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业转向二三线城市 机遇挑战并存

2014年3月6日

    新华网3月3日电(段菁菁 傅瑜)“这是已经包装好等待发货的产品,车载EPS转向器。”在杭州下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营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海归王朝久说。

  在日本本田汽车总部工作18年后,王朝久被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工业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吸引,回到国内创业。

  王朝久的企业并没有落户北京、上海或者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他把创业地点选在杭州,因为“政府提供了很大支持,地区民营经济发达,人力成本又比一线城市低”。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而海归创业的地点逐渐转向内地以及中小型城市。

  据了解,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来创业,很多二三线城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例如浙江的全球引才521计划、温州市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江苏的“双创引才”、大连的“海创周”、武汉的“黄鹤英才”计划等。

  尽管地方政府求贤若渴,但海归回国创业仍面临高端人才招聘难,商业环境、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

  “懂互联网技术、金融证券、广告传媒各方面的人才很稀缺。”浙江传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者、在华尔街工作过8年的李迪说,作为一家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科技公司,招聘难让他很头疼。

  李迪表示,公司技术涉及的核心是计算广告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国内主要是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此,公司成立了计算广告学研究院,与浙江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大学进行合作。”

  王朝久也表示,电动汽车行业是未来汽车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内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很少。“人才只能靠招进来后自己培养。”

  除了人才招募外,商业环境不同也是海创人员必须面临的问题。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调查显示,社会文化障碍是海归回国的最大顾虑,其次是政策制度和家庭生活障碍。

  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吕夏军在家乡浙江绍兴创立了天夏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在他看来,虽然在绍兴创业没有在北上广强大的竞争压力,但公司依然难以与大型企业竞争,业务拓展亟待加强。

  李迪谈到了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不同。在美国的经历让他很注重人才,讲究诚信、直接、高效的沟通,而中国文化较为含蓄,企业机构运转也相对低效。

  “出现对市场环境不适应的情况是正常的,需要企业自身积极调整改变。”王朝久说,创业本就艰辛,有成功也有失败。“如果是贪图享受,我就不会回国创业了。”

  李迪表示,二三线城市有很多伟大的企业,它们非常接地气,实实在在地为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做出了贡献,这正是他归国创业的理想。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中国海归人才回归的大潮正在到来,相关政策重心也应逐渐从招才引智转移到优化环境上来。“海归创业地点逐渐转向内地以及中小型城市成为趋势,总体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