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解读“四众”平台和共享经济

2016年3月14日

两会期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人民日报旗下环球网联合推出系列高端访谈节目“奔跑–国计大势”,采访全国政协委员、知名学者专家,就两会热点话题进行探讨




 本期节目嘉宾由优客工场创始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毛大庆先生担任,探讨本次两会热议的“共享经济”话题,同时还分享了他对大数据立法的建议。



“四众平台”与“共享经济”有利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苗绿:各位朋友大家好。两会期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环球网联合策划推出了“奔跑–国计大势”高端系列访谈节目,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知名的企业家和学者一起探讨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优客工场的创始人、著名企业家、也是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毛大庆先生。


  您是北京市的政协委员,这次两会期间多次提到“共享经济”一词,我个人理解“共享经济”的意思是个人拥有的对大家分享,也就是有钱大家赚,有资源大家共同分享。在我看来优客工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共享平台。



  毛大庆:是的,这次两会的工作报告里有大量的新名词。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归纳起来有十个新名词,很多都跟创业、创新和激活社会方方面面的基层力量,包括调动资源、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转型有密切的关系。有三个词对我们创业、创新的服务业,包括推进创业、创新也有很大的关联,一是“四众平台”,二是“共享经济”,三是“工匠精神”,这三个词跟“大众创业 万众创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苗绿:优客工场就是一个这样的平台,所有的创业者都可以到这个平台上,不管是办公的场地、对接的人、对接的资源,还有在未来得到投资和成功以后各种法务方面的问题。


  毛大庆:投后服务法律服务,社会叫企业成长服务等等。其实这次的报告仔细读起来,有很多深意。例如“四众平台”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这几个词实际上跟现在的互联网经济包括共享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试着分析一下,众创是通过共享平台,把社会上各类创新资源集中调动起来,更加高效并集约化地进行服务;众筹是通过互联网手段,向社会筹集资金;众包是把原来由某个机构、企业或特定政府部门承担的一些工作,向社会开放,让有意或有能力承担这类工作的个人或企业,包括创业公司来承担;众扶是一个广泛的社会互助,例如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个人企业与个人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互助、互帮,使个人或企业的成长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我认为“四众”跟共享经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四众”就是希望大家共享和打开各类资源之门和资源壁垒,重新整合资源,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苗绿:去年两会提到“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今年两会又进一步深化了这个概念,创业的具体化被推到这个程度,您觉得共享经济本身对创业有多大的推动?


  毛大庆:共享经济对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和个人成长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国家原来一直说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成长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过去很多届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多次集中地提到中小微企业成长困难,资源得不到,社会不关注。实际上使用共享的逻辑后,很多资源变便宜了,门槛变低了,总成本降低了,效率提升了,资源也重新配置了。原来很多资源被垄断在一些机构和一些大单位手里,放着也没有用,而中小企业又得不到,这个壁垒也打不破。通过政府的推动,特别是包括互联网手段,我认为共享经济能够实现是人类技术进步的结果。例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国际上共享经济的典范,无论是像Uber、Airbnb这类的企业,还有国内的滴滴打车,这些其实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很大程度是因为互联网的技术进步。平台有物理平台,有互联网平台,这些平台化的东西用来整合资源,然后把资源重新再共享,这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美国去年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plug and play”,有家企业也叫这个名字,但是它也是一个术语。“plug and play”的意思是平台或者说是一个平台体,是把各种资源plug在上面,让大家一起用这里的资源,其实这就是个非常典型的共享经济的术语。


  苗绿:现在您的平台上已经驻扎了多少家企业?


  毛大庆:现在我们在五个城市,大概九个场点,有三四百家公司。大家在一起play,有四五千人,而且不包括我们的服务商,就是我们所谓的plug的这些资源,可能又有几千人,所以这个平台可以非常快地集结和凝聚资源。另外对于小企业来说,他们如果没有平台,没有互联网,单打独斗的时候,就特别难获得大企业的一些资源,有些资源和服务也找不到他们,或者也不知道他们在哪儿,平台就使得大家都容易遇见,这个也很有意思。


  苗绿:除了是共享经济,其实也是一种规模经济。


  毛大庆:规模经济现在还有另外一个词,叫社群经济。


  苗绿:对,传统经济学也经常提起规模经济,我觉得现在像您所说的,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生产模式的创新,也创新了各种各样的平台,像您的这种平台就是一种典型的范例。


  毛大庆:所以我认为“四众”其实就是一种规模经济,它是把小公司、小企业集合起来后又重新形成了一种规模。原来我们说规模,都是指公司很大、经济总量很大、上市公司几万人。但其实成百上千个小微公司集结起来也是好几万人,他们的内涵可能比一家大公司要多很多,种类更加丰富。


  苗绿:两会期间之所以那么重视共享经济,我个人的理解是,一旦创新就意味着创业,创业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税收和就业,像优客工场这样的平台创造了很多就业,这些人在平台上又创造了很多企业,之后就又会有许多就业。所以说对中国现在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调整,都有非常好的促进。


  毛大庆:是的。中国经济过去30年高速成长,我们一直重视大规模的公司,像大品牌、大市场,特别是大机构,会格外重视,这是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模式。在现在信息化时代下,大家可能更关注的并不是大,而是深度,企业是不是能够小而美。例如北京这样的城市,一方面要疏解功能,还要把人口进一步疏解,同时又需要让这个城市成为世界文化中心跟创新中心。这两个问题如何去解决,其实很简单。在以色列和美国你可以看到很多的中小微企业,人数是中小微,但是市值非常大。例如Airbnb这家公司,员工一百人不到,但市值却是万科公司的两倍还要多。我认为中国通过创业创新和共享经济,能不能也培养出一批小而美同时又高精尖的公司。小而美变成高精尖,是城市进步、特别是社会进步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现在激活民间经济,创造大量的优秀的中小微企业,实际上是让整个社会的经济载体变得更为健康和更为稳固。


  我们这种平台,特别能体现出引力波的作用,它其实就像刚才讲的“四众”,特别是“众扶”。在一个平台上,原来完全不相干的一些公司,大家可以在一个空间里办公。原来我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他们怎么能在一起,会不会有问题?后来发现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他们的业务也没有多少关联,但他们却产生了很多碰撞,包括互相的业务往来,可能互相帮忙,就像引力波。其实引力波就是一个个量子,像很多的个体、企业,如果当他们在一个平台上交互时,就会产生很多种交互方式,像很多化学反应,他们在交互时会引起周边跟他们有关的各种资源的反应,这就是引力波的作用。



“工匠精神”是整个社会精益求精的态度


  苗绿:今年的两会除了提到“共享经济”和“四众”外还提到了“工匠精神”。我认为工匠精神是每个人身上细微的、细小的精神,是把一个细小的事情如何做到极致。不知您是如何理解的?


  毛大庆:我觉得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其实是代表国家精神和国家意志的一种非常好的转变。原来我们往往只重视量、重视速度,很少有人重视细节或者追求一种高境界。《罗马人的故事》其实是王石先生推荐给大家看的。书中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罗马是从修路而来,所以后来才会有一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回顾那个时代的罗马人,他们非常重视工匠,因为是工匠打造了一个帝国,也制造了一座城市,而且那种精细化、那种质量,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产。其实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类社会进步、历史进步中一直涌动的推动力,只有工匠精神才能够流芳百世,才能够流传下如此多的人类历史遗产。其实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工匠精神,很多品牌、很多的产品都是一个家族、一个企业几代人不停打磨出来的。德国和英国这些发达国家为了延续工匠精神,甚至在立法上、财税上有很多措施。例如一个家族愿意世代经营下去,国家将免除你各种遗产税,鼓励家族的手艺能够流传下去。这些方面都是今天中国社会到了现在这个时刻必须要特别关注的。我们为什么要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里边急需的就是工匠精神。今天经常看到日用品的采购,例如“双十一”的采购节,这么多的采购量和需求,但是最后的消费终端、消费去处,很多都贡献到了国外的产品上。这就说明我们自己的供给这一侧,不能够满足大家不断增长的对消费质量的需求,使得我们经济有很大的损失。所以工匠精神是能够真正改良中国人对产品打造的这种意识,包括一点一点把它磨下去、传下去、做细下去。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种精神,才有可能保证创业创新的成功,才有可能让一个好的东西真正地走向世界,真正地让中国有好产品,这很关键。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地追求质量的态度,而不是追求一夜成名,我想这是个整个社会的态度问题。



建议对大数据立法  提供合理使用路径


  苗绿:我知道您也是北京市的政协委员。现在正在开两会,如果说您现在参加两会,还有什么建议和提案?


  毛大庆:主要是关于国家大数据立法的问题。因为大数据在今天的社会中很重要,我们已经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真正的DT时代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的元素,所以数据就是社会财富,数据也应该向社会开放。美国上一次创业创新的高速发展,靠的是美国大数据库免费向社会开放。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美国多个企业家联合不断推动美国国会和政府机构,同意把数据库以某种方式免费地向社会开放,此后涌现了一大批今天的独角兽企业,包括成功的这些企业。数据是做很多判断和各种分析最重要的依据和资源。要让数据能够高效、合理地配置给社会的需要,首先需要确立数据的权属和产权关系,另外是让数据在法治的框架下向社会有序开放。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数据就沉没在我们的数据库里边。我们看了国家大数据信息中心,实际上我们的基本建设是非常好的,数据包现在30多个,从农林牧副渔到各类科技、医疗、生命健康都有。但是这些东西今天没办法为创业者使用,缺乏一系列的使用路径。美国对数据的立法早已完成,但我们现在还没有一部成型的跟数据有关的法案,所以我们建议人大尽快讨论,对数据立法。




(根据访谈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