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福:中欧之间有双向合作需求,可以互利共赢

2015年12月3日

  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孙永福日前出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他在全体大会1“中国作为全球投资者:加速和加强的新趋势”上表示,。

  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

中欧之间有双向合作需求,可以互利共赢

  刚才各位企业家讲得都很实,龙部长也介绍我多年负责中国和欧洲的经贸关系,我回应一下刚才吴大使所讲的去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就是中国吸引外资已经不足中国对外的投资,也就是说中国对外投资更多。拿欧洲举例,我记得2005年,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大体也就是不到两个亿美金。去年内地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98.48亿美元,10年50倍的增长,这就是中欧之间的双向投资的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带来的,如果对比去年的数字,我们对欧洲的投资去年98.5亿,而欧洲对中国的投资是60多亿,所以也反证了一下中国的对外投资,特别是对欧洲的投资增长速度要高于欧洲对中国的投资。另外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如果拿金融危机的时期,2008年中国对欧洲投资的比例占整个对外投资大概5%左右,去年大概占到11%。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国企业确确实实对欧洲很感兴趣,这有领导人促进的因素,比如说刚才各位已经举了多例子,去年习主席访问欧洲四国,李克强总理去年三次访问欧洲,包括中车。李克强总理到处都在讲我们这个产能、中国装备。今年李克强总理两次访问,习主席又访问英国。

  走出去,我想企业最清楚为什么要走出去,到哪里去,别人欢迎不欢迎。如果对比其他的地区,我感觉我从事中欧工作多年,欧洲确确实实跟中国合作充满了渴望,而且双向是有这种需求的。我们有些企业,比如说电信的老大,通信行业的华为,到有些地区,包括美国,它以安全因素就把你拒之门外,但是英国、欧洲就没有关系,你可以去,而且市场份额占的很大。更可贵的是在深度合作方面,比如说共同研发,你可以共同参与,欧洲拿出资金来,你华为作为中国企业可以参与新一代通讯的产品的研发,共同研究。刚才的几位,包括复星集团也好,三一重工也好,在欧洲的很多并购的实例,说明欧洲在技术合作方面,跟我们相对开放。我举另外一个例子,中国在技术领域的合作,欧洲一方面大概占整个数量和金额的30%到40%,所以走出去,你在欧洲是受欢迎的。

  另外还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的需求正好是欧洲可以提供的,因为我们的企业面临的转型升级,产品的更新换代。欧洲是工业的摇篮,发祥地,起初在英国,大家知道这次习主席访问曼彻斯特,曼彻斯特是所谓过去纺织工业的发祥地,而现在是搞更深入这方面的合作,向德国转移,所以德国在制造业,到目前为止应该是领先的。如果我们评价中国的产能制造,现在是一个在全球中档水平的话,欧洲还是一个产业合作的制高点。所以我们如果升级换代,我们不缺资本,我们缺的是技术,而欧洲恰恰有这样的技术。我们这种并购,包括三一,包括复星,在这些方面,都是寻求技术,寻求市场,这种可能性和需求是双方可以达成互利双赢的局面。

 

造福于所投资的国家非常重要

  我想提醒的是在跟欧洲合作方面,吴大使提出的非常重要,就是双方的文化、理念、法律、标准是很不相同的,所以如何利用中介、如何融入当地的文化、遵守当地的法律,企业发挥当地所谓社会责任,要造福于你所投资的那个国家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点,我们在并购也好,投资也好,也未必所有的事情都要追求控股。比如说我们三峡电力在葡萄牙,收购葡萄牙电力21%的股份,我们国家电网,葡萄牙的电网,它参股25%,也是占比例少一部分,但是这种长远的合作,使得人家感觉到因为这都是基础设施,是一种长线的合作,感觉到你是跟我长期合作共赢的投资方,所以他会有信心。当然也可以相对控股,比如说复星在投资葡萄牙,好像主题银行下面的保险,占80%的股份,那是绝对控股,这样也是受欢迎。欧洲国家在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实际上它在加快所谓私有化的进程,2011年到2014年葡萄牙八十几亿,有一半标的都是中国的企业为他投的。另外在很多其他的南欧国家,还有很多的机会,很多的私有化的机会,包括交通、铁路、核电。

关注开拓第三方市场的合作

  我们还要注意另外一个方面,可以进行第三方合作。比如中法,上次克强总理在6月份访问的时候,跟法国人之间签订中法双方联手开拓第三方市场,这也有很大的潜力。比如说在核电领域加强合作,包括在高速铁路方面加强合作,就是欧洲的技术,嫁接和我们整个产能的全产业链的合作,可以带来双赢局面。据我所了解,我们核电大概15%的技术和主要设备是来自法国。我的印象是高铁,我们大概有30%左右的高档装备和技术可能跟西门子,跟法国有一些合作。就是中方的产能和欧洲的技术结合,不仅仅有利于双方,而且完全有可能开拓第三方市场。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合作的时候,可以在这几方面能够开拓眼界,能够探讨更多的合作渠道。谢谢!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 新的舞台”这一主题,举行了六场全体大会和十场平行论坛。“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是国内专注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议论坛,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宏观的政策解读、高度的战略思维为广大与会嘉宾带来思想盛宴。论坛所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对于已经“走出去”和有意开拓国际商业版图的广大中国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论坛自去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受到国内、国际的广泛好评。未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还将每年举办此论坛,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现实意义的指导。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