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只出不进?政府与智库旋转门机制问题何解
当前中国智库人才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为更好地推动智库人才建设展开,促进中国智库发展,北京专家联谊会与全球化智库(CCG)于2017年7月11日在京联合举办“北京专家联谊会哲社经管界别组智库人才发展讨论会”。 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刘敏华和CCG主任、北京专家联谊会哲社经管组组长王辉耀在研讨会伊始致辞并参与讨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方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贾文山,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于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尤国珍 和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等专家针对如何发展智库人才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主持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智库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即是人才短缺,国际上政府与智库间人才自由流动的“旋转门”机制,在中国尚不能得到施行,目前只有政府人员到智库工作,而智库学者并没有进入政府的渠道,同时,国家及高校智库也因体制僵化问题在人才培养和激励上存在障碍,这些短期内无法克服的困难使得智库还难以满足国家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此外,智库人才的发展也需要智库人才提升自身的水准,目前中国智库人才的素质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使得智库陷入原地踏步的情形。而且,智库发展和团队建设目前处于分离状态,这使得智库的建设非常滞后。 分析了这一系列问题及其原因后,与会专家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出了建议。专家提出,中国智库应该加强对人才结构多元化的建设,组成一支由了解国际形势的高管、企业家、社会学者和青年领袖等人才领导的研究队伍,以此来有效解决智库人才学术素养和研究素养割裂的问题。智库也应建立与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的人才流转机制,使得多方互相挂职,形成一个结合和融合的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可充分发挥智库的“旋转门”作用。另外,中国目前缺少社会智库群,建设智库产业集群也有助于加强智库的团队建设和合作构架。在运营方面,当今的智库应该拥有创新化的运营机制,善于利用新媒体,扩展智库人才研究成果的转化通道,完善智库的对外宣传。 从党委和政府在智库建设中的角色来看,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刘敏华指出,党委和政府支持智库建设有“三步曲”。第一步是“支持和支撑”,支持是指有导向保障,支撑是指有政策措施使智库找到发展途径和匹配资源;第二步是“依托和依靠”,当智库队伍已建起,政府应把一些角色担当依托智库进行,甚至依靠智库进行,只有把课题交给智库去破解,不断压担子,智库才能持续壮大;第三步是“结合和融合”,目前引进学者到政府部门后双方互相不适应,即便有“旋转门”也无法转起来,党委、政府和智库应形成结合和融合的状态,政府官员在离岗后能到智库发挥作用,智库人员也可到党委、政府贡献力量。他同时也指出,智库作为一个组织化的人才集聚形态,关键要有能够主导高端智库和高端研发机构建设的核心人才。就智库自身而言,也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辩证思维,提升自身水准。 与会专家学者均表示,智库应做好从智库到政府、从政府到智库的“旋转门”工作。在着重培养智库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政府渠道以及媒体平台,建立智库特有的语言和有效的建言献策和社会传播机制,保证“旋转门”中政府与智库双方的交流互动,推动和完善智库人才的发展。 出席本次研讨会还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王晖,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专家联谊会副秘书长李晓霞, 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中心特聘主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教授李海峥,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陆洋,北京隆达兴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彦明,北京专家联谊会办公室干部刘颖, CCG国际传播部总监聂立高和CCG研究部人才研究总监李庆 等。 智库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更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关于加强新型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中国引发了智库热,然而智库人才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发挥“旋转门”机制,使智库与政府互动、同企业交流,使智库人才在社会体制内外有效流动,急需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本次CCG搭建平台,政府决策者与智库运营者、人力资源领域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对于推动智库人才建设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7月13日 -
CCG举办第四届东莞人才发展论坛,推动人才发展再创新局
2017年5月12日,第四届东莞人才发展论坛在东莞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人才发展再创新局”为主题,由东莞市委组织部主办,CCG全球化智库及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承办,东莞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协办。论坛邀请了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央党校高端智库项目首席专家段培君和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谌新民等权威专家,吸引了东莞众多人才工作者、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高层次人才代表等近200名各界人士前来参会。
2017年5月15日 -
国际猎头协会主席访问CCG
5月5日, 国际猎头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Executive Search and Leadership Consultants (AESC) 主席/首席执行官Karen Greenbaum女士,及亚太区总经理Patrick Rooney先生一行到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CCG进行深入交流。
2017年5月8日 -
2017年首届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
4月16日,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海龙国际教育创新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承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为支持单位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之首届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中央部委、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知名专家学者、全国大中小学、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有关领导及50多名省内外媒体记者,总计有千余人出席。
2017年4月18日 -
梁锦松CCG演讲:香港下一步应当如何发展?
2017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正值“弱冠之年”,香港如何自我定位,专注于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2017年3月16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了CCG副主席、前香港财务司司长,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梁锦松先生在北京总部进行“香港新‘聚才’、‘聚财’之道”主题演讲,并与CCG部分理事、研究员和媒体进行了交流。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主持了会议。
2017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