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网】智库论坛:一带一路挑战与机遇 东南亚重要

2015年6月25日

    中评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王秀中 徐梦溪)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办的“一带一路投资挑战与机遇系列研讨会之东南亚”今日在京举行,以“东南亚”为主题,对企业等走出去主体在东南亚区域将遇到的风险和机会进行探讨。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目前全球华侨华人总数超过6000万,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就超过4000万,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经贸往来最为频繁,发展程度较高、华侨华人数量最多,改善基础设施需求巨大,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路线。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国务院参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东南亚是一带一路的重心所在,因与中国的地理位置接近。此外,在东南亚地区有4000万华人华侨,而且还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东南亚地区也是一带一路的突破口,中国要与东盟进一步推动合作。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安全外交研究室主任、南亚问题专家张洁阐述了东南亚的重要性。东南亚比较重要,而南海问题不仅对“一路”重要,对整个战略都很重要。一带一路推行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风险中,南海问题具有全局性的挑战。未来一带一路的建设优于海上维权,沿线各国要进行海上合作。未来要加强中国与东盟的依赖程度,中国要发挥优势,加强经济紧密度,通过互利共赢,建立政治互信,为解决南海问题增加可能性。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沈铭辉在发言中谈到,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改变方向,资金流发生了变化。从短期外汇风险、能源安全财政风险等来测算,最安全的是菲律宾,排除俄罗斯的话,其次是印尼,整体测算来看,东南亚较为安全。整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和我们经济关系比较稳定。东盟作为经济一体化的意义只是一个层次,更多注重的是政治安全,而且东盟是各个国家的集合体,整体和个体的区别很大。

  北京军事科学院大校、研究员栾大龙表示,当前,中国必须在海上扩展岛礁,完成联合国赋予的使命。“岛礁建设问题不是中国找事,而是联合国邀请我们,而且中国对于联合国的邀请非常谨慎。”80年代,中国提出,南海要“和平利用,共同开发”;90年代,南海发现大量油气田,周围国家抢占先机,因中国实力不足,错失时机。2000年后,南海上,美工人开始骚扰中国,这是实力问题。但今天情况就不同了,中国实力变得强大。

 栾大龙表示,这种背景下,中国要做的第一个就是岛礁建设基地。此外,还有船舶建设;并为他人所需做好准备,帮助其他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还要寻求出去的机会,中国应让高科技产能产品走向东南亚。

  中国与全球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表示,最近调研结果显示,东南亚经济面临的问题不大。主要态势是中国在缅甸丧失主动权,空间被日本人占据。

  储殷认为,中小型工程对于中国仍有很大空间,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存在很大问题。如何管理员工问题,在当地建设中如何遵守当地的规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中国工程建设也面临一些问题,包括中国员工的签证、外汇管制等问题。此外,还有工期延误问题,安全风险也很重要,企业要谨慎做安全评估。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王鹏认为,印尼或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最重视的国家。印尼和中国的合作有诚意,此外,东南亚相较于中亚而言可操作性更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龚婷指出,我们和东盟亲疏关系有分类,从历史传统外交关系来看,柬埔寨和老挝和我们关系比较近;在政治互信层面,从NGO角度来看,本土NGO力量活动渗透到国家经济活动和政治中,NGO在推进民主化、在社会层面,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