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 提倡人才开放发展。致力于人才国际化研究,CCG在国际人才、国际移民、华人华侨、出国留学和回国发展等领域开展并承接重大研究课题,举办系列活动,出版相关图书并发布系列研究报告。 政策影响力。基于扎实且富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CCG提出一系列完善我国人才发展和移民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在推动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等重大政策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术影响力。CCG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等蓝皮书,连续翻译出版国际移民组织(IOM)《世界移民报告》,在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出版包括 “China' 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Development”在内的多部英文著作,填补了中国国际人才研究领域的空白。 社会影响力。CCG创办了“中国人才 50 人圆桌论坛”、“全球教育 50 人论坛”等品牌论坛,连续多年承办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举办“全球人才流动与国际移民学术研讨会”。CCG 提出的筹建“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积极评价与支持,成功入选了首届巴黎和平论坛,并在第二届巴黎和平论坛上成功举办了“国际人才组织联盟--国际专家研讨论坛”。
-
中国需正视人才流失的现状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国家曾计划连续3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1%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这一计划又被称为“985工程”。北大、清华是中国内地最著名的两所大学,也是最早获得教育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拨款各18亿的高校。然而,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 京大学这一比例则为76%。2006年,清华和北大分别以571名与507名博士输送量,超过美国本土伯克利分校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 留学生出国深造是好事,然而问题是这些中国的大部分科学与工程博士都会孜孜不倦地走着“在美找工作——获得签证——申请绿卡——入籍成为美国人”的道路。 如据国际经合组织的一份统计,1990 至1999 年间在各国经济发展最急需的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国大陆留学生博士滞留比例为87%。因此,2008年美国《科学》杂志就把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2013年2月28日 -
政府需用新思路来为新侨服务
北京作为新侨乡,是全国新归侨与归国留学人员人数最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面对新归侨与归国留学人员的工作需求,北京市侨联在2004年初,把新归侨工作确立为市侨联工作的一个重点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09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