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Andy Mok:Will China Take Spain’s Side in Dispute Over Gibraltar?
By Andy Mok, a non-resident fellow with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2018年11月23日 -
苗绿:品牌和人才是企业最重要软实力
企业的营销、市场化的动作也能够决定人才对价值观的认可,互相影响。只有人才足够多,文化足够国际化,才能反过来制订国际化的规则,以国际化的眼光看人才输出,建立全球化的企业。同时,人才国际化也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2018年11月22日 -
朱光耀:中国应深化改革开放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新浪财经讯 11月16日消息,2018年11月16日-17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和三亚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协办,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作为支持单位的第五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三亚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举行,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出席并发言。 朱光耀表示中国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的发展跟命运极其重大的战略性的课题。我想首先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因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空前的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说我们的产业布局现在是全世界最强最完整的制造业部门,所以,这些都是我们有坚定的信心中国经济将进一步的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从高速度的增长向高质量的发展转变。 朱光耀认为当今中国确实面临着诸多的错综复杂的国内国外因素的挑战,我想最主要的是首先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克服在前进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在把中国经济办好,把自己事情办好这个大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这里就提出了对内我们要深层次的推动改革开放,解决遗留下来的硬骨头,走我们从来没有走过的改革的深水区。 第一个问题就是WTO效率的提高,第二WTO上诉争端机制急迫的要解决,因为按照WTO上诉规则七个法官,八年的任期但是最少不能低于三名法官,但是现在只有三名法官,而其中的两名在明年12月份要到期,这些直接考验着WTO的功能,这个方面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想我们要提出我们的改革的方案,在提出改革方案的同时我们自身的改革,特别是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要坚定的而且药剂师的向前推进,把我们的改革开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文章选自新浪财经,2018年11月16日
2018年11月22日 -
陈健:未来改革开放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
新浪财经讯 11月16日消息,2018年11月16日-17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和三亚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协办,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作为支持单位的第五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三亚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举行,商务部原副部长、第十二届政协委员陈健出席并发言。
2018年11月22日 -
李毅仁:钢铁产业要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 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2018年11月16日-17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和三亚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协办,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作为支持单位的第五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三亚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举行。本届论坛设立了十五场聚焦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企业全球化主题的分论坛,八十余位国内外知名“走出去”企业领袖、政经领域官员和学者、外国使节、国际商务专家等嘉宾共聚一堂,共计三百余人出席大会,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分享智慧与经验。 在平行论坛六“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制造与世界制造——如何互补与提升”上,与会专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了热烈充分的深度探讨。 河钢集团战略总监李毅仁认为,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中国钢铁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在技术、人才、装备、环保、产品、客户、服务等方面,具备了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条件。钢铁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在新的起点上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有效地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河钢作为传统的钢铁企业,近年来,借助国际化发展,在融入全球钢铁产业价值链中,通过有效配置全球资源,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从资源、制造、贸易到金融、服务的全产业链、立体化发展格局。海外资产达到93亿美元,海外营业收入达到800亿人民币/年,成为中国跨国指数和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和原材料制造企业。同时,借助全球制造、研发、服务三大平台,加速推进管理、经营、人才、客户、市场等要素国际化,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河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用钢制造企业,第二大汽车用钢制造企业,中国核电用钢、能源用钢、高层建筑桥梁用钢的领导品牌,创建了业内公认的世界最清洁钢厂。在加快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河钢正在推进由钢铁向材料,由制造向服务的转型升级,努力建设成为以钢铁材料为基础的“钢铁材料+工业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跨国产业集团。 李毅仁强调,从一般的贸易关系发展到产业链的嵌入式合作关系,是一个产业,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原材料工业是制造业的基础,作为传统型制造业,尤其是象钢铁这样的原材料工业,必须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融入到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去。一方面,通过融入,学习借鉴和分享欧美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进程积淀的文明成果,掌握先进企业经营发展理念和国际游戏规则。一方面,通过合作,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实现企业之间、产业链之间的跨界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河钢在过去五年的国际化发展中,创造了"战略管控十本土化管理"的经营发展模式,控股经营的海外企业不断融合创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正在推进的向材料精深加工和现代工业服务业的转型,为河钢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与协同创造了广阔平台。当今时代,钢铁已经成为聚集全球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河钢将在全球化和国际分工协同发展中不断赋予钢铁新的内涵,深入对接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2018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