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华:用矩阵思维思考绿色创新

2016年9月26日

专家简介

刘燕华,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才50人论坛顾问委员会顾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在此过程中,绿色创新被视为我国结构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绿色创新的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何正确理解这一理念,并将其中各个要素落到实体经济之中正是当前发展所面临的重点所在。

  在日前召开的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IGEA)与北京市朝阳区总部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上,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用矩阵思维详解了绿色创新的落实问题。

  刘燕华指出,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的四个关键问题,即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绿色同样也有四个重要指标:资源、环境、生态、能源。绿色与创新相结合所产生的十六个交叉点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在资源创新方面,刘燕华表示,如今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膨胀产生了矛盾,规模扩张的空间已经开始收窄,在此情况下,资源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凸显。新形势下,无形资源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制度创新则要求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分配的话语权、资源利用中的利益分配、资源配置的约束性和独占性、不同类型资源的不同地位等问题;资源科技的创新要在如何获得资源,充分考虑资源成本,研发资源循环利用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资源产出与社会价值相匹配等方面下功夫;在资源文化方面,必须明确我国的资源禀赋和人口数量不相匹配,我们要形成节约资源的文化和意识,约束与监督并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还应面向社会对循环利用资源进行激励。

  刘燕华认为,环境理论创新是要注意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容量问题,大自然有自净能力,超越自净的能力就会产生污染,同时需对环境质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期和远期价值进行评估,人与环境共存的底线和红线要划清,环境的社会地位应进一步提升,对破坏环境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环境制度创新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手段来治理污染,还需要社会制度的完善配套,在生产端和消费端进行改革。环境治理应该纳入到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中,环境治理法律约束力应进一步增强。城乡、区域、产业布局配置也有待优化;在环境科技创新方面,末端治理工程技术需要恢复,降低治理成本技术、环境污染的替代技术需进一步研究。而环境文化创新则要求人类生存必须要有自身健康的保护和维护意识。政府职能也应进一步调整,在环境治理上要以疏代堵、纳入考核、责任追究、信息公开透明。

  刘燕华指出,生态理论的创新首先要明确生态功能及其不同尺度、时间跨度的演变规律,同时生态补偿的方法也有待进一步落实。生态修复工程要符合自然规律,避免“花大钱办小事”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应充分挖掘生态价值,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在生态制度创新方面,目前生态治理多头管理的弊端显著,区域性治理需统筹安排,并制定相应的生态建设激励政策。同时,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也应明确时间表;对于生态科技创新,刘燕华指出,要充分考虑生态修复成本与效益,借助自然的力量来解决我们的生态修复问题。把握生态功能区的尺度,将生态功能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生态工程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核算与盘点需进行大范围的动态调整;生态文化的创新是要让每个人都形成生态自觉,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形成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

  刘燕华强调,能源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结构调整的重要问题。其中能源的生成、远距离输送、调配、存储与传输、转化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都是在理论创新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中国正处于传统的能源管理体系与新能源管理体系交错转换的阶段,制度的创新要致力于缓解两者之间的冲突;在能源科技创新方面,能源利用效率、单位产出的能耗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件大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中国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我们需要进行大幅度的科技革新提高能效。同时,新能源的成本问题也是科技创新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新能源之所以发展速度不快受到重重阻力,其成本与旧能源相比不具优势是重要原因。此外,能源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消费节能技术向各个环节的渗透也都有赖于科技的创新;新的能源文化是要形成一种共存意识,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担当责任。未来还要为能源生产、消费、技术革新的众创提供更大的空间。

 

 

文章选自《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6月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