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岳:资本投资下的企业新战略

2016年10月19日

  2016年9月23-24日,“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是G20杭州峰会后首届关注投资中国和全球化企业发展的论坛,以“世界大市场–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为主题,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共同主办,1000余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北京茂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志岳本次论坛平行论坛三“资本、科技创新与新消费时代的企业战略”的发言中指出,很多投资者在境外投资时用资本去投了,某些观点认为这一行为加大了杠杆,带来了更大的风险,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实际上也是省了成本。

以下是肖志岳先生的发言实录


 

在资本类的创新企业的支持和投资里,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我们面对的一般是早期的中小企业,这些创新多数是来寻找资本,除了加速自身的研发以外,还有商业应用等都有很多方面是需要资本在。投资基金会提供很好的机会,但是也有巨大的风险。现在可以有暂时的做法是,可能投资基金会的能力不够,会请当地类似的机构跟他们一起进去。很多时候投资基金只会是一个配角,或者是第二大投资人,用这个方法来降低一些风险。

第二大类相对比较成熟的创新企业在更多的资本进入后,业务的讨论和业务模式的参与比较重要。现在我们在业界有非常多的业务讨论,有没有可能转化业务模式,比如已经成熟的国内产品的在境外的一些销售的问题,另外它现有的渠道和基础设施,或者倒过来建一些基础设施。比如它已经有的比较强大的在海外的快递业务,怎么样分拆,怎么样让有价值的业务带来更多的价值。

对于投资这一块主要讲两句,前一段时间商务部对投资做了一些总结,讲到了经验和教训,教训讲到很多投资者在境外投资的时候用资本去投了,他们认为是加大了杠杆,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从一个角度讲是对的,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实际上也是省了成本。另一点值得深究就是环保方面。现在大多数的企业,以前一些能源系统的并购会比较多一点,很多的企业都有环保的问题,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有些企业急功近利,太容易成为海外并购的一个失败的主要原因。

  (根据北京茂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志岳在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上的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