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网】创新体制机制 点亮企业家精神天空

2016年5月10日


在企业主转型、培养企业家精神的路上,英雄叙事和道德勇气固然可嘉,但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企业家精神成长环境,更是治本之策。当下,如何去除束缚、厚培土壤,壮大企业家群体,点燃企业家精神?


改善营商环境,还企业家以平等


  在“掌门人”高宝霖的名片上,同时印着“中昊针织公司”和“东北亚新纺织科技公司”两个头衔。“用科技公司的名称,是为了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所得税优惠。其实我们的研发和设计投入并不少,但纺织这个传统行业,似乎天生与高新企业无缘。”


  不止一位企业家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只要公司名带科技的,或从事互联网等行业的,就容易评高新企业。一些潜心做品牌、提品质的企业,却因为所在行业的原因,很少能评上,结果造成税负不公平。


  其他难以同等享受的政策红利,如信贷优惠、财政补贴等,也容易让企业家精神式微。“去年申请国开行旗下的发展基金,国企拿下来很轻松,而民企就必须有地方政府担保,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四川宏华董事局主席张弭举例说。


  制度歧视意味着不同类型企业之间,依然缺少真正平等的市场地位。这种歧视长时间得不到消弭,自然会伤害企业家精神。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认为,要激发企业家精神,必须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环境、出台更为宽松的政策和保持更加开放的心态,给各经济主体以平等的市场地位。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认为,培养企业家群体,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改善营商环境、确保规则公平、稳定预期,让企业家对发展前景、社会大势有足够的信心。


厘清政府、市场边界,拓展企业家精神生长空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向阳、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研究室主任方明等表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完善之中,企业决策往往会受到很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如一些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者往往是上级直接任命,没有公平的选拔机制,真正熟悉市场的人才出不来。这不仅制约了企业科学决策、长远发展,也非常不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聂圣哲表示,中国企业家精神不振,一大原因是一些强势政府的兴起。市场经济的主角原本是企业,企业的灵魂又是企业家。但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下,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从游戏规则的执行者变为游戏的参与者,挟政策、资源优势,频繁干预经济活动,挤压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许多企业家表示,在管住政府“有形之手”、发挥市场“无形之手”方面,改革依然任重道远。政府部门行为错位、越位及缺位,低效率的行政审批制度,不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等仍然存在,制约了企业家精神迸发活力。


  西安隆基股份是国内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公司董事长李振国说:“在全球光伏领域,有单晶、多晶和薄膜等多种技术路线。到底哪种技术好,其实不应该由政府选择、重点扶持某种技术。要让企业自由竞争,用市场选出最好的产品。”


  “我选择袜子这个不起眼的产品,并主打出口,就是想尽量少找政府审批。”高宝霖坦言。


  要重塑企业家精神,必须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解决行政管理层面的问题。刘志彪建议,除了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行政审批要尽可能做到精简。聂圣哲认为,如果政府不过多地干预企业、干预经济,企业自然会按照市场的要求发展,企业家也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重拾企业家精神。


构建清、亲的政商关系,赋予企业家以精神正道


  市场经济应是法治经济,要靠法治为市场经济护航。现实中,一些公权力深度介入经济领域,导致政商关系扭曲,潜规则横行。一些企业家根本无心思走正路,不是靠奋斗,不是靠创新,而是更多专注于与官员关系的维护。


  企业经营者在市场环境里“谋生”,政商关系广泛存在。当前的反腐不仅为企业家期盼的法治经济“护驾”,也有利于营造正当、良好的政商关系,呵护企业家精神长期成长。


  “反腐反腐,重在政府。”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和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表示,在许多腐败行为中,企业家往往被迫向权力“下跪”。腐败的根源是制度缺陷,弥补制度漏洞,政府官员干净了,企业自然就不再与其“勾肩搭背”了。


  一些企业家说,对于守规矩的企业,反腐肯定是一件好事。如果腐败横行的话,规矩经营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清”了之后,政商关系还能不能“亲”得起来?针对反腐之后出现“为官不为”等现象,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建议,应继续推进行政、金融、财税等领域体制改革,在反腐败的同时也反对“不作为”。


  王海峰认为,政府官员与企业家可以走得近,但是要成为在法律框架下的服务关系。


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利和企业知识产权


  用法治捍卫包括产权和人身权利在内的合法权利,这是企业家信心和企业家精神的奠基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主说,海外为什么有传承几百年的企业?靠的是清晰的产权保护制度。“有恒产者才有恒心”,恒产的来源是对产权的保护,是一种安全感。不然的话,很多人就会选择赚快钱,赚到快钱后就移民海外。


  一些企业主反映,地方对付企业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查税。当前存在的制度漏洞,使企业家的合法权利没有被充分尊重,缺乏安全感。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不少企业面临收缩、倒闭风险的当下,我国要注意解决企业、品牌和法人‘三合一’的问题。”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认为,企业一旦经营出现问题,企业主的家庭合法资产很难得到保障;而企业主个人出了问题,企业也可能一夜间倒闭。


  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企业家创新得不到充分保护。王海峰告诉记者,知识产权局更多的是受理知识产权申请,并没有强有力的执法能力。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创新者权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制度,也是激发企业家精神,让其投入创新、创业的“护身符”。好孩子集团总裁宋郑还建议,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提高损害赔偿标准;同时,完善快速确权、维权的方式手段,解决确权时间跨度长、维权成本高、侵权赔偿低、惩处执行难等问题。


  此外,激发企业家精神,要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让他们合理合法地富起来,让知识产权实现知识“产钱”。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楷说,这需要着力创新收益分配机制,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允许、鼓励科研人员利用自己作为发明人的知识产权进行创业。


塑造良好社会文化生态,厚培企业家精神土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家数量有了一定的提升,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呼吁,完善支持企业家正常经营的政策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更多有潜质的经营者朝着企业家的目标迈进。


  “政府要引导企业家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圈,以及商业生态链上彼此之间的共赢、共生、共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每个主体都应选择自己的差异化道路,理性投资、理性发展、理性竞争,这样才能产生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才能诞生出更理性的商业伦理文化。


  加强创新教育,有利于厚培企业家精神的土壤。方明表示,当前我国的教育并不鼓励自我的个性表达,个体往往被分数遮蔽,学生个性受到抑制,久而久之被异化为“千人一面”。教育应当有极大的包容性,要充分发挥个性特长,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基座。


  培育企业家精神,还需要引导民众理解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纠偏仇富心态。企业家承担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工作强度、压力和风险,企业家的创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理应得到市场和社会的回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家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从外资企业学过来的。当前,随着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并购,通过这些商业活动,有利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家的精神。王海峰建议,践行开放发展新理念,进一步提高开放度,激发外企在华的企业家精神,对国内企业家形成示范效应。


文章选自半月谈网,2016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