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生对话巴尔舍夫斯基:如果中美发生贸易战 后果很严重!

2017年3月3日




黄亚生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政治经济和国际管理教授。


2017年2月22日在纽约,第1财经评论员冯郁青邀请了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和MIT管理学院的黄亚生教授讨论中美关系的走向。






他们对前景都不乐观。 认为最好的可能性是特朗普总统和习主席能够互相增进理解。最坏的可能性美国单边大幅提高税率,因为中国看起来并不会这么做。这样的中美双边关系是“非常危险”的。

 

巴尔舍夫斯基是中国WTO入关时美方总谈判长,是中国加入全球化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 黄亚生教授对于中美关系有很多实践性的重要演讲。两位专家都对未来中美关系以及全球化的前景都不乐观。



以下是论坛的部分节选:

 

冯郁青:特朗普让中美关系出现了高风险因素。 我们看到很多让人忧虑的迹象。他威胁要对中国进口美国货物征收45%的关税。并且任命长期批评中国的经济学家,《致命中国》作者Peter Navarro为白宫贸易委员会总管。您认为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会怎样?

巴尔舍夫斯基:中美未来的方向有些不确定。双边关系比过去困难,有很大压力。一部分是因为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反贸易情绪,还有一部分是反移民的情绪。而且也是因为特朗普政府认为与中国的贸易正在越来越不平衡。中国从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受益但是却不向世界开放其国内经济。目前的情况是比较紧张。我认为现在讨论贸易战没什么益处, 但我确实认为中国需要意识到美国有很强烈也很合理的要求,中国需要认真对待。

冯郁青:黄教授,您认为贸易战的可能性大吗?


黄亚生:诚实的答案是我们不知道, 他的经济政策团队对于贸易,以及资本的流动对于美国,中国的影响有完全不同的理念。特朗普政府强调“美国第一”的政策,但是从来也没有美国总统会说美国第二, 或第三。

冯郁青:这一届政府认为贸易是零和游戏。但这样的后果很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今天早上我听Bloomberg 的广播, 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Roach在广播中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还没看到任何贸易战的后果,那将是非常灾难性的后果。”

黄亚生:这对两个国家都是灾难性的,如果你真的认为美国第一,那么就不应该对中国或其他国家发动贸易战。

冯郁青:您是中国WTO入关的美方总谈判长。加入WTO使中国的经济腾飞。16年前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大都认为中国的发展对美国及世界有利,发达国家的民众也大多认为贸易是双赢。为什么16年后会变化这么大我们现在讨论贸易战,双输的可能性?

巴尔舍夫斯基:我认为中国加入WTO是历史性的一步,600万人口脱离了贫困,这是非常成功的。不仅对于中国是成功的,对于全球贸易系统来说也是成功的。美国和欧洲的政策当然不是穷的国家应该保持贫穷。

美国当然欢迎这一切,如果不欢迎中国成功反而是不理智。尤其是在入关的早期,中国改革步伐很大贯彻了入关承诺的责任。


冯郁青:我们也都理解为什么发达国家的民众对贸易越来越反感。根据调查显示只有1%的精英从1998年到2008年,20年的全球化获益,另外的赢家就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广大中产阶级。每次我回中国,都感到我的朋友们很富有。输家是发达国家的劳工阶层。您认为发达国家的人们对贸易的反对是否也是可以理解的?

 

黄亚生:这样的调查是很主观的,这反映了印度和中国的乐观情绪,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起点是如此之低。所以象印度,中国,波兰这样发展中国家支持全球化而发达国家民众不支持。

 

巴舍夫尔斯基:贸易能够促进GDP增长,这是毋庸置疑的。因贸易带来的便利以及利益在整个经济中的分配问题并不是一个贸易问题。与其责怪贸易,不如看看国内造成这些贸易问题的内部政策原因,这包括了教育、税收、退休金、医疗保险、在培训、甚至立法。美国政府非常欠缺这方面的优化,造成了国内巨大的贫富差距。所以,主要贸易伙伴应该更好的理解双方的责任,例如汇率,投资等的规则。这很重要。


文章选自第一财经资讯,2017年2月27日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