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储殷:国际政坛为何流行特朗普式雷语
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储殷
2016年5月13日 -
朱永新:抢名师不要像“割韭菜”
朱永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顾问。
2016年5月11日 -
朱永新:教育就该给大家更多的选择
朱永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顾问。
2016年5月11日 -
桂昭明:人才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破除四个脱节
专家简介
2016年5月9日 -
王晓初:技能人才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近日,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邢举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50人论坛顾问委员会委员王晓初出席论坛大会并发表致辞。他指出,在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技能人才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发言实录: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和优秀代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建设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者、技术技能的重要传承者,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着力发现、培养、集聚高技能人才队伍,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要求“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到2015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5亿人,高技能人才达到4501万人,分别比2010年底提高了47%和57%。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技能人才的素质、结构、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目前,全国技工院校2545所,在校生320多万人,其中,高级工班以上的在校生约占1/3。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人社部门,加大了对技工院校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技工院校坚持自强自立,改革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5金、6银、4铜和11个优胜奖,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其中,29名获奖选手中的24名、7名获得金牌的选手中的6名是技工院校的教师、学生或毕业生。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和成绩。当然,技工院校发展中面临的招生、资金、设施、待遇等方面的老问题依然存在,新矛盾也层出不穷。这更加需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开创中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今天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成立就是这一努力的重要一步。联盟把一批致力于培养一流高技能人才的骨干技工院校集中在一起,探索建立技工院校校际间良性互动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共谋发展大计,实现合作共赢,非常有意义。希望“联盟”各成员单位坚持“立足高端、统筹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创新合作模式,把联盟打造成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优势互补的互助平台,项目协作的共赢平台,使之成为中国技工教育合作发展的知名品牌,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示范性、引领性、标志性作用。 在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技能人才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热议。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已成为技工院校的时代使命。联盟成立之后的第一次研讨活动,就紧紧围绕工匠精神这一主题,很有必要。希望大家结合技工教育改革创新,积极建言献策,把工匠精神贯穿技工教育始终,培育出更多的大国工匠! 最后,衷心祝愿各成员单位继续奋发进取,再接再厉,全面合作,共同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全国技工教育的大发展做出贡献。
2016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