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陈全生:驱使“闲置房”进入租赁市场
专家简介
2017年12月18日 -
Zhang Shenglei: China paves way for Internet governance
Illustration: Liu Rui/GT
2017年12月14日 -
朱永新:精神发育最重要的通道就是阅读
朱永新,全球化智库(CCG)顾问,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阅读,它源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我们通过不同种类的阅读,乃至阅读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人生,进而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世界。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我们怎样去强调都不过分。 (一) 对人类,阅读是一种与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 新教育认为: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童年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潜在的美好与神奇。 精神发育最重要的通道就是阅读。因为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拷贝和遗传,而是深藏在那些最伟大的经典书籍之中。阅读对于生命唤醒的独特价值在于:书籍在生命独自面对另外一种精神与情感的情境时,架设起了灵魂交流的场域,使阅读本身和人精神的汇通变得可能,从而充盈了个体生命的精神生活世界,赋予了个体生命更多的意义,让人不断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这种读者与作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相映照反复出现,也就意味着自我教育的不断实施。 (二) 对教育,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 约两百年前,雨果曾这样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由此,学校的重要性便显示出来了……书籍的朝代开始了,学校为它准备条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讲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大家对学校教育与阅读寄予了多么大的期待。 的确,学校教育在这两百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书似乎已经成为学校的代名词,学校已然成为“书籍的朝代”的主要殿堂。因此,在学校中,书籍是最不可缺少的材料和财富。在新教育看来,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是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三) 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 书籍是促进社会公平最好的礼物。阅读能够让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得到改善,让人自身变得丰盈,逐渐成为优质教育群体,进而改变命运。斯蒂芬·克拉生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说:虽然贫穷家庭的孩子接触书籍的机会比较少是事实,但若是将贫穷孩子分成两组,被提供较多读书机会的那一组孩子将会发展出较高的语文能力。在这本书中,斯蒂芬·克拉生用大量的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学校和家庭阅读环境好坏、图书馆有无和多少、藏书多寡、父母教师读书与否、学生阅读量大小等因素与学生成绩的好坏密切相关。 对于学校而言,硬件设施是教育的基础,但决定教育质量和品位的是软件水平,决定软件水平的关键是阅读水平。只有在宁静的阅读氛围中,孩子们才不会感到边缘化、差异化。因为阅读能带来精神的宁静和丰盈,消弭物质的匮乏和贫困。重视阅读的学校,即使校舍很蔽陋,它也完全有可能是一所优秀的学校。 (四) 对个体,阅读是一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 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对影响人的志向、人生观、品格情操和生命状态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广泛共识。 新教育认为,阅读首先是一种活动,是一种人的意识、思维、心智、认知、情感等全部参与的向上活动,其次是一种需要渐进培养能力的活动,最后是人建构其精神意义和文化生活过程的活动。尽管每个生命体都先天存在不同和差异,但阅读却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人人能够掌握的能力。 教会孩子阅读,让孩子拥有阅读的能力,他便会通过与书本的对话,拥有积极的人生观;他会通过所阅读到的正能量的内容,不断修正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态度看法,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养成向上的高尚品格。 (五) 对生命,阅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 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是通向内心安宁的一条通道,它除了能解决人的生存之外,还能给心灵以慰藉,让人真正地拥有幸福。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人们就会有舒缓情绪、忘却烦恼的深切感受。好的书籍,就是一位最好的心理医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大量的阅读时间,有大批热爱阅读的孩子,校园的管理将变得容易,挠头的教学问题也会得以改善。当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时,班级会非常安静,一般不会有秩序问题。 在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民间教育行动的新教育实验,将阅读作为改变教育生态的切入点,将营造书香校园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行动,力图在校园、教室乃至家庭,把阅读放在最基础的位置上,使教育回归本真。 文章选自书香吉林,2017年12月7日
2017年12月13日 -
张榕博:科技高歌猛进,谁来赋予人工智能“人性”?
这是一个关于AI与ML的假设。
2017年12月13日 -
徐洪才:重视美国税改变化 加快自身体制改革
专家简介
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