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对话——2016年凤凰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2016年10月24日

10月18日,由凤凰网、凤凰卫视主办的首届“与世界对话–2016年凤凰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梅津采夫以及中国文化部原部长蔡武出席。
10月19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凤凰网、凤凰卫视在“与世界对话–2016年凤凰国际论坛”结束后,联合举办跨国公司专项分论坛讨论,分论坛以“从中国标准到世界标准”为主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忠明,青岛伟东集团董事长王端瑞,正大集团正大企业总经理滕维方,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道同资本创始人、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醒生出席并参与圆桌对话。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秘书长苗绿博士主持论坛。

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王忠明
中国又处在一个盛产标准的阶段,现在私营企业一千五六百万户,私营工商业主、个体工商户五六千万,这样的规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罕见的,相信中国的创业创新大军一定会在世界标准的提升,以及新的世界标准的缔造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很多中国创造、从无到有的产品,很自然就掌握了标准制定的主动权。他相信这样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如果越来越多这样的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活跃的话,那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会在增长的质量以及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青岛伟东集团董事长 王端瑞
伟东作为互联网教育公司,在全世界12个国家已经有分公司,员工上千人,60%的员工是欧美人。基于国际化战略,伟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合作,成功并购欧洲第二大职业教育集团法国德莫斯(DEMOS)培训集团。伟东集团刚成为了中国标委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副秘书长单位,集合了英美法等国专家,参与到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标准的制定,包括电子书包、教育行业的服务标准等。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秘书长 苗绿
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涌现,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全球化当中重要要素。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中国从吸引外资走进来,到逐步转向中国企业走出去。根据商务部2016年1月到9月公布的数据,今年对外投资远超对内投资,超过了去年一整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总量。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标准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世界互联互通的纽带,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不断学习国际化标准,成为全球化企业。随着“一带一路”以及中国企业逐渐走出去,中国标准开始随着企业标准走出去开始影响世界。

正大集团正大企业总经理 滕维方
正大集团是外资,也是亚洲最大的农业和食品公司。现在很多食品标准是参照了外国标准和外国经验,中国的食品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也出现很多问题。农业有三种形态,一种就是美国加拿大澳洲大农场经济,机械化,这种标准比较好控制。第二种是中国传统型,包括亚洲大陆国家,原来的小农经济。第三种是公司加农户模式,当初由正大集团引入到中国。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要保证食品安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道同资本创始人、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张醒生
90年代全球尤其是欧洲主推GSM标准,日本却另起炉灶单独开发一个标准,在国内推行得十分顺利,但是产品一旦出国就不再适用,至今日本在移动通讯国际市场仍难崭露头角,正是因为在标准化过程中走了弯路。过去中国大部分人是跟着别人制定标准,依据别人的标准来做事情。但是今天时代变了,中国人创立了世界很多的标准,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推出了三座轿车。中国的“一带一路”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制定一个国际的标准,中国人正在改变世界,在全球治理方面建立新标准。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梅津采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联部原副部长艾平,文化部前部长蔡武,外交部原司长、驻外大使总领事、原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魏建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兼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司长、中国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冰,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研究员苗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