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峰:人才流动需要宏观多元化环境
2025年8月22日2025年6月27-28日,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举行。国际生态发展联盟全球执行理事长、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中国校友会会长黄海峰在主题论坛二“国际人才交流与创新驱动发展”上发表以下观点:
非常感谢CCG让我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国际人才交流与创新驱动发展”这个议题,看到今天有几位德国留学背景的学友在企业界里闪烁着光芒,我非常高兴。特别是坐在我旁边的艺术界的X美术馆馆长尤洋。
我个人认为,国际人才交流中非常重要的是一种要素的匹配,不仅仅是科技人才,科技人才生存下来需要宏观多元化的环境。我们说跨文化、跨界,它除了技术、科技、管理,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文化。我个人在德国柏林生活了10年,在华盛顿也生活了10年。我发现一个城市创新能力越强,博物馆就越多,艺术活力就越强。特别是我在华盛顿特区,我每周在那里散步,发现很多世界级艺术家能在那里生存下来。生存下来的人也给这个城市带来的科技创新。
我从事环境科技创新很多年了,也是北京市第一个提出垃圾分类的,十几年前提出把德国循环经济技术更多引到中国。所以,我在这些方面有一些经验,这种人才的流动其实需要政策的宽松。
在通州这个地方,作为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领域,能够在人才保护、流动方面给予更多的便捷,包括户口,在海外的中国人才的引进,国际人才在这儿能否留下来的人才自由港、文化港就非常重要。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智汇全球,才赋未来”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在AGTO 2025全球人才峰会发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起成立
CCG“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入选巴黎和平论坛 创新全球人才流动与合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