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 | 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举办

2025年7月4日


6月27-28日,以“智汇全球,才赋未来”为主题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通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通州区委区政府支持,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全球化智库联合主办。近10国驻华大使及数百位来自国际组织、高校、跨国公司、人才专业协会、科技与人才服务领域企业等机构的代表参会。中外嘉宾围绕全球人才流动的现状特征、如何完善全球人才治理、推动全球人才有序流动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峰会开幕式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全球化智库秘书长苗绿主持。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成林,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主席丹尼斯·西蒙发表开幕致辞。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何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驻华高级顾问、北京办公室负责人海博分别围绕人才服务机构发展和国际人才交流发表富有洞见的演讲。

李成林表示,北京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擦亮“北京服务”品牌。

何宪在发言中强调人才服务机构的重要性,指出其发展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并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民营化的转变。他建议,人才服务机构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大创新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推动国际合作,为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总干事王辉耀在会上发布了《全球人才流动趋势报告2025》。报告显示,人才跨国流动为流入国带来显著发展动能,促使各国积极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以吸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资源。中国在人才规模与人才环境指标方面优势显著,在其他指标方面也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峰会开幕式上还发布了“全球创新城市对话平台”、“Z 世代国际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今日海归”AI人才信息平台3项教育、科技、人才的成果。

此外,峰会首日还围绕“全球人才流动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全球人才发展趋势:新一轮的竞争还是合作?”“国际人才交流与创新驱动发展”“AI 时代的人才需求与培养体系革新”等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人才议题,设置多场主题论坛。当晚,全球人才峰会·运河之夜招待会活动在开放友好的氛围中成功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学术、国际组织等多个领域的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在京杭大运河畔共话全球人才合作与未来发展,现场交流热烈。

峰会次日,以“汇聚全球智慧,赋能北京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人才50人论坛在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北京代表处召开。来自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部委、各地方部门以及高校和企业的40余位专家围绕“建设国际人才首选地:政策、环境与服务体系的融合创新”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全球人才竞争格局呈现新态势,中国迎来引才黄金窗口期,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抢占人才制高点。建议从战略层面加强对国际人才的顶层设计;加快优化签证、工作许可、居留、劳动保护等制度,建立更加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鼓励国际组织和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在华设立机构,增强制度吸引力。此外,与会专家强调政府要做好“园丁”,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增强人才服务的系统性与持续性,加强领导干部和人才工作者培训,营造渴才、爱才、尊才、敬才的良好环境。特别是要精准施策,坚持开放创新与协同治理并重,加强新型研发机构、产才融合平台等高能级国际科研平台的建设,推动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加强“软环境”建设,切实提升北京乃至全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文章选自中国组织人事报,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