人才组织也是非常必要,而且中国非常重视人才,"人才"这个词汇本身也是中国的一个发明。 设立移民局和吸引国际人才并不矛盾,可以同步进行。中国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国际人才吸引工作,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两办从国家层面出台的文件,意义非常重大。正如1979年中国出台了《中国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吸引外资、外商来华投资起到推动作用。现在中央和国务院出台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和服务管理的意见,也对未来外国人到中国来发展、外国人才到中国来发展起到决定性、推动性的作用。如果设立国家移民局,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在这一方面建立制度优势。同时在国际治理方面,在国际人才流动、国际人才发展、国际人才使用和未来国际人才的学历认证、资格认证和留学生往来、人才互派、交流等方面,如果有一个国际人才组织发挥作用,将是非常大的进展和极大创举。中国本身有巨大的人才基础、人才流动,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有必要来建立一个世界人才组织,这对世界来说也是重要贡献。鼓励多元智库发展 推动形成政策采购市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推动政策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CCG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在关注国际人才研究,也为中组部、统战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与人才工作相关的部委做了大量的课题,提出很多建言献策。一直参与国际人才领域的研究和政策推动,CCG非常高兴看到中国在人才工作上迈出这么大的步伐,也看到中国的人才工作开始不断地迈向新的高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正在不断形成。 中国体量巨大,中央和政府的影响力很大,从中央到地方集中力量办大事。从政策来讲,如果一个政策设计的好,可以带来很大的效果,这是政策红利,但如果一个政策设计的不好,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能比别的国家更有需求建立智库体系。通过智库体系的建设,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民主协商。加强智库体系的建设,能够在各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政策竞争的市场,同时又能够帮助形成科学民主决策的体系,避免在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者失误。中央提出加快智库建设,建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也是非常及时、到位的建议。中国体量巨大,任何决策都会牵一发动全身,需要多家智库参与政策,形成一个智库的政策采购市场,便于政府更好地优化决策,同时也能帮助中国打造力,对中国的思想走出去、智库走出去都将是非常好的载体。所以智库的建设对于现阶段中国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建国以来也有很多的官方智库,但是我们现在需要更多地鼓励多元化的智库。就像中央文件里面提到的,既要有国家的智库,也要有大学的智库,有企业的智库,更要有社会的智库,就是民间的智库,智库的多元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智库间应该有一些竞争,或者政府在政策采购方面,可以更多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智库,有意识地让不同智库来参与决策,而不是说只依靠某个部委的研究院,或是依靠传统上的研究中心,那样时间长了后可能会有一些弊病。鼓励多元化,同时更多地鼓励社会智库、民间智库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发展民营经济搞活了中国的经济市场,现在如果更多地鼓励社会智库、民间智库,就能搞活中国的政策市场、思想市场。同时,就像当年发展民营经济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发展民营智库,也会带来中国智库的大发展。任何的市场里面,有一定的不同体系、不同载体的话,会加快、促进良性的循环,促进他们之间的共生和竞争,同时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多优化的机会,这是中国智库应该更多努力的方向。文章选自国务院参事室网站,2016年3月17日
2016年4月5日 -
【新华社】克里为什么“急吼吼”赴俄?
▲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克里拎着文件箱,走下飞机。(图片来源:新华/法新) 美国国务卿克里于当地时间23日抵达莫斯科开始访问。美国国务院此前称,克里将与俄总统普京、外长拉夫罗夫就叙利亚局势、乌克兰危机等几大热点问题交换意见。 专家解读称,克里访俄体现出美俄双方谋求合作与妥协的趋势,因乌克兰危机降至冰点的两国关系出现些许缓和迹象。但是美俄仍在多个问题上存在根本性分歧,会谈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不大,两国关系也不可能出现“根本性回暖”。叙利亚:带来“动力”? 美国国务院此前表示,叙利亚问题将是克里此访的重点之一。 本月14日,叙利亚问题“实质性会谈”在日内瓦正式启动。当天俄方以“军事任务完成”为由,突然宣布从叙利亚撤出主要军事力量。就在俄方宣布撤军的第二天,克里宣布他将前往俄罗斯访问,并呼吁各方抓住时机,结束叙利亚冲突。▲3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左)在克里姆林宫向叙利亚俄军指挥官德沃尔尼科夫将军授勋。(图片来源:新华/美联) 克里启程前,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22日表示,他希望克里与俄方官员的会谈“富有成效”,能为日内瓦和谈带来“动力”。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CCG)储殷认为,随着叙利亚局势变化,美俄在推动叙利亚政治和解上立场有所接近。 “目前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出现谋求合作与妥协的趋势,两国关系显露出一丝缓和的可能,”储殷说。 但他强调,美俄仍在叙总统巴沙尔去留等关键问题上存在根本性分歧。因此双方在叙利亚问题上虽然会达成一些共识,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认为,俄罗斯通过在叙利亚展开军事行动,“迫使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改变以往对俄罗斯‘不闻不问’的立场,坐下和俄罗斯谈判”。 “但是,美国跟俄罗斯谈是‘迫不得已’。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政策、目标和手段相去甚远,即使谈判也不意味着开展全面合作,”他说。乌克兰:取消制裁?▲3月22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发表全国讲话,表示愿意用扣押的2名俄罗斯人换回乌克兰“女英雄”萨夫申科。俄方表示,在走完司法程序之前拒绝乌克兰的交换建议。(图片来源:新华/美联) 除了叙利亚局势,克里访俄的另一大议题就是乌克兰危机。 今年1月24日,法国经济部长马克龙说,法国希望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能够在今年夏天得以解除。一些欧盟国家官员也做出了类似表态。在此背景下,有外媒猜测克里访俄是否会谈及取消对俄制裁的问题。 储殷认为,在乌克兰问题上,不能过于乐观地认为西方将在短时间内取消对俄罗斯制裁,“双方在基本立场上的分歧依然明显,比如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 上周,俄罗斯多地举行活动,纪念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两周年。俄方再次强调,不会把克里米亚作为国际谈判或接触的议题,克里米亚的主权归属“不容讨论”。▲3月18日,莫斯科市中心,俄罗斯民众庆祝克里米亚并入俄联邦2周年。(图片来源:新华/法新) 冯玉军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美俄关系不可能出现实质变化,两国关系也不可能出现“根本性回暖”。 “尽管现在欧洲一些人士对制裁有不同意见,但总体来讲美欧想要利用制裁对俄罗斯进行施压的立场没有根本性变化,”他说。 储殷认为,克里访俄并不能彻底解决乌克兰问题,最多只是寻找避免形势恶化的办法。 “乌克兰僵局仍将长时间持续,因为各方目前都没有找到明确出路,”他说。其他热点问题▲3月23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右)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美国使馆与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举行会谈。(图片来源:新华/美联) 克里访俄前夕,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机场和地铁站遭连环爆炸袭击。外媒报道称,美俄双方可能将就打击恐怖主义进行讨论。 储殷认为,美俄在反恐上存在一致性,因此两国将继续在这一问题上保持交流。 冯玉军则认为,发生在布鲁塞尔的恐怖袭击再次表明,各国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反恐行动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他认为,虽然美俄双方可能就反恐问题进行沟通,但双方对于谁是恐怖分子、如何打击恐怖主义都有不同理解,因此不可能开展大规模合作。 此外,外媒称克里还将对俄法院22日判处乌克兰女飞行员萨夫琴科22年监禁一事提出抗议。 不过,法新社援引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研究员约尔格·福布里格的话称,“俄罗斯官员应该不会容忍美国对本国司法的任何干预”。本文选自新华社,2016年3月24日
2016年4月5日 -
张磊:真正的好公司是创造最大化的价值
张磊,高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2016年IT领袖峰会日前在深圳举行,腾讯科技在峰会现场对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张磊进行了专访。作为曾经成功投资腾讯和京东,如今掌管百亿美元的基金掌门人,张磊一直以长线投资著称。VR和人工智能会在未来绽放高瓴资本很少提及其投资项目或投资记录。不过,对于接下来有哪些值得长线投资的方向,张磊对腾讯科技表示,自己很看好人工智能和VR行业。“人工智能、VR以及行业应用长期来看都是大有可为的,VR和人工智能也很有希望把这些东西彻底绽放出来。”张磊透露,高瓴资本目前已经投了很多这方面的项目,很多这方面的科学家都做得不错。我们做金融,就希望把产业服务好张磊表示,自己也很看好京东近年来在金融领域的布局。“京东集团,也包括腾讯,在互联网公司中都是创新力很强的公司。”本届峰会的举办地深圳在最近半年迎来房价飞涨,这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的不少创业公司。张磊认为,长期来说,经济的增长需要依靠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推动,没有科技、没有生产效率的提升,没有技术的提升,只是纯粹的虚拟经济是有风险的。“金融还是要为产业服务,我们做金融,就希望把产业服务好。”真正的好公司是创造最大化的价值近日,“十三五”规划草案中删除了“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相应内容,外界有传言称“战略新兴版”可能会取消。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具体问题,还要做深入研究论证。有不少IT业界人士指出,一旦战略新兴版取消,不少选择私有化的科技公司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因为一些科技公司正是准备回归国内登陆即将设立的“战略新兴版”。张磊则发表了不同看法。他认为,真正的好公司是不会被这一点问题所阻挡的。“还是那句话——勿忘初心,看你能不能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中国的事情都是一扇门关了,另外一扇窗就打开了。”文章选自腾讯科技,2016年3月26日
2016年4月5日 -
王辉耀:人才新政有利于建立人才制度优势
文/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月份印发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此外,公安部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3月1号起正式实施,上海前段时间也出台了人才新政20条。我们能看到最近半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有国际人才方面的新政策出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创新人才,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这次工作报告一个重点。这实际上说明了中国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这次的"十三五"规划草案里面,专门有一个章节是关于人才工作的,同时还提出了很多的人才项目,提出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最近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国际人才的政策,都体现了中国在不断地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目前,中国的外籍人才从比例上来看还是偏低的。按照联合国和有关人口普查的统计,中国的国际人口比例大概只有0.04%。而在全球平均来看,国际人口在全世界其它国家的比例是3%,发达国家是10%以上,发展中国家是1.6%,印度的比例也达到0.6%。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本身国际人才的流动和比例都是非常低的。 中国过去30年是全国人口的流动,未来可能需要全球人才的流动。中国现在的货物流动做得最好,资本流动现在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多优势,中国也在迅速发展。人才流动方面,中国如果没有很好的机制和新的政策、框架来吸引国际人才的话,会处在一个不利的局面。未来建设创新性国家,要进一步转变增长模式,提升经济,更加关注人才特别是国际人才的吸引和使用,让他们有更便利的渠道来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现在中国与国际上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现在中美之间每天往返的人数就达到两万人,中欧之间每天是1万5千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去的新移民达到了1千万,出去的留学生也达到了4、5百万。中国在海外的国际人口群体越来越大,约有6千万华人华侨。如果他们的二、三代都算上,可能有7、8千万。这么大的一个群体与中国的合作与往来是越来越密切的,近期的国际人才政策非常受到关注。 例如这次的政策中提到,海外华人的博士就可以申请绿卡,以往的很多限制取消了。不仅是华人华侨,还包括外国人、外国留学生,如果在北京工作,年薪能达到50万、纳税达到10万,就可以申请中国的绿卡,在上海是年薪60万、纳税12万就可以。这项政策实际上对于广大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和广大国际人才,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说明中国朝着真正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迈进了一大步,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于企业来讲,无论是参与国际竞争,还是经济转型、创新经济,现在特别缺的就是人才。近期人才新政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吸引到大批新的国际人才,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优秀的来华留学生也可以留下来为中国企业所用。对于很多事业单位来说,也是可以更好地吸引国外人才。而对于国际人才来讲,他们也有机会到中国来,为中国的发展出力,为中国的走出去提供更多帮助。中国现在对外投资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更多的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如果没有国际化的团队和国际化的人才做支撑,很难成功。包括华为、万达、中兴、联想、阿里巴巴、小米等大量的企业走出去,首先要有一系列的国际人才做支撑,不仅是中国人,也需要外国人,需要国际人才。人才新政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特别是像中关村的创新企业,对于这些要打造中国的硅谷、打造中国的创新引擎、带动中国创新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吸引国际人才的政策支撑来得非常及时、非常到位。继续放开国际人才政策 发起设立国际人才组织 政策进一步放宽 中国吸引国际人才的政策虽然很早就有,但是一直在政策的力度、宽松度上有限,这次相对来说是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但是仍然有一些可以不断改进的地方。对于华人来说,现在申请绿卡要求有博士学位,今后可以让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华人也可以申请绿卡,不一定非要有博士学位的限制。现在的很多政策还只是局限在中关村等试点,希望可以尽快地向全国复制、推广。北京的政策开放了投资移民,边远省份可以因地制宜地出台当地吸引国际人才、吸引国际投资的政策。总的来说,政策还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多的地区性差异。 设立国家移民局 随着外国人永久居留工作的不断展开,工作量会慢慢上来,我们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做这方面的工作。这项工作基本上各个国家、地区都有专门的机构。像中国的台湾地区,6、7年前也成立了移民署,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国际人才。因为吸引一个国际人才,往往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例如,他不仅要办签证,也要办工作许可,有的还要办外国专家证,办家属的证件,还要提供很多福利便利,也就是说政策包括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涉及很多部门。前些年中国的绿卡政策,涉及了25个部门会签,所以有必要把具有国际人才管理经验的部门和人员汇集起来,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加强这方面工作。成立中国的国家移民局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时机也比较成熟。特别是在这次中办和国办发布的《意见》中专门提到了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移民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配置,从这个工作角度来讲也是有需求的。这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例如美国有专门的移民管理部门,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有类似的机构。设置这样一个机构,主要是向全世界释放一个信号,中国欢迎全世界的人才来落户、来发展、来寻找机会,来帮助中国走向世界。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原来是由不同的部门分别在做,如果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能够协调,综合管理,会极大地提高效率,也简化了国际人才各种手续的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工作对中国来讲是一个新的领域,这方面的服务,包括政府的管理都要跟上。同时除了正常的移民之外,可能还有一些非正常的移民,甚至包括偷渡等特殊情况,需要参照国际标准来处理。包括未来有可能还会接纳部分国际难民,这都需要一个专门的移民管理机构来做。现在首次从国家层面出台这样一个政策文件,表明了中国要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那么建立一个专门的移民管理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时机也比较成熟了。 设立国际人才组织 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人才大国,也是一个贸易流动大国、资本流动大国。贸易流动领域有WTO进行全球治理,资本流动领域有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但是现在国际上没有一个关于全球高端人才流动的组织。包括学历的互相认证、工程师资格的认证、甚至未来移民的配额、留学生的管理等,特别需要一个国际组织来协调,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这方面工作的管理和提升。中国发起了亚投行,发起了“一带一路”,发起了丝路基金,还有之前的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现在是人口流动大国,每年出去几十万的留学生、移民,现在又接纳外国人才到中国来,要从过去30年的吸引外资,到未来30年更多地去吸引外才。中国现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今年又举办G20峰会,建立一个“人才WTO”,也就是世界人才组织(World Talent Organization)很有必要。而且中国主动发起一个国际组织的话,包括人员设置、机构等会像亚投行一样占据较大的主导地位。中国本身就是个人才大国,如果能够发起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同时能够让中国为全球治理和国际人才流动做出独特贡献,也是很有必要的。文章选自国务院参事室网站,2016年3月17日
2016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