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经】引智从为“绿卡”松绑开始
2016年1月11日
最近北京首钢男篮外援马布里喜事连连,由中国邮政出资建设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马布里之家”博物馆近日正式对外开放。更为令他受宠若惊的是,他向北京相关部门申请的中国“绿卡”已经成功获批。“能成为首位以外籍篮球运动员身份获得中国‘绿卡’的人,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这也创造了历史。非常感谢!”在刚刚过去12月15日马布里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如此感慨。
在马布里看来,中国绿卡号称世界最难拿的绿卡,他有幸拿到当然值得庆祝。但或许他不知道,在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已不再满足于13亿人的智慧,一场以中国绿卡松绑为契机的全球引智行动正在这个古老国度上悄然展开。
政策发力为绿卡松绑
几乎与马布里获得中国绿卡的同时,另一条关于中国绿卡的消息也曾让千万海外华人为之振奋,即北京中关村(000931)管委会主任郭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吸引国际科技创新人才,中关村将试点移民入籍、华裔卡、外籍人员临时身份证等制度。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对移民管理上秉持不承认双重国籍这一原则,很多外籍人士,尤其是海外华人,他们来华需履行复杂而严苛的签证和审批,给他们在华生活、工作、发展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中关村试行华裔卡制度消息甫一传出,海外华人无不拍手称快。
尽管随后中关村专门通过媒体公开澄清,华裔卡相关政策尚处调研阶段,还有待于国务院、公安部、外交部等中央机关的批准。但起码说明,中国绿卡的政策松动迹象并非空穴来风,让众多期待者看到了希望。
事实上,自2004年我国推行绿卡制度以来,因其申请条件相对较为苛刻,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官方颁发的一种荣誉,而非一项普通的行政审批,因此中国绿卡在国际间被调侃为“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但近年来,这种趋势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政府为引智而推动绿卡松绑的相关政策正在加速推出并实施。
2012年6月30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通过,当时就有公安部负责人表示,新法中的表述将“为逐步放宽‘绿卡’申请条件留下空间,有助于促进引智引资工作”。
三年后,在这种政策空间契合下,2015年6月,公安部下发通知,决定扩大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国人工作单位范围,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7类企业、事业单位任职,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外国人,可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同时,公安部推出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系列出入境政策措施,在上海率先实行“取消变业单位类别和职务级别限制”等措施。
2015年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第16次会议上通过了8个重要文件,其中就包括《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针对外籍人员的“绿卡”制度,和律师制度改革、价格机制改革并列在一起,成为中国最高层关注的重点。次日的新闻媒体多以《习近平亲自审议 中国“绿卡”管理意见出炉》为标题进行报道。
尽管意见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在每个华人看来,中央放松绿卡管理是趋势,也是众望所归。因此中国侨网将中央深改小组意见积极解读为绿卡改革方向的定调之举:“要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政策,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法规,优化申请条件,简化工作流程,落实资格待遇,加强日常管理,形成更为科学合理、开放务实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工作格局。”
放宽绿卡形势很迫切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其实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在这一国际背景下,绿卡制度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才竞争,吸引人才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
而已经实施11年的中国绿卡却被调侃为“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根据中国与全球智库(CCG)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统计,截至2013年,居住在中国的84.85万外籍人员中,仅有7356人获得了中国绿卡。而仅2013年一年,美国就向全球发放了99万张绿卡。
在不久前举行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联组会上,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在接受询问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忧虑,美国硅谷的从业人员36%来自海外,而在中关村200万创业人员中,外籍和海归人员占比仅为1.5%。
且国际移民占本国人口的比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化程度的标准之一,欧美国家这一数值可达10%~15%,亚洲国家普遍偏低,如泰国约为1.7%,而中国尚不足0.1%。
更令人揪心的是,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存在巨大的移民赤字。根据中国与全球智库(CCG)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蓝皮书,目前中国内地海外移民存量934.3万人,而在中国有合法居留身份的外国人仅有84.89万人,移民赤字多达849.4万人。
众所周知的问题是,由于中国现行的国籍法不承认双重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就意味着放弃原来的国籍。所以对外国人尤其是欧美籍人士来说,中国国籍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大多数在中国工作、做生意的外籍人士追求的只是一张中国绿卡,有此绿卡,能享受到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可凭护照和绿卡出入中国国境、不需再办理签证的便利即可。
显然,中国入境移民管理及绿卡制度已与当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难以适应。严峻的现实与形势表明,对此我国必须作出相应改革。况且,依据汇丰集团《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的统计结论称,中国仅次于瑞士、新加坡,已成为世界第三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地国家。该报告副主编刘国福教授建议,中国应该尽快推进技术移民立法工作,否则,引进外国智力将在法制环境竞争上先失一筹。
我们也注意到,党中央在全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对新时期引智共襄创新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特别2014年5月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
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为绿卡松绑水道渠成,也是众望所归。正如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撰文所说,中国需要从过去30年的招商引资转型到未来30年招才引智,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国要面向全球70亿人选才,那就从降低“绿卡”门槛开始。
文章选自《新产经》,记者:耿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