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CCG常务理事陆兴东:“互联网+政务”新样本
理事简介
2017年3月16日 -
于洪君:遏制港独要有新思路、新机制
专家简介
2017年3月13日 -
CCG主任王辉耀:城市应开放随迁子女入学门槛
专家简介 王辉耀,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近年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看来,就目前而言,融入问题以及随迁子女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王辉耀说,这一问题将会成为我国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也可能未来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为整个社会的认识上都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 开放随迁子女入学门槛 王辉耀认为,所有城市应该放开随迁子女入学这个门槛,只要父母在该城市有合法稳定的工作,子女就可以前过来上学。 他提到,目前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大城市,子女在城市的边缘,得不到关怀,政府应鼓励城市用实际措施容纳这些人,例如为其提供城市户口。他说,“这对未来人才的储备,老龄化加剧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其次,优化户口政策有利于人口的流动。王辉耀进一步解释,人口流动不能是只进不出,如果北京呆的成本太高,那就可以选择石家庄或者天津。现在打工人士都挤在城中村、郊外,那个地方都是办的打工子弟学校,不是正规的教育。王辉耀觉得应该提倡一种文化,鼓励大家去边远地区支教,或者轮流跟农村的人教育交流,鼓励更多的公益慈善参与,同时加强对公益慈善的监管。 农村宅基地出让 “中国需要大的红利政策推动,”王辉耀预计,下一个点应该是农村宅基地的可出让。据此前不完全数据统计,城市里的空置房可以住约两亿人,与此同时,农村里的宅基地上的房子也有一部分是空置状态。 王辉耀提议,在城市打工的人通过出让农村宅基地获得在城市购房的启动资金,这样一来,也可以同步解决子女进城的安置问题,从而让子女接受到好的教育。 王辉耀说,未来拼的是人的素质和质量,年轻人在成长中被遗忘的话是非常危险的。以北京为例,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若要在北京学校接受教育,需在子女在京有户口,而子女上户口须父母在北京有房。“我认为父母在北京有稳定的居所就行了,不必要非要有套房子。” 教育部现在有政策提倡“就近入学”,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把附近的房子炒的价格很高。这一现状在王辉耀看来,“一时半会儿很难解决。”王辉耀坦言,可以通过鼓励开办优质私立学校来缓解现在的局面,真正落实“就近入学”原则。 鼓励兴办私立学校 二孩的全面开放,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公立幼儿园少,私立幼儿园贵,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对此,王辉耀指出,应当由政府牵头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或“官办民营”,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他解释,学校的公共设施已经完善了,部分学校公立,民办公立共存,引进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把社会资源应用到教育工作,实现开放办教育。 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提到国务院提出,启动实施的“双一流”战略,建立健全高校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不再搞“终身制”,“985”“211”的提法将退出。这点在王辉耀看来,“985.211的概念是不应该有,”他指出,学校的等级应当友社会考评,还需要有第三方的测评机构来评价学生的流向、收入,来进行榜单评价学校的教学体系。尽量去掉政府的保护主义,交给市场竞争。 王辉耀提到,国家想扶持一批教育机构进入国际一流行列,促使中国有一流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教育机构。这需要从政府层面来提供支持,鼓励竞争,国内应公立民办国际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 除此之外,王辉耀提议,应当有举措应对现在学生以高考为人生目标,进入大学无所事事,就业状况跟理想有差距的现状。他指出,现有的高考制度也应当高考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比重;第二是实习制度应该加强,提倡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二年就可以开始实习,第三就是允许不同的办学模式,引进国际教育资源。王辉耀强调,注重培养技能人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文章选自新浪智库,2017年3月6日
2017年3月9日 -
王义桅:三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专家简介
2016年10月31日 -
蔡昉:户籍制度改革可带来潜在增长的改革红利
专家简介
2016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