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实现人才跨界、行业跨界才能成功
2015年10月14日图为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兼主任王辉耀
科技、教育激发新的增长潜力
我认为新经济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的科技、教育、全球化作用于传统经济所带来的一些新的增长点或增长潜力,特别是一些颠覆性的、前瞻性的模式,包括刚才高红冰讲到的阿里巴巴的新模式,并且这种模式还在不断发展。
新经济还可能会遭遇老的挑战,比如网络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很大,还给物流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我认为,新经济实际上是科技、教育、人才以及新的模式等因素,作用于传统经济并带来的新变革、新突破。
经济还有哪些新的增长点?
第一,中国输出的留学生很多,但是引入的留学生不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比例不到1%,而其他国家普遍较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有更多新的增长点。
第二个就是城镇化。这里面也有很多新的政策红利有待于释放出来,比如城市中很多房产是空置的,农村里有也不少宅基地是空置的,但有很多农民工在城中村里蜗居。我们住房改革制度的推出也要考虑如何推动新经济的发展。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走向世界,中国今年对外投资可能要超过来华投资,这方面都有很多机会和潜力。
区域、行业、人才——跨界的三个维度
随着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跨界的方法越来越简便、手段越来越容易、跨界的人越来越多,比如谷歌、百度提高了学者的专业性,行业之间的门槛随着技术进步在不断降低。
跨界除了跨行业以外,还有跨国界和区域的问题。比如,虽然现在我们的经济做得很大,阿里巴巴也说要走向全世界,但在新的情况下,我们的国际结算、国际关贸、国际货物流动,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因为旧的关贸系统可能已经难以适应,这方面的跨界也是一种挑战。还有就是人才的跨界,美国对中国人才提供了可在10年内多次往返的签证,货物流动有WTO,资本流动有IMF,但是人才流动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才流失国,我们没有相应的机构来管理。所以我觉得,跨界可能还要在区域和国际问题上做一些文章。
在全球化时代,仅仅考虑物质或者行业的跨度是不够的,实际上我们更要考虑人才的跨度。要考虑到各种机制的跨度和思想、物质全方面的跨度。中国要从13亿人里面选人才,就和从70亿人里选人才不一样,实现了人才的跨界才能让行业的跨界成功。
文章选自新华思客,201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