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中国智库发展的四“新”、四“化”、四“抢”和三“冷”

2017年3月6日

专家简介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陈文玲:尊敬的王荣华理事长、尊敬的于书记、尊敬的王辉耀秘书长,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样的会议。刚才黄仁伟院长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这次智库评价,经过四年的持续努力,几家对智库的评价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建立的智库评价体系,每一次评价发布都对智库发展水平起到提升作用,都对智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是对于智库成长进步的一次褒奖。所以智库评价不仅仅是排名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形成智库的生态圈、生态体系。


  黄仁伟院长说我们迎来了智库新政,我理解新政主要新在四点。一是智库是国家的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二是智库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一个国家执政水平和能力;三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中国智慧走向世界,与国际一流智库PK的重要社会力量;四是中国智库发展之势迅猛,形成一支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了智力支持的强有力队伍。一个国家在国际博弈和竞争中能否取胜,重要的一条是较量战略的高下,国家必须有大的战略谋划,要确定高明的战略重要的是智库先行,智库的重要责任是伐谋,是做战略。上一次在2016年上海社科院组织的世界智库论坛上,我也发表过一些类似的观点,因此,今天我还想换一个角度谈谈。


  刚才黄院长对智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我认为,当前现在智库存在问题,尽管是智库新政带来了智库大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但是当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化”和“四个抢”。


  “四个化”就是: 一是趋同化,一个问题所有智库都发声,说的话也都差不多,研究的问题也差不多。二是行政化,有一些智库比机关还行政,还没有真正找到做智库的规律。三是趋利化,有的智库太过商业化,因为智库是要作大战略,很多时候急功近利不行。四是应景化,作应景文章和应景的活动。这“四个化”是当前存在于一些体制内智库或者社会上智库,或者整个智库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


  还有“四个抢”是什么?也可能概括的不太对,仅供参考。一个是“抢红包”,抛出一个问题大家都抢答,没有深度。二是抢眼球,找一些吸引人眼球的话题,没有深入的研究,只是为了抢眼球。三是抢市场,把智库做成了纯粹的市场品。四是抢名次,这跟很多机构都进行智库评价有关。除了我们现在在参与的这个智库评价成果发布会之外,还有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社会科学院等,近20家在做智库评价,所以名次怎么样?不管科学不科学,都对智库形成了很大压力。智库有的时候要看名次,做智库评价是在争鸣和竞争中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大家都排,而且都在排名次的时候,在很多排的方面并没有掌握智库发挥核心作用的内容,排名次真正意义还没有找到。


  一些智库评价根本不了解智库做什么,有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或者作的工作是重要的但并不便公布。上一次我参加一次会议时讲,如果一家智库机构一年作几十个重大课题研究,写几百份内参,几乎每一件都有转化,但不方便对我公布,那么如何评价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每周参加国务院常务会,也有同志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和重要文件起草,这些从来没有向社会宣传,这些也不能说,这些又如何评价?所以,我觉得我们智库全国的评价怎么评?形成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如何促进形成智库的良性生态体系?这个至关重要,这是第一个方面智库存在问题的看法,也不一定正确,供大家共同参考。


  第二,如何提升智库的软实力?这里提出三个视角。


  一是要甘于坐冷板凳,像荀子《劝说篇》里面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智库还是要坐冷板凳,要进行连续性的研究,才能有深度。国经中心成立的时候是2009年,曾培炎理事长亲自带领课题组做关于《转变经济方式体制机制》的研究,连续做了3年,这个课题的总报告作为了十八大起草文件参考的6个研究报告之一,是排在第一个的研究报告,但是这些事中心从来没有对外宣传过。所以,要真的发挥作用就要坐冷板凳,在研究过程中要沉下来甘于把问题研究深、研究透、研究明白后,再发言或不发言。


  二是智库要甘于进行“冷思考”,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所谓冷思考,就是要像毛泽东诗词中的两句话,“”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刚才王荣华理事长也讲,现在世界处在急剧的变动之中,而且世界的格局,世界的包括全球化的引领者,自由贸易的引领者,正好在中美之间翻了一个个,对于这么大的世界变局怎么进行“冷思考”?“冷思考”就不仅仅像看一场闹剧一看演出,而是要通过对美国产生社会撕裂,产生的问题进行“冷思考”,中国应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比如说它的金融过度虚拟化问题,比如贫富过度分化的问题,比如说民主自由变味的问题,比如说导致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比如说它的产业结构过度服务化的问题,美国存在的这些问题,现在我们有的还正在向它学习还继续向这个方向走,有的我们刚刚在警醒。所以,我们要从一个“冷眼向洋看世界”的角度来进行冷思考,而不是看热闹。“热风吹雨洒江天”,就是把自己的事办好,特朗普提出美国优先,奥巴马也说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100年。法国现在竞选总统,勒庞也提出法国优先,其实每个国家都是国内事务优先,国家利益优先,把办好国内事物作为第一要务。中国也必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就是对世界的贡献。所以,这些冷思考很重要。


  三是要注意研究冷门问题,体现智库的独特性。伐谋不仅仅是对既有的、逝去的事情的思考与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思考与判断。研究问题要善于独辟蹊径。我认为一个智库,要想中央之所想,为中央提出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想中央之未想,研究那些更为前瞻性、战略性和储备性问题,研究长期看更为重要但又没有被认识的问题,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又是必须面对具有非常重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重大问题。作为一个智库来说,国经中心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国经中心每年设计30多个重大课题,今天研究课题包括2020年之后第二个100年的长周期研究,这些问题既锻炼智库的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全局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智库功能。我们正在努力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办成在国内外知名的一流智库,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还有相当坚巨的工作要做,但是我们愿意和全国优秀的智库,包括政府、包括社会、也包括军队、包括企业的智库,携手并肩互相学习,共同努力,按照习近平主席和中央的要求,把中国智库软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谢谢各位!


  本文为陈文玲在2016中国智库报告发布会(2017年2月20日,上海)的演讲,该演讲也被2017年3月1日《文汇报》转载。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