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周小明:疫情之下西方国家退而拥抱G7
周小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原副代表
2020年3月30日 -
周晓晶:疫情全球蔓延不会阻挡“一带一路”的共建步伐
文章选自中国网,2020年3月20日
2020年3月30日 -
夏立平:中美关系越困难,越要讲友好
2020年3月19日,全球化智库(CCG)以“中美‘战疫’合作与全球经济影响”为主题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就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中美合作展开讨论,为促进中美共同抗击疫情,抵御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贡献智慧。会上,同济大学智库首席专家、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就美国新冠疫情发展和防控的趋势、新冠疫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话题展开分析,并就如何以协调合作稳定作为基调来推进中美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下为夏立平发言全文: 谢谢主持人。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侧重讲一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我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说一下美国新冠疫情发展和防控的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迅速蔓延,预计确诊病例死亡病例都会继续上升。但是因为美国硬实力和动员能力都是很强的,有一流的医学科研能力,医疗实力雄厚,所以推算美国今年七八月是可以控制住新冠疫情的。特朗普政府初期未能很好应对新冠疫情加大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危险,将成为继911事件和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第三场重大危机。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和各界压力下逐渐采取防控疫情的措施。 第二部分我谈一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一是中美关系的气氛在趋于恶化,一些鹰派是借新冠病毒对中国污名化,比如一些高级官员说“武汉病毒”、“中国人病毒”之类的。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政府和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中美关系的行动。比如说1月和3月,美国军舰两次分别擅自进入中国南沙岛礁邻近海域和闯入中国西沙领海,美国国会先后通过西藏政策支持法案和台北法案。 二是中美“脱钩”的风险在加大。特朗普政府抑制中国发展的“脱钩战略”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时候仍然在推进。美国“脱钩战略”还从高科技和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和人员的交往。 三是生物安全成为中美国家安全博弈一个新的热点。这次新冠疫情使中美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博弈进一步上升。生物安全成为一个新热点。特朗普政府是认为新冠病毒来自中国武汉。但是中国方面认为这次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但是新冠病毒最初不一定是来自武汉。这是需要科学家去进行研究的。 从一分为二来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对中美关系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比如特朗普实际上与他的安全团队和国会中一些鹰派的立场还是有所区别的,并不是对中国采取完全不友好的态度。美国民众对华友好的感情仍是有很大影响力的。美国是这次对中国捐赠最多的国家,当然主要是民间捐赠。美国一些州的议会,比如犹他州议会,通过决议对中国人民抗击疫情表示支持。在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美国民众可能对中国的社会制度会有更多的理解。此外,美国在新冠肺炎严重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放松对华贸易摩擦,特别是不对中国进口的部分医药品加关税。 就总的来讲,中美关系在现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仍应以协调合作稳定作为基调来推进中美关系。关系越困难,越要讲友好! 我最后提几点建议: 一、中美应该停止就新冠病毒来源相互指责,并联合调查来源。现在中美就新冠病毒来源打口水战,实际上是伤害两国人民友好感情,应该尽快停止。中美两国科学家应该联合调查新冠病毒的来源。 二、在美方提出请求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向美方提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援助和帮助。现在中国一些公司、基金会和个人已经开向美国提供抗击新冠疫情的捐赠,双方医药医学界也在进行合作。中国政府对这些是允许和支持的。特朗普为了连任,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会请求中国政府提供帮助。如果美国提出这样的请求,中国应该向美国提供防控疫情方面的援助和帮助。 三、中美可以在国际上就抗击疫情进行合作。在中美两国抗击新冠疫情都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两国政府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合作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击新冠疫情。中国还可以建议今年G20峰会主办国,沙特阿拉伯将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今年G20峰会主要议题,邀请世卫组织总干事列席峰会。在G20峰会举行面对面会议的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建议举行G20的视频峰会。中国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中必须谦虚谨慎,尊重其他国家和世卫组织,中美在这方面要相互尊重。 四、中国必须做好应对一些与疫情有关严重和复杂事件的充分准备,因为现在美国像佛罗里达州伯曼法律集团准备要对中国政府提起诉讼,指责中国未能迅速报告和遏制病毒,从而引发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中国对此必须要强烈反对,因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我的发言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夏立平先生在全球化智库(CCG)于2020年3月19日以“中美‘战疫’合作与全球经济影响”为主题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3月30日 -
许正中:中国要善于把自己打造成全球抗疫的“兵工厂”
2020年3月19日,全球化智库(CCG)以“中美‘战疫’合作与全球经济影响”为主题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就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中美合作展开讨论,为促进中美共同抗击疫情,抵御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贡献智慧。会上,中央党校教授许正中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世界的发展形势,并针对中美两国如何联合抗疫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下为许正中发言全文:大家上午好,在疫情期间用这样的方式和大家在一起见面很高兴,也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今天只讲两点。第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第二,我们怎么办?尤其是中美怎么办?第一点,对这个世界的形势发展判断,我有六句话,第一句,疫情的“蝴蝶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而且疫情引发了多只“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也就是说,形成了“灰犀牛”和“黑天鹅”共舞的形式,而这样的事件还会不断涌现。第二句,第一只拉过来的“灰犀牛”是油价的暴跌。正像刚才有的专家讲的,国际原油价格大跌甚至近24美元每桶,这势必对新兴的页岩油、页岩气产业受到重创。为什么?它的均衡点是多少?页岩油、页岩气生产成本的均衡点大致在每桶40美元多一点。我们都看到了OPEC和非OPEC国家之间的竞争,特别是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斗争白热化,围绕油价之争又引发了另一个产业危机的“蝴蝶效应”。第三句,股市多次触碰出现熔断机制,大家开始还认为是黑色星期一,到现在突然发现是黑色一星期,连续4次熔断,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意味着这一次的经济、股市的危机直逼08年。911、87年一直到1933年这样的状况,股灾不仅是一个“灰犀牛”事件,又变成了另一个经济危机的“蝴蝶效应”。国际上,整个欧洲乃至各个国家也发生了股灾。第四句,全球供应链被扯断的风险远远大于过去美国的脱钩。这样全球供应链导致整个世界产业布局重新洗牌。当然前四点,它都不是一个单发的事件。他们共同叠加,形成了一个多米诺的现象。导致所有的人、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这就是第五句。当然本来已经纷繁复杂的疫情、股灾已经让人难以接受,但更可怕的是出现了最后一点,也就是第六点,世界出现了政治权力真空。我们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08年那个时候的金融危机,其主导力量是二十国集团(G20),有史以来G20第一次发挥了重大作用。当下,由于美国奉行了新孤立主义和英国的脱欧导致了G20机制没有上一次的“灵光”。以上就是我对全球的形势的一个判断。那么中美两国怎么办?我非常感谢全球化智库把这个题目拿出来谈,为什么?在目前,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安全岛,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的能力”或者叫“抗议的能力”。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和部署下,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响了全国抗疫的总体战、阻击战的人民战争,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省份出现零增长、重点进行湖北保卫战和武汉攻坚战之时,境外疫情在150多个国家井喷式扩散,疫情引发另一类的新大考。整个世界又到了新的历史交汇点,在这个关键时期,中美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中美两国如何联合抗疫,不仅影响中美两国,也影响全球抗疫的结果,更影响全世界新格局的重构。合作则双赢,冲突则祸及世界,中美两国必须认清这种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不仅让中美两国受益,也能才能让同其他国家的抗疫能力的提升形成联动效应,相互带来正面而非负面的外溢效应。这两个国家怎么来联手?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习总书记有一个很重要的倡议,现在被全人类共同接受,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币问题也可以这样说,基本上特别是911以来,整个世界之间的抗争,之前是冷战思维,然后平面对抗,现在零和博弈,现在变成了立体的,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基本上都是共同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能够独善其身。反过来说,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美国,就全球这样,我想提出几点建议,第一点讲中国抗疫的方案,应该在世界上成为一个榜样,或者叫中国软实力的一个新的抓手。为什么?我们用短短的50天,把疫情基本上得到稍微控制的阶段,我们新增现在全国每天确诊病例是个位数。中国要善于把自己打造成全球抗疫的“兵工厂”,“后勤的仓库”。第二,中美要联手,不仅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要为全球其他的很容易把本国的抗疫资源用尽、抗疫机构压垮的欠发达国家,伸出援助之手。第三,要建立全球互信机制,信任现在看来比黄金还重要,所以我们要联手,通过多边组织,通过联合国机构,中美要共同推动成立一个全球抗疫的世界政府。就像当时G20起到的世界经济政府一样来推动。当然了,这里边需要中美两国确确实实拿出一些真金白银,成立一些应急基金来应对。最后一点,在抗疫的过程中,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中国有句古话,“大威要可以变成打击”。特别这一次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非接触经济、无人经济等,包括“宅经济”的出现,这些新的经济形式我们要解决。在这百年不遇的历史性关键节点,中国如何既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又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联手美国及其他国际大国或国家集团、区域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综合施策,共同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大战”,并为国际公共卫生等引发的全球应急治理模式创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总的来说中美要共同推动世界治理结构和经济结构方面,就像我平时说出来,形成一个合作共赢的新的世界的格局。我就讲到这里。
2020年3月30日 -
赵瑞琦:污名化中国不会让美国解套,更会给全球添堵
文 | 赵瑞琦,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