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人民币国际化还须苦练内功

2015年7月21日

  人民币国际化虽已取得不小进展,但要真正实现在贸易项下、资本项下以及储备货币方面的国际化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日前,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于北京举办的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必将是漫长的,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切忌操之过急。其间,关键是要在法律体系、信用建设、风险防范等诸多方面做足准备。

成效显著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光大控股首席执行官陈爽给出了“远超预期”的充分肯定。

  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继续较快发展,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3.6%。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中的使用规模稳步上升。2014年,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中,在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9万亿元,同比增长42.6%,占中国国际贸易结算金额的比重接近20%。对外直接投资(ODI)人民币结算金额1865.6亿元,同比增长117.9%;外商来华直接投资(FDI)人民币结算金额8620.2亿元,同比增长92.4%。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进一步简化,2014年,沪港通的推出使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更趋便利,意义重大。

  在国际合作方面,截至2015年5月末,我国央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并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尽管货币互换并不意味着对方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而是更多承担贸易结算过程中流动性提供者的角色,但国外央行持有人民币数量的增加也为未来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提供了契机。

任重道远

  尽管成绩喜人,但目前美元和日元仍处相对强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专家特别提醒,人民币国际化切忌急于求成,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而在这场持久战中,必须练好内功,做足准备。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4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看来,在肯定人民币国际化成果的同时,也不能简单地以排名论英雄。

  货币国际化就是一个国家的货币走出国门,行使部分或者全部的货币职能。“如果只能在国内用,走出去不能用,就称不上国际货币。”赵庆明指出,衡量一种货币国际化的硬指标包括其在全球外汇市场的占比和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在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针对全球外汇市场的调查中,自1998年开始,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比重自有统计以来没有低于85%过,最高的时候接近90%。这也意味着非美元货币的最高占比是10%~15%。在全球外汇储备市场,美元的占比也在60%以上,加上占比逾两成的欧元,给其他货币留下的空间极为有限。

  金杜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王俊峰认为,在推动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法制建设尤为重要。他强调,“现代文明是以法制为基础的,在法制思维下才能谈可预期。否则,外界就无从预期其未来的行为。只有建立和完善法制思维,人民币国际化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未来”。

  陈爽认为,作为货币发行国,除了加强法律体系和信用文化建设,还应考量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程度、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程度等因素。这也涉及到货币国际化后,发行国抵御做空等相关风险的能力。从接收国的角度来说,是否愿意持有人民币,更多涉及对发行国经济成长性和经济稳定性的判断和预期,跟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

  专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除贸易投资先行外,国内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须齐头并进。“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如果没有本国银行提供相应的服务是很难实现的。”赵庆明解释道,本国的银行总是更愿意参与到本币的清算系统中,这是一个路径依赖。因此,应该鼓励国内的银行加速提高国际化程度。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程雁坦言,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中资银行仍聚焦在贸易结算和内保外贷等贸易融资等传统领域,而在人民币债权的海外发行等人民币资本项下的产品创新开发市场,中资银行目前发力较少,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做得更多。

文章选自《国际商报》A7版,作者: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