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驻华大使:旅游可以作为和平的工具

2025年7月14日

2025年6月27-28日,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举行。葡萄牙驻华大使保罗·纳西门托(H.E. Paulo Jorge Nascimento)在开幕圆桌上发表以下观点:

我非常高兴能再次参会。今天,我并不打算直接给北京提建议,而是想从我的亲身经历和葡萄牙的角度出发,分享一些感受和观察。

在葡萄牙,旅游业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占到GDP的9%到14%不等。我们长期以来都在努力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这一产业。我记得1988年在多伦多参加过一次关于国际旅游的会议,会上有一个观点让我至今难忘:旅游不仅仅是经济活动,它还是促进和平的工具。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我们能够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这种人文意义上的联系,其实才是旅游业真正的深层价值。

不过,旅游业的成功绝非偶然。它需要深思熟虑的规划和长期的投入。我们追求的并不是短期效果,而是持久发展的成果。在葡萄牙,我们已经制定了面向2035年的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当前所推进的2027至2035年战略规划,正是以长远眼光统筹公共与私人部门的协作,推动系统性变革。

在今天的讨论中,我也思考了当前在国际旅游发展中常见的一些瓶颈,尤其是外国游客在中国旅行时的体验问题。

首先,是语言障碍。这一点拉脱维亚大使也提到了。我完全认同中文对许多外国游客而言是个挑战。政府或城市层面可以考虑更系统地提供多语种信息服务,帮助游客更轻松地理解交通指引、景点信息或基本生活服务,这会极大提升他们的游览体验。

第二,是支付问题。近年来,像支付宝这样的数字支付工具在中国已经普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即便不会讲中文,很多外国人也开始学着使用支付宝。但对于那些只是短期来中国旅游的人来说,他们要熟悉、适配这些支付工具仍然需要投入一些精力。支付系统的语言切换、操作简化以及技术兼容性问题仍有待提升,这些看似“小问题”往往决定了游客是否能愉快地完成一次旅程。

第三,我想强调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和“资质”问题。在我看来,必须避免目的地的同质化发展。我们不能让每座城市变得一模一样,那会削弱每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历史与吸引力。一个好的旅游体系应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确保不同地方的资源被合理呈现并尊重其特色。

最后,我想特别谈谈可持续性和环境问题。我们已经看到,气候变化正在对全球的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和干旱,已开始干扰旅游活动,对很多国家构成实际挑战。这对中国同样适用,尤其是在一些受洪涝影响的地区。因此,旅游发展必须认真对待生态保护与气候适应问题,这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这些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几点。谢谢大家!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智汇全球,才赋未来”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在AGTO 2025全球人才峰会发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中英文官网上线试运行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北京代表处登记证书颁发仪式举行

AGTO(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即将落地北京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顾问委员会年度会议召开

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外宾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在澳门成功举办2023全球人才峰会

《技术变革下的亚洲人才发展报告(2023)》发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起成立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圆桌研讨会在香港成功举办

CCG“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入选巴黎和平论坛 创新全球人才流动与合作机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