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Mark Duval:通过相互的文化理解建立正确的合作伙伴关系
2015年12月4日 -
吴建民:中国“走出去”应警惕封闭观念
2015年7月12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企业发展新思路--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北京银泰柏悦酒店举行。这是国内首次探讨全球化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论坛,也是国内智库首次举办的广泛汇聚官、产、学各界精英的圆桌论坛。80余位官、产、学各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把脉全球化浪潮,探寻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
2015年7月22日 -
从“政冷经热”到“政冷经冷” 中日关系应寻破局之道
黄日涵/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
2015年6月19日 -
【一带一路投资研究之政治风险】——孟加拉
孟加拉地处南亚次大陆东北部,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接壤,东南毗邻缅甸,南濒临孟加拉湾。位于亚洲三大经济体中国、印度、东盟的交汇处,且是多方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地理位置优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将极大程度地促进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地区贸易格局可能将被改写。在互联互通的区域建设背景下,孟加拉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望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商业枢纽。2013年中缅油气管道开通,孟加拉湾的交通线安全关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孟加拉的投资环境和政治风险有很大的意义。本研究中将会涉及孟加拉国内政治概况、经贸环境与关税情况、全面的投资环境和相关政治风险等。 一、孟加拉国内政治概况、政治结构 孟加拉本与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同属一部。1947年,印巴分治后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归印度,东部归巴基斯坦。1971年东巴基斯坦独立,形成了如今的孟加拉国。孟加拉国人口主要由孟加拉族组成,占全国人口总数98%左右,伊斯兰教信徒占总人口的88. 3%。族群结构较稳定,族群性质的内部冲突较少。 2012年以来,孟加拉的政局相对动荡。自1991年,孟加拉实行议会民主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理为内阁首脑,每隔5年举行大选。在议会选举中由获得半数以上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阁,多数党领袖担任政府总理。孟加拉党派众多。1991年以来,基本上来说,都是由民族主义党和人民联盟两大政党轮流单独执政,或与其它小党联合执政。孟加拉之前的宪法规定:当政府任期结束后,将权力移交给看守政府,看守政府负责组织下届大选。2011年,在执政党人民联盟的主导下,孟加拉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了看守政府制度。对此,反对党联盟表示激烈反对,不断发动集会、罢工,要求废除该修正案,担心看守政府的缺失会影响大选的公正性。2014年,执政党人民联盟组织大选,前反对党民族主义党及其反对党联盟的公正性缺失为由拒绝参选。人民联盟如期进举行了选举,并在大选中赢得了议会300个席位中的232席。 二、中国与孟加拉外交关系 孟加拉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孟加拉国重视多边外交,积极参加联合国、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英联邦等国际组织的活动,致力于推动区域和跨区域合作,努力发挥其在孟加拉湾区域的地缘政治作用。孟加拉着眼于平衡大国关系,同时注重发展与穆斯林国家的传统关系。 1975年,孟加拉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2015年恰逢中孟建交40周年。建交后,双边关系发展迅速,高层互访频繁。齐亚?拉赫曼总统、艾尔沙德总统曾多次访华,卡?齐亚和哈西娜出任总理后均首访中国。我国政要也曾多次访问孟加拉。一些孟国政要把中国当作“四季挚友”,高度重视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2010年中孟两国宣布建立和发展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三、孟加拉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及其投资环境 (一)中孟双边经贸关系 总体来说,孟加拉贸易条件较好,市场广阔。孟人口规模庞大,近年来经济不断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潜力巨大。另外,1972年,孟加拉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并自然转为WTO成员。孟加拉在经济上推崇贸易自由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幅削减关税,同时也逐渐取消非关税壁垒。孟是南亚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在孟投资可以享受南亚地区贸易优惠,大部分商品关税低于5%。由于孟加拉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其出口产品在欧、美、日、加、澳等国家享受免关税、免配额等优惠贸易待遇。 近年来,中孟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2000年时两国贸易额仅为9亿美元,2005年超过了24亿美元,2009年以来两国贸易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25.47亿美元,同比增长21.98%,孟加拉已成为我国在南亚地区第三大贸易伙伴。
2015年6月5日 -
“投资热土”巴西面面观
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黄日涵
201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