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锋:朝鲜问题,中国不是第三者
2017年4月12日
朱锋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4月9日举办的“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的发言:
当特朗普说首脑会晤,我们到底怎么去理解这个概念?作为一个70岁的精明的商人,“相信”这个词不是白用的。包括这里面的朝核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承诺、什么样的表态,中美之间如何相向而行,具体的细节我们不了解。我们去了解的话,当然有一些差异,但是还是会有一些东西。
朝核问题新现实,国内是否做好了新准备
我们这个专题是特朗普时代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大国来讲,他的外交和战略的影响力以及竞争力的本质是国内力量。所以在朝鲜问题上,我们到底能做什么样的贡献,对中美关系做什么样新的抉择,很大程度上在于对朝鲜问题我们国内是否做好了新的准备。我们的整个思想观念,包括决策和思考的机制是否已经随着今天朝核问题新的现实而发生了变化?
在我看来,朝核问题对今天中国最大的挑战是,这样一个完全不讲规则、缺乏最基本人性的朝鲜所构成的这种疯狂的对核和导弹的追求,对于整个地区,对于任何一个地区内的国家,特别是对于紧挨着朝鲜的中国东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而且我们必须要有决心面对的危险。所以,这次的海湖庄园会中美之间不管达成了什么样协议,我相信双方共同认为这个威胁的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双方对这一点有新的认知。双方会加强合作,这个合作包括用和平的手段解决。
但是,这里面核心的问题是,在朝鲜问题上,我们一定需要去思考如何改变原来说得多、做得少的这种事情。我们不是简单地拖,而是要有决断。中美之间任何战略机遇的分析和评估,本质上不取决于我们的言论,而取决于我们的行动。所以,我个人认为,不管海湖庄园会双方到底形成了什么样的共识,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今天问自己,在朝鲜问题上,在面对这样一个无赖的国家,面对这样一个疯狂地追求核武器和导弹的国家,我们有没有决心准备采取什么行动。这是我们可能抓住的中美关系战略机遇的一个重要保障。
半岛局势改变对周边安全威胁升级
关于我们是否对朝鲜问题有方案的提问,我觉得我们肯定在朝鲜问题上有一贯连续的战略思考。因为朝鲜半岛是中国安全的门户,而且这块土地我们洒过热血。从历史到今天,对于我们来讲,半岛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周边安全战略利益中的重要环节和部分。但是问题就在于,最近几年,特别是金正恩上台以后这五年,朝鲜半岛局势有了突出的改变,这个改变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具有决定意义:
第一个我们都知道,金正恩已经完全抛弃了他父亲当年还承诺的六方会谈以及2005年的9·19共同声明,就是促进半岛和平进程和美朝关系正常化。但是我们知道,现在平壤的政策认为六方会谈已经过时了,任何要进行对话都是需要美国和朝鲜之间的对话。
第二个问题,过去五年,朝鲜的导弹和核试验越来越频繁,同时朝鲜又受到国际社会如此大的制裁压力。当朝鲜的内部体制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变得更加残暴的时候,朝鲜对整个中国的东北、对中国的周边、对于我们基本的安全利益都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朝鲜问题已无处可躲、无处可拖
所以我非常同意刚才郑永年教授所说的,朝鲜问题不是我们简单是第三者,或者只是劝和出台,朝鲜事关中国的利益,事关中国整个东北的安全。如果在座的各位哪一位是东北人,当朝鲜有可能4月份又要进行第六次核试验,而我们东北邻近的地区一定会有地震,我们一定会生活在朝鲜的核设施不知道哪天会冒顶、会泄漏的这种恐惧阴影的时候,我们如何面对朝鲜这个事实?所以今天我相信,朝鲜问题尽管对我们来说从情感到利益的估算都很难抉择,但是我是一个专门研究安全战略问题的,我觉得朝鲜问题,我们真的已经到了无处可躲、无处可拖的时刻。
中美之间的比较除了国家力量,还有心灵和心理的成熟、行为的优雅以及社会的感知。问题是当我们要赶上美国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膀大腰圆,我们还要举止优雅,还要思维成熟,还要有很好的社会感知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天中美关系的处理,我们不仅要有定力,还要有学习力,还要有对未来自己内心的反省力。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4月9日举办的“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