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初: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是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

2017年1月11日

王晓初,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50人论坛顾问。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之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刘云山同志在学习贯彻《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座谈会上,归纳为8个强调。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工作力度,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2003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6年)。这三个文件,有一个一脉相承的重点,就是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学习中央的精神,我体会,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是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第一,一支没有活力的队伍是不可能强大的。人才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主动性最强、潜力最大的一个资源要素。一项创新、一种创造、一个发明,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增长效益是十倍、百倍,而这种创造都是靠人才来完成的。一支人才队伍如果是一潭死水、死气沉沉,就会失去创新创造活力,也不可能集聚天下英才。人才资源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征就是实践性、时效性。人才的价值只能体现在生产科研的实践当中,因此时效性也很强,过时不候,时不待我。所以人才工作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以用为本”,不用这个资源没有任何价值,不及时使用这个资源也将自然地消耗殆尽。只有充分激发人才活力,使人才的作用及时充分地发挥出来,才有可能创造更多人间奇迹,也才有可能吸引、培养、发现更多优秀人才,实现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

  第二,深化改革是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的必由之路。要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必须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中央下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建立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部署了改革任务。其着眼点就是打破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都必须以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作为根本要求。改革成功不成功,改革是不是有成效,看什么?不是看发了多少文件,不是看投了多少钱,而是要看人才的作用是不是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活力是不是充分激发起来。

  第三,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的关键是“管活”。任何一个管理体制、工作机制都具有规范的本质,都是建立规则。要想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关键在于“管活”。我们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很多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教训。有些网络观点认为,最好政府什么都不要管。我认为这既不可能,也不正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总要有一个社会规范让在这个领域的人的行为有所遵循,失去了规范,不但难以“活”,还会生“乱”。这个规范最高的层次应该是法律,例如人才工作领域一直在推动制定的《人才开发促进法》。但是一套僵化的制度只会把人管死。因此对人才而言,“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活”,制度安排应该是“活”,机制作用应该是“活”,政策导向应该是“活”。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国特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是一个大题目,迫切需要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来探寻这些规律,需要更多、更广泛的实践探索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研究中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可能脱离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当中更高层次的政治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社会制度。我们的人才工作应该借鉴国际经验,但不应该也不可能照搬美国的、欧洲的人才理论,拷贝美国的、欧洲的人才发展实践。只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理论、人才实践才能解决中国的人才发展问题,也才能最终被国际上认可。最近我刚刚第4次当选连任联合国国际公务员制度委员会委员。在2016年委员会夏季例会中有一个重要议题是修订联合国人力资源管理框架。这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进了“人才”这个概念。秘书处在介绍修订情况时明确表示这是借鉴了中国经验,委员会还让我专门介绍了中国的人才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才工作的成就已经引起了国际关注,中国人才工作的经验已经产生了国际影响。我们要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的人才发展道路,只有这样的道路才能引领中国人才工作走向成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暨第三届发展与展望圆桌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