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内部驱动力 | 圆桌论坛二

2016年9月27日

  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与 Smadja & Smadja 战略咨询公司共同主办的“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于9月23-25日在宁波召开,500多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9月23日下午,本届论坛举行了以“新常态下企业内部驱动力”为议题的圆桌会议,深入探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内部增长点。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  苗绿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和全球化企业走到中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过程。我们这场的主题是新常态下企业内部的驱动力,在世界大市场中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所以也是一个全球化的主题。有一个新常态的定义非常好:三个“生”是真正的新常态经济,生产、生活、生态。如果把一个产品或者企业,通过它的升级和改造,真正在创新上达到这三个“生”结合起来,我觉得是新常态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中国经济怎么转型,企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其中创新、人才、技术、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动力。跨国公司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制造业,服务于基本经济。未来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必须更多地关注最基本的产业,不管是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还是作为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这些是未来发展的根基。

 

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经济商务领事  Alfonso Noriega Gómez

  对于中国增长的新动力,我们认为应该基于公司间的合作、政府间的合作,不光为中国找到新的增长动力,还要为世界找到新的增长动力。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对于整个世界都有很大影响,有的跨国企业不堪重负而离开。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发生了转变,过去很多都是靠投资,靠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正向消费驱动,向增值产业转移。一些新兴行业,如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和通讯技术等在中西两国之间也有很多合作经验和机遇。未来我们要关注的不光是固定资产,还要关注人才、技术和创新。到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以及到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能够学到非常重要的商业知识和技巧,他们将会成为下一代的企业管理人。我们不光要让他们拥有科学技术,还要培养他们管理员工,让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得到融合。

 

美国杜克大学副校长 Denis Simon

  我的经验有两点。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中,我觉得创新确实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可是在早期大家都不太相信。几年前,在美国可能只知道联想、华为等,现在一些新企业的出现颠覆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许我们没听说过的公司的产品也融入到了苹果等跨国公司的供应链,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的力量。另一方面,人才和知识也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我们不应该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东西,而应认为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中国以前被认为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现在有1800个国际的研究中心在中国建立,包括知识、产权等各个科技和行业。中国完全重塑了知识和高科技的环境,知识正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茅忠群

  现在好像有一种论调,对传统产业比较悲观。其实我觉得传统产业前景无限,只是说过去我们可能做得并不是太好,而这个驱动力就来自于创新。我有一些感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不支持创新,我觉得创新最大的源泉正是来自我们的仁爱之心,来自我们的良知。比如,我们看到报道说厨房油烟有加剧主妇肺癌的风险,我们用三年时间研发出不跑烟的油烟机,效果特别好。我们用五年时间开发出全新洗碗机,解决了西方洗碗机五个痛点并能去掉95%以上的农药。所以并不是市场不好,我觉得只要在创新上下工夫,把传统的产业不断升级,这个市场就是无限的。我想民营企业在新常态下的竞争力主要就是专业、专注。

 

亚洲金融风险智库首席经济学家  秦逸飛

  在工业领域方面有一个指数叫克强指数,其中一点是关于电力的指数。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到下半年的7月份之前,电力指数缓慢回升,虽然比较微弱,但还是比较有持续力。还有电煤的价格,今年年初到今年7月份之前价格增长了很多。我认为引起克强指数上升的原因还是在工业领域。第二方面,在整个经济里面,我们说有两个蓄水池,一个是房产,一个是股市。股市方面,国家大力推动去杠杆。推动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据我的观察,融资成本现在在显著降低,而且获得能力是在增强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我们说有一个新的现象,国进民退。我觉得应该创造真正的公平公正的环境,去特权,这是我们所有企业应该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

 

宁波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剑峰

      均胜在过去11年里一直从事制造业,通过升级、转型、海外并购,把海外高端制造业中的技术学过来,并转化成中国技术,又走向海外全球发展。一个企业的内部驱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内部创新和内部管理层对公司核心战略的推进。均胜一直秉承着三个方面的想法:第一是专心做制造业,第二是专业化,第三是专注。当然,车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等未来新技术对我们的传统模式影响非常大。在这个浪潮中,我们希望能够精确定位,让我们的产品更智能、更安全、更环保。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力军

  我在国外留学,在跨国公司历练,学成归国后带着技术、品质管理、市场营销的能力回来,就想在芯片这个高端产业上出现制造业的一个亮点。当传统行业进入新市场和新常态,需要的是转型而不是丢弃,我们宁波也不能放弃传统行业。能力能否继续提高,关键在于升级和提高品质。新常态下不应该人云亦云,盯着一个方向“不折腾”的企业,往往都走得很好。中国高端制造业无限风光在险峰,我认为在更高端、更精尖的方向上,升级是企业的内部驱动力。

 

普华永道中国/香港首席经济学家  张鉴钧

  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在发生变化,就需要企业努力跟客户共同成长,围绕新问题、新情况以及技术革新,找出解决市场需求的方案。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未来面临的不只是竞争来自中国内部的竞争,也要考虑全球化条件下怎么来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我想就质量、技术、人才提三点意见:质量是我们的短板,也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二,去海外购买各种技术可以是提升技术的一种途径,但从内部解决技术或竞争力问题更重要。第三,能满足企业发展中对人的需要并留住人才,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美亚保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郑艺

  我们要关注企业“走出去”会遇到哪些困难,海外经营有哪些独特的风险需要规避。我呼吁大家在考虑“走出去”的时候,要全面对海外风险作相应的评估,考虑通过商业保险的手段来规避这些风险。国家提出“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希望企业以客户为导向,找到供给侧的需求。相比之下,“走出去”其实有很多的风险,需要有好好的评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