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中美创业教育思想交流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分享斯坦福创业教育经验
2015年10月10日正值习近平主席访美之际,一场旨在加强中美创业教育交流方面的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目前在斯坦福大学执教的美国前国务卿 赖斯 在论坛上分享了这所著名学府创业教育的经验。以下是环球资讯广播的文字实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仍然较低。 活动主办方之一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理事长王辉耀表示:“中国目前来看大学生的创业水平是比较低的,麦可思发布的2015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从2008年至2014年间,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从1%上升到2.9%,增长还是显著的,但是,我们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率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创业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大众创业没有对大众创业的教育、研究,是很难实现的,包括创业风险教育、创业技巧、企业家创业精神、商业知识管理的训练,提高创业成功率。如果能够打造世界卓越的创业教育体系,我们也能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到中国来创业。”
王辉耀所说的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继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后,教育的第三本“护照”。
但是也有人会问,创业还需要专门教授吗?对此,美国前国务卿、斯坦福大学教授康多莉扎·赖斯在演讲中回应了外界对于创业教育的质疑。“有人质疑创业真的能够被教授吗,我想说的是我们不仅具有教授如何创业的能力,而且我们应该教育年轻人如何进行创业。就像教育学生如何写作或如何编写程序,即使他们以后不会成为作家或程序员,但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他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具有创新思维转换看待问题的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企业家,但也许未来他们会变成具有创造力的优秀的管理者。”
其实,美国在20世纪就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哈佛大学商学院率先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新创企业管理》;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开创了现代的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百森商学院第一个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方向课程;南加州大学于1971年提供了有关创业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
创业教育开始在美国萌芽。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们掀起了“创业革命”,大力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王辉耀介绍说:“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经济发展和技术革命都和创新创业分不开,比如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每年诞生的各种新公司大概是二十万个,到了70年代中期这个数字就翻了三倍,到了90年代美国每年创办的企业达到110-120万,从这个比例就能看出来创业对一个国家的推动。”
而斯坦福与硅谷,是高等教育与创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典型案例。从上个世纪发展到现在,斯坦福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将创业教育、跨学科综合素质培养和创业支持完全融入到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教育中,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教育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创业人才,成为硅谷的人才摇篮和美国创新创业的核心基地。赖斯介绍说:“在斯坦福有一个被称为创新学院的地方,这实际上并不是所谓的学校,而是设立了各种模拟项目使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想出非常多有创意的点子,这些想法也许能够真正用于现实。我们现在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怎样使一个点子成为一个方案,再将方案转化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我们同样拥有可以解决各种难题的技术手段,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吸取其中的教训呢?”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创业教育能带动并指导更多青年人成功创业,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而中国与美、德等发达国家在未来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更值得期待。
文章选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记者:杜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