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龙:“一带一路”合作呼唤多维度交流
2017年5月4日
周华龙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4月9日举办的“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的发言:
我主要想表达四点内容。
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对话,“一带一路”的分区域合理布局,统一管理,避免中国企业内部竞争,互相残杀。在这个领域,有很多民营企业和央企互相竞争过于激烈,对于整个中国企业的竞争是不利的。
第二,按照“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水平,分层次梯度合作,优化节点。刚才有的嘉宾讲到,我们在关键技术、制造、销售、服务和品牌等不同领域分工合作。我们的企业在“一带一路”过程当中,要分析当地这个国家在 “微笑曲线”中所处的位置。中国已经脱离了“微笑曲线”的制造环节,而巴基斯坦,可能刚刚达到微笑曲线的制造分工。
第三,加强全球化的扶持力度,以政治影响和财政政策引导资本,重于疏,轻于堵。我们有时候往往是“一拥而上”,而不是通过优化资源配套来决定。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强全球化的扶持力度,以政策引导资本的流向。
第四,加强文化与宗教的作用,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巩固“一带一路”多维度的交流,而不是单纯依赖经济驱动。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包括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进行多维的交流和引领。单一关系的交流和引领是不牢固的。通过慈善,通过文化,通过宗教,通过经济合作,一定会形成多维度的交流和引领。人民之间是这样,企业跟企业之间是这样,国家跟国家之间也是这样。所以,“一带一路”合作在于百花齐放,而不在于孤芳自赏。
对于我们做企业的来讲,最关心的是国家在“一带一路”里面给企业提供什么实实在在的平台支持和政策支持。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4月9日举办的“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