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一带一路投资研究之政治风险】——东帝汶
东帝汶,全称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首都帝力,人口23.4万(截至2014年),面积48.3平方公里,官方语言葡萄牙语。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东帝汶北面被印度尼西亚环绕,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国(见图1)。从历史上来看,东帝汶先后被葡萄牙、日本、印度尼西亚统治,直到2002年才脱离印尼,获得独立。随后获得中国承认,两国建立起外交关系。十余年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2014年东帝汶总理沙纳纳访问中国时表示,东方积极支持和赞赏中国政府关于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并愿意积极参与相关进程。 图1:东帝汶周边卫星图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一、东帝汶国内政治概况 东帝汶独立13年以来,国内政治体制完善,民主政治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现设有总统、议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等国家机构,政治社会有序运转。东帝汶实行总统共和制,因国土狭小,总统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是最高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五年,不得连任。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东帝汶实行一院制,由全国主要政党竞选分配议会席位,多数党代表出任政府总理(或由政党联盟提名),对总统和议会负责。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包括总理和各部部长以及国务秘书,总理掌握国家行政大权,负责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外交等诸多事宜,部长和国务秘书均由总理提名,经总统同意后,获得任命。除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外,东帝汶的司法机构由法院和检察院组成,独立行使司法权,只服从宪法和法律,不受议会和政府干涉。其中,法院行使审判权,由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初等法院和军事法院组成,最高审判权归属最高法院。检察院行使检查权,总检察院掌握最高检查权。 东帝汶也是个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大使馆的介绍,目前议会中并不存在绝对多数党,执政党由东帝汶全国重建大会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帝汶抵抗运动全国民主联盟和帝汶社会民主协会五个政党组成的政党联盟联合执政。除了五个主要政党外,东帝汶还存在众多在野党,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是其中最大的在野党。 二、东帝汶投资环境及其与中国经贸联系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东帝汶2012年GDP总量仅有12.7亿美元,属于亚洲最落后的国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将其列为世界上最贫穷的20国家之一。东盟之所以至今没有接受东帝汶的入盟申请,很大程度上也是担忧被东帝汶的经济所拖累。目前东帝汶经济发展主要靠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援助维持。基础设施落后,严重缺乏资金。全国经济结构单一,90%人口从事农业,虽但如此粮食仍不能自给,严重依赖进口。而且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很大部分都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形式,浪费严重。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其中石油出口是主要。国家为了促进石油开发,设立石油基金,成立石油管理局。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东帝汶》一书中指出,目前石油收入已经成为东帝汶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截止2013年12月31日,石油基金累计滚动149亿美元,石油基金收入26.93亿美元,并且石油收入占东帝汶GDP总量的78%,占出口总额的95%。另外旅游业方面,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有效开发严重不足。 总的来看,东帝汶整体社会环境良好,国家加快吸收外资,不断完善法律,对外商投资给予大量优惠。作为一个百废待兴的年轻国家,目前投资东帝汶可谓大有作为。结合东帝汶的国内发展情况,笔者认为以下领域适合投资: 农业领域。东帝汶农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农业工具老化,水利灌溉系统不足,农业机械化方面可以投资。除此以外,东帝汶粮食依赖进口,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农产品出口东帝汶。 交通领域。东帝汶公路情况较差,因过去战争创伤,大多公路已废弃,或者是年久失修,安全系数低。全国境内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铁路。从首都地力去往全国各地都极为不方便,缺乏完整的交通系统。 石油领域。东帝汶近海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中方可以考虑加速进入东帝汶石油开发领域,避免被澳大利亚一国垄断。中国也可以考虑和东帝汶进行石油贸易往来,促进自身石油进口多元化。 旅游业。东帝汶属于典型的热带海岛风光,境内遍布山、湖、海滩,可以吸引大量游客。然而旅游业配套设施严重不足。除了首都帝力有一些旅馆酒店,其他临海地区几乎空白,旅游资源有待开发。 不过,从中国与东帝汶的经贸联系来看,双边经济联系并不紧密,近些年甚至有所波动(见表1)。从东帝汶自身对外贸易来看,美、日、澳、葡等都是东帝汶外贸与投资主要来源地,中国并不居于前列。未来中企在东方投资,可能会遭遇一些竞争,应做好相应心理准备。东帝汶在华留学生Martins在《Chinese Foreign Aid and Its Effects towords Southeaet Asia Development: A Case of Sino-East Timor Relations》一文中指出,中国对东帝汶的经济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对外援助方面,中国政府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巨大,现东帝汶总统府、外交部大楼等都是由中国政府援助所建。东帝汶社会主流对华友好,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中国与东帝汶外交关系 2002年东帝汶获得独立,中国首先宣布承认东帝汶主权国家地位,并与之建立起外交关系。几十年来,无论是在东帝汶赢取独立的斗争中,还是战后重建的过程中,都受到过中方的无私援助。东帝汶独立十三年来,中东双边关系发展稳定,双方本着互相尊重,友好往来的原则,东方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不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支持中国为祖国统一所做的努力。中国也高度支持东帝汶参与到国际社会中来,为世界经济发展和脱贫事业做出贡献。双边高层往来频繁,东方总统、总理等曾多次访华,与中方领导人展开亲切交谈,中国也多次派出副部级以上官员访问东方。根据人民网的报道,2014年4月8日,东帝汶总理沙纳纳访问中国,同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展开交谈。双方一致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睦邻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并将继续扩大双边贸易与投资规模,加强在基础设施、能源、农业、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同时,东方表示愿意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进程,欢迎中国企业赴东帝汶投资。 四、投资东帝汶政治风险分析 从政治风险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投资东帝汶,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第一、独立后的东帝汶地区矛盾严重,社会时有动荡。 东帝汶社会东西部族群歧视严重,是深埋于东帝汶社会的火药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早在2006年,东帝汶国防军中来自西部地区的600名士兵就因不满当局在升迁方面照顾东部富饶地区将领,而东部地区将领对来自西部地区士兵长期采取歧视政策,最终走向街头,由抗议演变为大规模骚乱,最后蔓延至东帝汶各地,演变成全民暴乱。最终由联合国维和部队及大国出面才勉强维持住社会治安。类似暴乱事件,时有发生。东西部地区彼此不满,相互指责。 第二、政党斗争严重,当局政权合法性较差。 东帝汶因为存在多个政党,彼此不满,政治整合性严重之差。早在1974年,东帝汶脱离葡萄牙获得独立之初,国内主要政党就各自拥军,彼此之间爆发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互不认可,都希望获取政权。被印尼统治时期,多方之间的冲突与斗争依然不断。2002年获得最终独立后,政党之间更是在议会中相互指责批评。2008年,独立革命阵线的支持者因不满议会选举结果,组织群众闹事,向议会投掷石头,甚至烧毁房屋,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目前东帝汶虽然拥有自己民选总统和议会,但是认可度较低。2008年2月11日,东帝汶部分叛军对总统官邸进行了袭击,导致总统奥尔塔腹部中弹受伤。而总理古斯芒也遭到类似袭击,虽然没有受伤,但民众已经严重质疑当局合法性。 此外,东帝汶由于多年来受战争创伤,经济发展较慢,全国大多数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文盲率高,居民食品不能自给,民众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这些都是潜在的社会问题,长期必将影响社会稳定。 第三、多方势力渗透,大国博弈东帝汶,难以做到真正的独立自主。 历史上,东帝汶就先后在葡萄牙、荷兰、日本与印尼之间,反复易手,大国统治东帝汶,导致多方文化影响渗透,社会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2002年独立后,又在印尼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夹缝中谋生存。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东帝汶国土面积狭小,全国被印尼诸岛环绕。印尼向来对东帝汶独立不满,将东帝汶视为自己的一部分,插手东帝汶内政,每次东帝汶社会大规模暴乱下都有印尼的影子。而从澳大利亚的角度来说,与其让东帝汶落入印尼之手,不如使之独立,成为缓冲国。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严格控制帝汶海区域的石油开采,拒绝其他大国染指,控制东帝汶石油命脉。围绕东帝汶问题,印尼和澳大利亚双边关系,也是矛盾不断,而最终受影响的还是东帝汶自身。近年来,东帝汶也积极谋求加入区域组织,试图平衡大国影响力,但要想做到真正的独立自主,绝非易事。
2015年5月25日 -
【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阿塞拜疆——全球瞩目的“石油中心”
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储殷
2015年5月25日 -
中美互信取决于美国对中共的再认识
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储殷
2015年5月21日 -
美国公益机构理事会:筹钱,否则下台
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兼职研究员卢咏
2015年5月20日 -
“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之泰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黄日涵
201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