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仁:钢铁产业要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 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年11月21日
在2018年11月16日-17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和三亚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协办,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作为支持单位的第五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三亚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举行。本届论坛设立了十五场聚焦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企业全球化主题的分论坛,八十余位国内外知名“走出去”企业领袖、政经领域官员和学者、外国使节、国际商务专家等嘉宾共聚一堂,共计三百余人出席大会,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分享智慧与经验。
在平行论坛六“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制造与世界制造——如何互补与提升”上,与会专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了热烈充分的深度探讨。
河钢集团战略总监李毅仁认为,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中国钢铁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在技术、人才、装备、环保、产品、客户、服务等方面,具备了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条件。钢铁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在新的起点上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有效地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河钢作为传统的钢铁企业,近年来,借助国际化发展,在融入全球钢铁产业价值链中,通过有效配置全球资源,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从资源、制造、贸易到金融、服务的全产业链、立体化发展格局。海外资产达到93亿美元,海外营业收入达到800亿人民币/年,成为中国跨国指数和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和原材料制造企业。同时,借助全球制造、研发、服务三大平台,加速推进管理、经营、人才、客户、市场等要素国际化,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河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用钢制造企业,第二大汽车用钢制造企业,中国核电用钢、能源用钢、高层建筑桥梁用钢的领导品牌,创建了业内公认的世界最清洁钢厂。在加快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河钢正在推进由钢铁向材料,由制造向服务的转型升级,努力建设成为以钢铁材料为基础的“钢铁材料+工业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跨国产业集团。
李毅仁强调,从一般的贸易关系发展到产业链的嵌入式合作关系,是一个产业,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原材料工业是制造业的基础,作为传统型制造业,尤其是象钢铁这样的原材料工业,必须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融入到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去。一方面,通过融入,学习借鉴和分享欧美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进程积淀的文明成果,掌握先进企业经营发展理念和国际游戏规则。一方面,通过合作,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实现企业之间、产业链之间的跨界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河钢在过去五年的国际化发展中,创造了”战略管控十本土化管理”的经营发展模式,控股经营的海外企业不断融合创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正在推进的向材料精深加工和现代工业服务业的转型,为河钢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与协同创造了广阔平台。当今时代,钢铁已经成为聚集全球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河钢将在全球化和国际分工协同发展中不断赋予钢铁新的内涵,深入对接客户,创造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