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专访:一带一路,中美竞争or合作?

2017年5月25日

  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前中国驻美国旧金山、纽约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接受了《澳洲新快报》记者专访。曾在美工作多年的何伟文对美国此次派高级代表团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传达的信号、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以及“一带一路”两者之间的关系走向一一进行了分析。“如果我们用一个比较宽阔的胸怀,更大的视野去看着一带一路,我们就看到这一带一路是一个全世界的事业。大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利益。”何伟文说。

  组团参加:美国不愿错过重大商机

  峰会召开在即,其中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就是美国将派高级代表团参加峰会。对此,何伟文分析这里传达的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一带一路”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机会, 不要错过。

  他说:“实际上在奥巴马时期。我和美国智库、商界、跨国公司曾经就他们对‘一带一路’看法多次进行沟通。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商业机会。美国占多数的商界和学界都认为如此,为什么不把握呢?当时奥巴马处于政治和战略的考量不参加(一带一路)。现在特朗普不是从战略,而是从实际方面考量。我想美国首先是考虑到这里面的商业机会能为美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走走停停——美再提新丝绸之路计划所为何

  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亚、南亚地区近年来活跃推进,而美国此前在这一区域也有相应的经济合作发展计划。在1999年,美国提出丝绸之路的构想,但此后推行缓慢,可谓走走停停。到了2011年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正式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目标是通过重建各类基础设施,帮助阿富汗融入中亚地区,并以此为中心打造一个经济圈链接中亚和南亚地区。何伟文曾于1997年至2003年任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对这一新丝绸之路计划有何看法。这新丝绸之路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两者之间关系如何?是对立、碰撞还是契合与合作?

  何伟文说:“我当时还在美国工作,美国提出了这一计划。美国当时考量更多是战略上的,也就是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如何扩大在从中亚、到西亚和南亚这一带的利益,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让这些国家和美国建立更多的联系,遏制俄罗斯的扩张。”

  何伟文表示:“这些年过去,我们现在回头看,新丝绸之路计划并没有取得多大实质性的成果,很多还停留在口头上,之后口头上也不如刚开始说得多了,有点慢慢不说的意思。最近又重新提起,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何伟文分析是战略上和经济上两大原因,美国希望经济能够获得更多实在的利益。

  “至于新丝绸之路计划和‘一带一路’的关系,我们需要认真的研究,不能简单地概念化后者认为两者是一回事。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何伟文说。

  丝路之上——中美或竞争与合作共舞

  那么两者的目标有契合之处还是有所对立?对此,何伟文同样认为不能简单考虑两者是契合或者对立。“比如中国在非洲进行的项目非常多,同时美国和欧盟在非洲的项目和援助也非常多。那我们能说这几者之间对非洲的项目和援助是对立的吗?不是对立的。从非洲来说,它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资源。光是中国、美国或者欧盟的项目是不够的。大家都要共同集合起来。”

  虽然不是简单称其对立,何伟文指出:“ 当然这里面毫无疑问有竞争。 一个是项目上的竞争,第二个是体制上的竞争,还有影响的竞争,看谁强,这都有。今后在‘一带一路’及新丝路计划之间,我们还要看两者的发展,才好去判断,是否构成了竞争或者契合。也许两者都会有。”

  除了有竞争,还有合作的关系。何伟文表示:“从沿线国家来说,它们需要全世界的资源来提升它们的经济和福利。这是不矛盾的。 (‘一带一路’和新丝绸之路)两者不排除有合作,如果有这种合作,更多的会是在具体项目上, 而非概念上。比方说这些地区能源建设和基建、学校、医院、就业、工业等,这些方面可能得到美国或者中国单独的投资。那么将来的契合点或者是中美双方和东道国多方一起来投资一个大的项目,各占一部分。 这里更多不是涉及政府的,而是商业项目。”

  何伟文提到,中国和美国在非洲已有一些共同投资的项目, 也正在做。“将来在中亚到南亚,特别是南亚,我估计会有这方面的合作项目。”他认为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产业园或者是重大项目中,融资是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这种融资不能单靠开发银行,单靠政府的贴息贷款,大量的是依靠商业的金融资源。这方面,美国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放眼长量——“一带一路”是全世界的事业

  对于“一带一路”,中国官方多次强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那么如何让更多的国家参加进这大合唱当中?

  何伟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是在宣传上,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而应该是沿线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的合作。比如印尼雅加达到万隆的铁路,这是他本身的需要,无论有没有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参加它都要建。所以这本身要看到‘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并不是和中国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而是他们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还有和其他大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 ”

  何伟文分析,现在实际上无论美国、欧盟和日本在这些国家中已经有大量的投资、贸易和合作项目,这些都是共商共建共享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用一个比较宽阔的胸怀,更大的视野去看着一带一路,我们就看到这一带一路是一个全世界的事业。大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利益,我想这就不会说谁在争谁,谁在挤谁。这就没有必要了。”

文章选自澳洲新快报,2017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