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与中国智造 | 平行论坛一

2016年9月28日

  2016年9月24日下午,“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举行了以“工业互联网与中国智造”为议题的第一场平行论坛,针对“在技术能力、标准制定、产业话语权等层面,政府与企业如何协同行动”,“机器人技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工业现状和前景”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原商务部美大司司长、原驻美国商务公使 何宁

  

  我们这一场的讨论题目叫工业互联网与中国智造。这个“智”换了一个字,体现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重要特点,数字化和智能化。应该说我们没有赶上前两次工业革命浪潮,这一次我们赶上了,怎么抓住这个机会,这是我们要非常重视的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其实分工是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但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的加入,这种专业化实际上也产生了工业中几个产业之间的跨界。比如我是生产制造业的,但通过数字我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了一些服务,实际上就打破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关系。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发展方面,我们不能非常简单地定义它朝着什么方向走,有可能它更加模糊,更加具有它自己的多样化。我觉得企业和政府应该多互动和调整自己,不断提出适应这种变化的新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模式。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陈宁

  对于工业制造和互联网,我想谈两个观点,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市场竞争。我是做人工智能的,在技术层面,我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是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走向成熟的核心底层技术。人工智能将会以更快速度摧毁现有的行业,产生新的行业和格局,甚至产生新的生活方式。所以技术层面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突破极其重要。技术不是我们的目标,产品和具备社会价值的服务才是所有人工智能企业最终的目标。国家需要大力投入去推动扶持。这就涉及到产品的服务形态、商业模式和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层面,我认为有必要产生百花齐放,培育一个良好、健康、靠市场竞争的环境。让真正具备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以及像共享经济这样形成良好闭环商业模式的新兴企业和业态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逐步沉淀为一个行业的标准。

 

软通动力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方发和

  我们现在听到很多“互联网+”,那怎么“+”呢?用互联网这个角度来看,它的前端就是经过互联网把所有东西连接在一块,后端就是“互联网+服务”。也就是说从互联网、物联网收进来的数据,经过不断分析、学习和人工智能,产生各种各样非常好的服务。在数字化经济这样一个共享经济的时代,将来的消费者要买一个产品时,看到的是我到底买到一个什么样的价值或服务。所以我们谈的智能制造就是根据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来营造产品。今天智能制造更多的是客户化,根据客户自己的设计来制造。它可以满足每一个消费者特殊的个性。智能制造有两边,一边是在工厂内,这里有更多的自动化、机器人和信息交互;另一边是供应链,包括从最前端材料本身有更多的智能,到产品出厂之后我们提供什么样更好的服务。

 

欧盟H2020计划OASC智慧城市项目中国区首席代表 路东

  直到2004年我们的汽车工业还停留在两维工业时代,在这之前几乎没什么国产汽车。后来十年,中国70%的汽车制造厂都在意大利做数据库,掌握了数字设计、数字制造、数字组装和数据分析技术。这四大数据库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中国制造2025推出之后,很多人说是工业4.0热。我觉得还不够热,我们早就该这么热。2009年沈阳机床厂两万多职工没有一个数字工程师,当时意大利卖给中国最多的五轴机床厂只有一栋楼,90%是数字工程师,10%是工人。他们在大楼底下组装一台卖给中国一台。我们的差距就这么大。我还遇到一个现实,很多制造业退出互联网,因为我们的互联网销售是为小商小贩做的,不是工业的,不能传递实时信息。我们应该把行业解决软件带入企业,用软件定义工业。工业4.0是数字和物理的融合,机器自己可以监测和识别,自动去调整。

 

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政府顾问  康荣平

  近两年我在研究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时提了一个新观点,叫“快产业”,指的是制造业各个产业由于互联网化程度不同,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由快到慢的长长的序列。最快的是个人电子消费品产业,最慢的是化工、冶金。我们注意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对后者这些行业的影响非常小。全球最大的十个互联网企业中有六个是美国的,四个是中国的,欧洲一个也没有。我认为这是德国工业4.0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智能制造可以把互联网对消费者的影响降得很低,这样等于避开了它的弱点,并加强它原有的基础。因为德国原来的产业特点是做的个人消费品比较少,大部分是资本或设备。可以说目前中国在互联网比欧洲要强,但在制造业水平上,和别人比差很远。我们应该研究这种情况下中国怎么做。

 

Covington & Burling LLP合伙人 冉瑞雪

  坦率来讲,工业制造离不开知识产权。远有比尔盖茨,现有小扎夫妇,我们在羡慕嫉妒恨之余,会想到怎样保证这些男神们有丰厚收入。很大一个机制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有它非常惨烈的一面。我们很多企业把很多精力放在制造和创新研究,对知识产权不够讲究。从亲身代理经验来看,有相当多的企业由于知识产权而在美国市场遭遇了滑铁卢。现在是该考虑知识产权的时候了,它给企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是实实在在的。对于高科技企业,它们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困难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困难多得多。还有一个规则意识的问题。不管我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这是一个现实的规则,中国企业应该掌握这种规则。首先能够让这种规则不伤害自己,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不要在知识产权方面翻船;另外是把规则为我所用,这是比较高的阶段。

 

2016年9月23-24日,“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是G20杭州峰会后首届关注投资中国和全球化企业发展的论坛,以“世界大市场–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为主题,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共同主办,1000余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共有80余位演讲嘉宾,10场主题分论坛,30余家跨国公司高管,5位驻华大使及经济商务参赞、2场电视节目录制、5家企业参访,3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