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 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青春智慧

2023年8月14日

近30个国家和地区约150位国际青年和各界人士在京对话

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青春智慧

8月12日是国际青年日,当天,以“全球发展与青年力量”为主题的2023“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年度论坛在京举行。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位国际青年、专家学者、驻华使馆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企业界和媒体界人士参会,围绕跨文化交流、气候变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分享沟通,为全球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本次论坛是“国际青年领袖对话(GYLD)”项目的年度论坛,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协办。多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为论坛发来寄语,期待更多青年心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注入更多年轻化、多元化的青春力量。

国际社会对青年充满期待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复苏以及气候变化都给人类带来严峻的全球挑战。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说,如何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更好地发挥青年的力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2023“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年度论坛开幕式上,多国政要以视频或贺信的方式发来寄语。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说,青年是每个国家增长和繁荣的动力,也是全球进步的火车头。在充满挑战的现代世界中,积极和有创造力的青年之间的密切对话,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至关重要。

“和中国一样,以色列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以都是具有前瞻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国家,都憧憬未来,投入精力和资源以实现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愿景。”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说,青年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是最具聪明才智,也最为投入和专注的人。青年群体中产生的思想风暴和联结,将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并加强包容、对话和协作。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和活力在于它的年轻领导人。年轻人是变革的推动者,他们拥有无限的好奇心和创新天赋,他们有决心和信心迎接挑战,改变社会和整个世界。他指出,在一个面临气候变化、流行病日益加剧,以及不平等、贫困等各种挑战的世界中,培养“世界青年对话”精神已变得极为紧迫。他表示,巴基斯坦总人口的64%在30岁以下,青年在国家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只有共识才能创造信任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全世界一半人口的年龄在30岁以下。到2030年,全球30岁以下人口所占比例将达到57%。调查显示,其中67%的人认为未来会更加美好,而15岁至17岁的人对未来最为乐观。

联合国驻华代理协调员卢沛赫在致辞中说,青年对未来充满希望,但青年面前也有着巨大的挑战,例如气候变化问题。他直言,青年担负着拯救地球的重要使命,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在这一重要事业中取得成功。

研究显示,在联合国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目前有一半以上目标的进展是脆弱和不足的,有30%目标的进展出现停滞甚至逆转。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亚洲洞察总监兼北京部董事裴睿东来自墨西哥,在他看来,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是“沟通赤字”,需要增加共识,只有共识才能创造信任。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美国留学生史凯恩去年9月来中国留学,在北京学习的近一年里,他学到了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史凯恩介绍,他去过上海、深圳、成都、三亚、香港,坐过高铁、叫过外卖、打过滴滴,交到了很多朋友。他坦言,所有这些都是在美国时不可能了解到的。现在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史凯恩呼吁更多美国人到中国留学。在他看来,改善当前的中美关系,双方必须考虑到彼此的文化差异。

青年的声音应该被听到

王辉耀长期致力于国际青年交流工作,他表示,青年代表未来,我们应该为各国青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中国正在成为国际青年的一个新的焦点,欢迎更多国际青年、学生、学者和企业家来中国创业创新,也希望更多的中国青年走向国际舞台。

“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增进相互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世界。”王辉耀说,我们应该更多倾听青年的声音、国际青年的声音,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力。他指出,实际上,青年是最容易相处且最有活力的一代,在全球民调中,青年对新鲜事物、对国家的看法都更加正面。青年是全球非常积极和活跃的一股力量。

全球化智库秘书长苗绿是“国际青年领袖对话(GYLD)”项目发起人。她表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携手应对全球挑战。气候变化问题愈发严重,需要的是行动和务实的政策,青年有推动解决气候变化挑战的能量。未来属于青年,青年的声音应该被听到,这正是“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的宗旨所在。

外国人看北京

以色列青年史宝乐:北京有年轻人需要的所有机会

“我认为北京是一个非常国际化、多元化的城市,年轻人有很多机会发展自己的事业、兴趣爱好和个人生活,因为北京提供了很多机会。像我喜欢练瑜伽和徒步旅行,有些人喜欢做生意,基本上所有的机会在这里都有。”来自以色列的史宝乐在2023“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年度论坛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史宝乐是龙途国际目的地营销副总裁,迄今为止已在北京生活了9年。他曾在以色列驻华使馆负责推广以色列旅游的工作,结束在使馆的任职后,他决定留在北京。史宝乐说,在中国从事推广国际旅游的工作,总是令他异常兴奋。在北京的头几年,他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会在空闲时间带领大家外出进行徒步或摄影活动。“对我而言,个人和职业发展都在北京获得很好的提升。”史宝乐说。

作为一位国际旅游从业者,史宝乐刚刚迎来了一个好消息。8月10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中国公民第三批出境团队游国家名单,以色列等78个国家在列。

“这对中国旅游市场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变化,让中国游客有更多机会去其他国家游览,并探索和了解新事物,中国的旅游行业也会产生更多业务。”史宝乐坦言,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总的趋势是非常积极的,“相信明年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于疫情前的旅游统计数据。”

今年3月31日,中国文旅部印发通知,恢复全国旅行社外国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史宝乐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北京学习、工作、旅游,在北京获得的各方面体验也会越来越好。国际航班目前还在逐渐恢复,自由行游客来中国前需要更好地学习使用中国的数字出行、支付和通信软件,中国也需要进一步做好推广。相信明年不仅会看到出境游方面的积极数字,也会看到更多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这将为国际交流和改善中国与各国的关系作出很大贡献。史宝乐对前景感到十分乐观。

史宝乐在以色列驻华使馆工作期间,赴以色列的中国游客数量从每年4.8万人增加到每年15万人,增幅超过2倍。在中以两国政府支持下,中国多地还开通了直飞以色列的航班。“我的工作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带来了很多收获和满足感。就像我组织大家徒步旅行和摄影一样,我的工作也使许多北京市民从中受益。”史宝乐骄傲地说。

上合国家青年平台负责人奥莉:各国青年对在京创业充满兴趣

 

从来到中国的第一天起,俄罗斯姑娘奥莉就加入到了北京的青年组织和社区活动之中,到现在已经7年了。在她眼中,北京是一座对年轻人非常友好、非常具有活力的城市,不仅对中国青年是这样,对外国青年也是如此。在北京,她可以和朋友一起组织活动、开展项目,这里的氛围总是让她感到很舒服。

奥莉目前担任上合国家青年平台负责人。上合国家青年平台的总部设在北京,在中国不同城市以及其他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面向青年开展不同类型的项目。在2023“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年度论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奥莉说:“在青年发展领域,北京拥有巨大潜力。在北京的各国青年都十分积极并充满活力,他们热爱学习,不断寻找机会并渴望抓住这些机会。他们认为自己不仅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世界的一部分,非常渴望能够了解世界。”

在奥莉看来,青年的活力和进取心对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接受国际化的教育和在国际领域获得机会,对青年自身以及北京和中国都大有裨益。除举办“模拟上合组织”等平台旗舰项目外,上合国家青年平台也与初创公司合作,组织与创业有关的活动。奥莉表示,她在工作中发现,无论外国还是中国的青年创业者,都对能来到北京开创自己的事业有着巨大的兴趣,十分看重这里的发展环境。

不久前举办的上合峰会上,伊朗正式加入了上合组织。目前,包括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在内,上合大家庭的成员已经达到26个国家,是全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组织。奥莉表示,虽然上合组织不同国家间的发展程度、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但上合组织拥有庞大的青年人口群体,他们都渴望获得教育和就业机会。

奥莉认为,后疫情时代会有更多外国人和留学生来到中国,同时,中国也比过去更加需要高质量的国际人才和国际青年人才,以及优质的创业公司。这样的良好趋势可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地发展,也可以帮助北京更好地发展。奥莉注意到,北京各区在支持青年创业和吸引外国创业者方面都有相应的政策,现在这些政策正变得更加开放,例如签证发放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这样的支持政策将为国际人才的发展提供动力。

共话未来

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青年加速融入世界,越来越多外国青年逐梦中国。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当下,年轻人倾向于选择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奋斗?全球人才的聚集地有哪些特质?

在2023“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年度论坛分论坛上,中外青年嘉宾一同探讨如何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以便为青年一代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沃土与空间。

“可及性”对年轻人十分重要

“我在北京住了20多年了,看到它越来越开放,让来到这里的中外青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做到这一点,需要这个城市更加国际化。”在美国青年谭嘉煦看来,一个城市的“可及性”对年轻人十分重要,具体体现在这个地方可以留下来,并让他们感觉有决策权和主导权。

对于“可及性”,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总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凯杰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可及性”的内涵也发生变化,由识字率提高变为与自己特点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可及性’是政府可以给青年提供的支持,他们需要确保不同才能的人不会在社会上被浪费,可以为发展做贡献。这也涉及进一步的课程发展和就业机会,让雇主了解现在的经济体当中越来越依赖技能。我们需要这样的变化,这样政府、雇主、青年、学校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到更好的调整和发展。”

加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建设

城市不仅要吸引年轻人,更要留住年轻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团校)教授、青年运动研究中心主任吴庆表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不仅是对中国青年友好,同时也要对国际青年友好,首先表现在引领力上。“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很多城市需要增强国际发展的容量,核心是在价值观的引领上,需要跳出一个民族的狭隘性而走向世界的共融性。”

同时,青年组织是构建城市组织力的关键。在中国各大城市,有党领导下的共青团、青联、学联等组织,也有大量的青年社会组织,非常活跃。吴庆表示,应该充分发挥青年的脑力、体力和组织优势,进而在各个方面发挥他们的青春力量。

此外,针对就业、住房、婚育等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强服务力。

从青年着手恢复国际交流

近年来,美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持续走低,但青年一直是对华态度最积极的群体。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工作部主任沈新表示,过去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纷争,给中外青年交流尤其是中国和发达国家的青年交流造成了严重影响,各类活动几乎停滞,而且在疫情好转后并没有得到显著恢复,前景不容乐观。

“要扭转这一下行趋势,我认为关键还是得从青年交流着手。”沈新介绍,各国对推动青年来华还是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并不愿意看到青年交流放缓或停滞。

沈新表示,通过友好城市关系和地方交流渠道,全国友协将积极广泛地邀请世界各国青年来华参访游学、留学,打破信息茧房和意识形态的桎梏,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情况。此外,还将通过青年交流项目积极推进交流和对话。

 

文章选自《北京日报》,2023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