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携程
携程旅行网创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中国上海,员工超过30000人,目前公司已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厦门、重庆、青岛、武汉、三亚、南通等95个境内城市,新加坡、首尔、香港等22个境外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在中国南通、苏格兰爱丁堡设立服务联络中心。
2014年5月21日 -
张红力:加大对周边国家经济合作政策支持
中国与周边国家一衣带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取得“多赢”有着重要的战略影响和现实意义。亚太区域作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亮点,正成为世界上各种势力的竞争中心,使得中国在这一区域的发展空间面临更新更复杂的挑战。中国应该采取更主动式地缘战略,“睦邻、富邻、安邻”,借鉴“3P”模式与周边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给予政策支持,以寻求自身经济外交政策的主动性。 可行性和必要性:战略重要性周边国家与中国唇齿相依 从政治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经济,以及发挥国际作用的主要依托。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上与我国有较多共识。很多国家长期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与我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从经济上看,周边是我国改革开放,互惠互利的重要伙伴。中国的发展会给周边带来机遇,周边的繁荣也会使中国从中受益。从安全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周边环境历来对我国国内形势以及发展战略有直接牵动作用。 另外,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的关系较为复杂,甚至有些至今未解的历史恩怨,这就更需要我们在保证自身核心利益的前提下,缓和矛盾、搁置冲突,谋求共同发展。 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全球经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低迷状态,亚洲的发展将是全世界的亮点,是全球各种势力的必争之地。同时亚洲的很多国家亦希望有更多的势力介入,引入竞争,从中受益。美国明确表示亚洲为其核心战略,不仅希望在政治、军事上占据地位,还要在经济上“说了算”。而其主导《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的核心就是,将亚洲特别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纳入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从而抗衡中国等区域大国。目前美国已经与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20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其中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规模已经远胜于欧盟;而TPP的推进,又将加强美国在占全球半数人口的区域和国家的话语权,对中国在此区域的经济利益形成巨大新挑战。在加紧“重返亚太”的同时,美国又于近期启动了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在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停滞之际,这一决定或将影响未来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进程,并且其政治价值将远远超过可观的经济效益。该谈判一旦取得进展,美国将在全球贸易体系和贸易规则中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 鉴于当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极高,很多战略资源需要进口,同时又是贸易和出口大国,如果全球贸易体系和贸易规则都由个别经济强国“说了算”,不仅会对中国造成经济利益损失,还会对中国的经济长远发展乃至政治经济安全构成掣肘。 若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则中国需要加大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特别是在对中国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周边地区,更需要有所作为,而非“来而不往”。这种作为是基于建设性地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用经济手段化解恩怨,加深合作,利用规则来谋求中国与周边的共同繁荣。 因此,加强中国对周边经济合作的政策支持,通过“睦邻、富邻、安邻”政策,建立稳定多赢的周边国家关系已刻不容缓。 建议:1、通过“富邻”政策谋求共同发展。 可以通过一系列“富邻”的外交经济政策,促进和巩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从而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开发和利用其战略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我国地缘环境优化。具体建议有:(1)扶植周边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降低乃至减免关税,对相关的产业给予出口信贷额度,放宽外汇管制,提供低息贷款。 (2)逐步撤销周边贸易区的行政管制增强海外投资的灵活性,简化投资审批的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建立高效的政策支持、协调体系。 (3)对高耗能产品实行零关税进口,鼓励新增重工业转移到周边国家生产。 (4)加快建设与周边国家的运输通道。 2、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应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模式,积极推行周边外交,并努力在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寻求利益共同点。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统计资料显示,北美自由贸易区占世界GDP总量的三分之一,其经济规模远胜欧盟。 在欧盟与美国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快实施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以实现经济上的“突围”和“发展”。 为此,要建立完善有助于推动区域深远合作的制度安排,除了税收扶持政策,还可以考虑改革绩效评价体系,如变GDP考核为GNP考核,切实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提高实实在在的支持力度,鼓励投资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民币清算系统等,用经济手段促进一些历史问题的解决。 3、积极推动RECP谈判,并在其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积极推动由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建立,并在其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个中国参与而美国不在其列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物,也是可以与美国主导的TPP进程相制约的一个合作机制。一旦建成,将覆盖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全球生产总值。。同为两大组织成员的日本,甚至将其称为“日本的生命线”,认为此举对日本经济的拉动和贡献较TPP将高出两倍。目前中国已是其中的成员,促进、推动,并在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突围。 4、通过“3P”模式建立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市场。 3P是英文“PrivatePartnershipsPublic”的简写,“Private”指民营企业,“Partnerships”指私募基金,“Public”指公共资金(国企),泛指银行、保险、主权财富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 我国对周边国家的投资不能过分依赖于贷款,不能再搞传统的援外模式,必须另辟蹊径。我国应大力发展“3P”模式,通过“投贷结合、以投为主”的方式,建立鼓励民间投资利用私募基金去海外投资,通过民企与周边国家的利益集团企业进行对接,成为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去开展更多上层建筑层面的合作,在邻国制度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4年5月21日 -
新华网:报告显示更多人移民中国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刘彤、左元峰)国际移民组织此间发布了《世界移民报告》的首个中文版。该组织总干事斯温表示,中国正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 斯温说,此前类似报告都侧重于移民行为对宏观社会经济的影响,而往往忽视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而这份报告更加关注移民本身,考察迁移给其生活带来的影响。他希望报告能够为中国的移民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以及移民从业者提供参考。 报告指出,一直以来,有关移民和发展的政策讨论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迁移的情况被忽视了,虽然仅占移民总量的3%到6%,但这一数字正在不断增长,中国的情况正是如此,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在过去的十年里增加了35%,其中来自发达国家的移民数量大幅增加。 报告说,除了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移民之外,到中国的留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加——主要来自韩国、美国和日本。 报告还显示,截止2013年,全世界国际移民总量已高达2.32亿人次,其中22%为高技能移民,33%为中等技能移民。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移民为促进发展、减除贫困、改善人力资本,以及为知识、科技的传播等做出很大贡献。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说,中国有必要完善自己的移民政策,把握全球移民整体趋势,利用政策来吸引高端人才移民到中国发展。 报告的中文版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持翻译,在此之前,该组织刚刚发布了《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并提到当前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移民来源国。
2014年5月20日 -
China Daily:Migrants to China on the increase, report shows
Beijing‘seeking assistance from other nations to better manage the trend’China is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deal with challenges posed by changing migration patterns, including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heading to the country.There were 685,775 migrants to China in 2010, an increase of 35 percent from 2000, according to the 2013 World Migration Report.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report was released in Beijing by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on Monday.The number of foreigners holding residence permits in China in 2010 rose by about 29 percent compared with the figure for 2006. William L. Swing,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organization, of which China has been an observer country since 2001, said Chinese authorities had been seeking expertise from other nations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to better manage the trend.Two main concerns for the government were irregular migration management and a shortage of skilled migrants, Swing said. The report said that due to economic growth and demographic changes, China was not only a place of origin for migrants to other countries, but also a country of transit and destination for migrants.Swing said the IOM had been helping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in China by providing expertise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y for migration management. He said it was important to think of migration in terms of human mobility and to recognize basic human needs. The organization has been working closely with Chinese authorities for the past seven year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illegal immigrants.Swing said the training included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and need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immigration and mapping out policies accordingly, measures to deal with fake passports, and using advanced biometric technology like iris recognition in cross-border identity checks.He said the organization aimed to create dialogue between countries and reduce immigration tension before it became political.Par Liljert, the organization’s chief representative in China, told China Daily the IOM is providing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That included assisting with repatriation centers for illegal immigrants that the ministry was considering setting up in major cities, Liljert said.A source from the Bureau of Exit and Entry Administration, speaking on Monday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said the ministry had been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IOM in recent years on information exchanges and migration issues.This year, the organization has helped in four cases of human trafficking from African and South American countries to China by repatriating those being trafficked, who were mostly women.The report also found that the dominant pattern of people migrating from developing to developed countries had changed. Less than half of global migration now takes place from the developing to the developed world. Instead, the numbers migrating from develope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increased.The report said China was an increasingly attractive destination because of it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demographic changes. Its demand for labor had also outstripped supply, which had led to a rise in wages and greater demand for foreign labor. But China’s enormous economic growth was not reflected proportionately in the number of foreigners working in the country, it said."Only by recognizing their rights and thinking about their well-being can migration be used for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Swing said.Shen Yanjie, an official at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perts Affairs, a government agency that aims to attract global talent, said the government was competing to attract and retain professionals in the high-technology sector.But Wang Huiyao, director of Beijing think tank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which translated the report, said that unlike other countries China still lacked an official policy to attract skilled foreign workers."Changes have to be made to create a more friendly and attractive environment for foreign talent," he said. Wang said the working visa policy had not been open to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They could be a great source of talent," he said.
2014年5月20日 -
人民网:中国国际移民总量十年增长35%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翻译的《世界移民报告》中文版今天发布,这是国际移民组织的《世界移民报告》系列首次以中文版形式在全球中文世界面世。 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Amb. William SWING,国际移民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Par LILJERT,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以及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等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各国驻华使馆官员等嘉宾出席了发布会。 报告翻译组织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指出,世界移民潮流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何把握全球移民的整体趋势,将高端人才移民为我国所用,如何通过政策来便利于吸引高端人才移民来到中国发展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翻译本报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他指出,“《世界移民报告》显示,促使北-南移民的动因主要包括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工作机会增加、跨国公司的扩张、海归和留学生人数的增长,以及有越来越多北方国家退休的人们选择去生活成本较低、节奏较慢的南方国家生活等。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在过去的十年里增长了35%,其中来自发达国家的移民数量大幅增加。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了实际工资的上涨以及对外籍劳动力的更大需求”。 报告指出,截止2013年,全世界国际移民总量已高达2.32亿人次,其中22%为高技能移民,33%为中等技能移民,有越来越多数据表明,移民为促进发展、减除贫困、改善人力资本,以及为知识、科技的传播等做出很大贡献。仅2012年,国际移民侨汇总量已超过4000亿美元,而当年的官方发展援助总量仅为1260亿美元。当今各国都未将移民议题纳入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框架之中,很多政策制定者仍然将国际移民视为对国家安全与身份认同的威胁,而不是将其看作开展国际合作与发展的机遇。在各国公布他们完成千年发展目标所取得的成果中,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提及移民议题,当然,这也与数据和相关指标的缺乏有关。 报告呼吁,应将移民议题纳入未来的全球发展议程之中,并制定出一份国际移民监测表,定期评估全球范围内移民福祉发展变化,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民对发展的影响。
2014年5月20日 -
中新网:中国渐成有吸引力移民目的国 国际移民大幅增长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丁栋)国际移民组织19日在北京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自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增长了35%。 国际移民组织(IOM)19日发布的中文版《2013年度世界移民报告:移民的幸福与发展》显示,2010年中国有国际移民超过68.5万人,较2000年增长了35%,与2006年相比,持有许可证的外籍人士数量也增长了约29%。 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威廉·斯温(William Lacy Swing)指出,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占全球移民的3%-6%,约700万至1300万之间,但这一趋势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归因于发达国家遭受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和新兴经济体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 报告解释称,实际工资上涨及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了中国对外籍劳动力的更大需求,有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如朝鲜、越南、南亚和非洲,也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如韩国、日本、台湾、中国香港、欧洲、北美及澳大利亚。 报告举例称,由于归国海外华侨华人数量的增加以及技术工人的流动,来自澳大利亚的移民大幅增加,而北美的华侨华人也正在被中国的经济活力以及低成本的生活所吸引。 此外,到中国的留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加,主要来自韩国、美国和日本,2009年,中国接收了超过23.8万留学生,超过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人数。中国留学生学成归国人数也在持续增加,2011年,中国归国留学生人数超过18.6万人次,首次超过出国留学人数的一半。 报告称,尽管有迹象表明移民中国的人数持续增长,比起中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员所占比重仍比较小。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缺少吸引外籍人才的官方政策。
2014年5月20日 -
光明日报:《世界移民报告2013》中文版在京发布
本报北京5月19日电(记者王昊魁)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翻译,旨在为中国国际移民研究带来重要启示的《世界移民报告2013》中文版19日在京发布,也是国际移民组织的“世界移民报告”系列,首次以中文版形式在全球面世。 这份报告创造了对全世界移民者福利状况最全面评估的先例,所使用的数据采集于2009年至2011年间150多个国家的2.5万名移民和44万名当地居民。报告还特别关注北—南移民趋势,由于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扩张、海归和留学人员的增长,北—南移民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移民数量为68万余人,比2000年增长了35%,其中来自北方国家的移民数量大幅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化,中国正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
201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