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房价报复性反弹可能性大
2016年11月21日
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是要把投机性需求控制住,而不是要把整个房地产打掉,不是让房价腰斩,还要保障合理的改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房地产的功能要回归本色,就是消费,而不是投机,但是完全没有投机也不现实。所以现在是采取了一些治标的措施,这在短期内是必要的,也行之有效,但长期来说还是要标本兼治。
根本问题不解决,房价报复性反弹可能性很大。“本”在哪里?“本”就是城乡一体化、新兴城镇化过程中一些机制、体制的创新,比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
中国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不同。三、四线城市的土地是充足的,但人口流入少,需求没那么旺盛,所以房地产就有库存问题,而一、二城市需求很旺盛,但土地供应不足,供求矛盾很突出。一、二线城市集中了教育、医疗等资源,还有就业机会。所以人口蜂拥而至。
从农村到三、四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再到一线城市,形成一个梯形发展的格局。将来还会形成大量人口向一线城市涌进,大城市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大城市病会越来越突出。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体制、机制的变革。功夫在书外,这些东西是要改的。中心城市土地供应不足,自然房价高;农村土地不能自然流转,自然城镇的钱就流不到农村去。生产要素之间是分隔的。城乡之间土地市场是分隔的,人因为户籍制度也是分开的,社会保障都不是全覆盖。
而从以往房地产市场调控70大中城市的数据来看,当地产价格增速转正为负、地产价格开始实质下跌之际,需求侧的房地产政策就会适时松绑,房价在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回升。
这种政策周期性的变化和市场本身周期性的变化是相关联的,这是基于根本问题没解决,必然会出现的情况。现在强行按住了房价,过一段时间很可能会有报复性反弹,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痛定思痛,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比如土地制度的变革,使城乡市场能流通起来。
文章刊于《大众证券报》,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