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美国的”意见市场”略论事半功倍的中国公共外交

2011年3月19日

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和渐趋密切的一个关键在于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一般而言,中国民众特别是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社会阶层对美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美国相应阶层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一般美国人对中国既不了解,也不关心。大部分有关中国的信息来自媒体。而以批评时政为己任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媒体)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报道大多是负面信息,对中国基本上是持“唱衰”乃至“妖魔化”态度。这一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特别是经济的的发展稍有改善,但无根本变化。

所以美国一般民众即使对中国稍有关心者,其对中国的认识仍有许多误区。例如,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比美国富,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美国欠了中国近万亿元的国债,难道借主不比负债者富有吗?美国人认为生育是最私人的事情,而中国政府连这都管,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这太可怕了,生活在中国一定是毫无自由可言。最广为人知、也常给美国政客利用的神话是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工作,而一般美国人对此深信不疑,似乎只要看看W-Mart、K-Mart、Target等大型商场里全是中国制造的物品就不言自明了,却完全不知道他们其实每天在“中国制造”中获益,即日常生活中产自中国的价廉物美的用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美国人的生活,更不要说美国商界和企业界在“中国制造”这一标签下所获取的巨大利润了。此外,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等等,无不给美国人的中国观带来负面影响。

美国是一个有着强大公民社会的国家。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公众舆论的牵制,而政府对民众的想法却缺少强有力的左右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欧亚战火绵延,罗斯福总统和政府高层虽然深知美国无法置身事外,美国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倾向却使政府的战时外交决策举步维艰,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人民才统一思想,举国参战。这是现代史上美国对外政策受制于公众舆论的一个例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从六七十年代的反越战到最近的反伊拉克战争、反阿富汗战争,政府无不受制于舆论的影响,而政府却缺乏“教育”民众的手段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公信力”(credibility)来影响民意。在西方的民主传统下,民众的意见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是一个无形的但是真正存在并且可以左右政府政策的阵地。这里“市场”一词并不一定具有商业的意义,而是指集聚舆论的一种公共领域。它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一股势力可以真正占领这个阵地,但影响它却是一项最具挑战性和长远的战略。中美关系要有坚实的基础,从中国方面来说,通过公共外交触及对方的公民社会是关键。

公共外交和我们常说的民间外交有一定联系,但两者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言之,民间外交涉及的是外交的参与者,而公共外交涉及外交的目标或对象。民间外交的参与者是不在政府机构任职或不以官方身份行事的民众,所谓人民对人民的外交(people-to-people diplomacy),如通过商界、民间团体、非盈利机构等等进行的各种交流。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则旨在推广一个国家的理念和国际形象,而执行的方法可以是国家运用软实力影响对方的公民社会和意见市场。其影响的对象是民众,而执行者或执行的手段却可以是官方的、民间的,或者两手并用。冷战时期,公共外交是美国对抗苏联和共产主义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包括我们熟知的所谓“和平演变”)。苏联解体后,这种外交手段一度受到冷落,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尖锐对抗使公共外交再受重视。美国政府特别是政府内的自由派人士希望通过宣传西方的价值观来影响阿拉伯社会,特别是铲除恐怖主义的土壤,来个釜底抽薪。

中国政府近年来在国家形像工程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难运用。例如2001年初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中国国家形象宣传大片衣着华丽,人物漂亮,但正如好莱坞明星、体育界健将或华尔街巨头无法代表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美国社会一样,这些精英人物的广告式形象也无法给走在纽约街头的普通美国人一种切实可信、可以认同的中国,无怪乎美国主流媒体对此的报道和评论多有揶揄的味道。另外一个在海外广为关注的孔子学院,从2007年起,已在世界各地开办了三四百所之众。此举用意甚佳,但因以汉语教学为主,在美国主流社会影响有限。而且因孔子的学说在西方普遍被看作是一种类似宗教的意识形态,所谓孔教(Confucianism)常被引为东方的宗教,与基督教文化有对峙之嫌,加上孔子学院有明显的中国官方背景,而一般美国人对“官方”和“意识形态”两者结合的事物多持怀疑态度,在一些地方已引起一些民众不必要的反感。

以目前的形势而论,公共外交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将一个比较完整和真实的中国实事求是地展现给美国民众(广言之,更可以是展现给西方各国民众)。让更多的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年轻人到中国来看一看,住一段时间,和中国普通百姓特别是同龄人进行交往,是改变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意见市场”的一个有效的办法。从一项最近十年到过中国的美国人的调查来看,绝大部分美国人的中国之行从积极的方向改变了他们中国的看法,使他们从对中国的“无知”“知之不多”到“喜欢中国”甚至“爱上中国”,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中国方面主动地出台各种政策和举措,开门迎客,吸引外国学生来华学习或小住,具有极大的公共外交的功效。

2011年初中国留美学生十三万,美国留华学生仅二万。中国政府在年初承诺在今后四年资助一万名美国学生来华留学,而奥巴马政府也出台了十万学生到中国留学的计划。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但美国在校大学生有一千五百万到一千八百万之众,以目前留华的二万和双方政府计划中的十万之数而言,吸引美国大学生来华学习或作短期访问还有极大的潜力。

目前美国大学流行的海外学习项目(study abroad program)可以为我所用。

海外学习项目的基本架构是由美国教授将美国学生带到国外,借用所在国大学的课堂上美国的课程。从美国院校的角度讲,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亲历这些学期班所在国的社会文化,与该国的大学生交往,增加学校的国际性,同时又不误课时。这种形式已成为衡量美国大学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大学(包括名牌大学)招募学生,有无海外学习项目已是一个重要的宣传点。而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这些海外学习项目从欧洲、澳洲和日本等地转向中国。

如美国每一个州每年有一千个学生参加到中国的海外学期班, 每年即有五万人数之众。这个数字还趋于保守,例如从2005年起至今,仅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一校每年到中国的暑期班人数就超过百人。在对华交流的一些大州如太平洋沿岸诸州、新英格兰地区等,参加到中国的海外学期班的人数应远远超过一千。这种短期的学习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参加这些项目来华的都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既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又必将成为美国将来的社会主流或精英阶层。他们的中国经历,包括他们与中国学生的接触,对他们常有关键的影响。从过去的经历看,其中不少人还会再度来华学习或经商;更不少人通过口碑相传,将家人亲友一起带来,扩大美国民间对中国的了解。

短期的访问(如六个月以下)往往比长期的来华留学更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因为访问者并不具备留华读中国学位的背景,他们回国后对中国问题的发言往往更具说服力,不必如读学位的学生那样以其留华背景而被视为亲华派。

目前绝大多数的海外学期班由美国大学自己联系中方合作院校,招募学生和各种组织工作均由美方承担,经费也完全由美国学生自负,仅少数有校方的奖学金补助。中国方面的接待院校方面所做的也很有限,一般是提供一二个教室和安排几名接待助理,并对此收取一定的设备和人员费用。中国方面如能提供某种形式的资助(如奖学金等)来鼓励这种形式的“留学中国”,一定能极大地扩大这种交流。这种资助可以以基金会的形式提供,也可以由接待院校以补助的形式提供。数目不必很大,对学生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鼓励和荣誉。以目前中国的国力,完全有能力做到,花钱不多,收效很大。

另一个公共外交的方式可以用“上门服务”来形容,即将中国文化的要义和社会的现实以各种形式和通过各种平台介绍到美国的草根社会中去。如在美国的大中城市举办中国文化节。这可由中国驻外使领馆牵头,由地方华人社团(如全美华人协会NACA等)出面,商业团体赞助,定期举行(至少一年一次)。日本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好的工作,如在亚特兰大开办的日本文化节(Japan Festival),每年都吸引了数万人参加,而亚特兰大并非日裔或日本侨民集中的地方,参加者绝大数是本地居民。这类公关性质的民俗节日如设计合理,安排得当,不仅传播了文化,还是当地的一个商机,故深受欢迎。

再如高质量的、用英文制作的有关中国的新闻或文献纪录片在美国的公共广播电视网(PBS)等谋体播出会极有影响力。制作这样的作品并打入美国主流媒体需要相当的技巧和功力,但在当今数码信息时代,它在公共外交上所得的回报却不可限量。英语世界虽然有一些有关中国的文史地理类的影视作品,但质量好的极少,关于当代中国综合性的介绍影片的则几乎没有。这是一个很大的空白。目前的情况是,连一部高质量的、可在大学东亚课程上放映的介绍当代中国的片子都没有。中国极需一部(或几部)能在一二个小时内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作事实就是、扼要简明介绍的文献纪录片,“送货上门”,在美国舆论界造成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中美关系保持长期稳定和渐塑密切关系的一个关键在于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美国是一个有着健全公民社会的国家。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公众舆论的牵制,而政府却缺乏左右公众舆论的公信力。美国民众的意见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是一个无形的但是真正存在并且可以左右政府政策的阵地。影响它是一项最具挑战性和长远的战略。从中国方面来说,中美关系要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公共外交解除刻板成见,影响对方的公民社会是关键。中国应加强对美国公共外交的力度,针对美国社会作全方位的沟通工作,用有意识的“开门迎客”“送货上门”等事半功倍的形式,努力改变美国对中国的“意见市场”。

(作者系乔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卢汉超)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