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中国对侨胞比以往更为重视

2016年3月8日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何晰媛3月3日北京报道】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3月3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提及,2016年全国政协工作重点之一是将“认真做好凝心聚力工作,加强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团结联谊”。


  参加了政协开幕会的国务院参事王辉耀3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对海外侨胞及归侨侨眷比以往更为重视。系列惠侨利侨政策的出台,每年中国政协会议邀请海外侨胞列席,这都对于凝聚侨胞力量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国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侨胞,无论是归侨还是身在海外的侨胞,中国的态度肯定是越来越重视的,这是很有意义的。”王辉耀指出,两会前夕正式实施的20项便利外籍人士的出入境政策措施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项政策中有多项是专门针对外籍华人出台的优惠,王辉耀认为,从这个角度也是体现出了国家对他们的重视。出台的政策中,华裔博士可以申请永久居留,在他看来这就是很大的突破。而且20条新政其实很多是为了便利侨胞,大量的申请人和有需求者还是外籍华人。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对侨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能够最大限度吸引侨力,为中国发展出力。


  王辉耀进一步指出,海外华人华侨的体量很大,有6000多万,加上每年还有几十万的留学生,如果能够汇聚这些力量对于中国的发展建设意义重大。他提出或许可以放宽“侨”的范围,引入“泛侨”概念。“所谓侨,就是侨居海外,应该可以有很多种。一个是成为公民,另外有外国的绿卡,还有则是有外国长期工作签证、长期居住签证。我觉得以后要逐步放宽这个概念,充分调动更多海外华人的力量。”他建议。


  此外,王辉耀还建议,应当进一步放宽外国人永久居留的条件。目前的政策是针对高层次人才,他提议之后是不是可以放宽到在国外有五年工作经验以上的外籍人士,甚至华裔卡仍然是可以考虑的方式。除此以外,王辉耀认为参照中美、中加10年签证,这样的政策是否能够推及在全世界的海外侨胞也是未来可供思考的方向。“现在是人才流动的时代,需要更多地解放思想,才能更好地凝聚侨力。”


  在充分调动侨力方面,王辉耀称,面对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国应当考虑为海外侨胞参与各方面经济活动给予更多的支持。另外,侨务工作不仅仅是国内,还应当更多扩大到国际上。他建议应该加强服务国际上的侨民,保护海外侨民利益。在这系列放宽优惠政策以及政策重视之下,他相信凝聚侨心、汇聚侨力的工作将更顺畅。


本文选自欧洲时报网,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