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忠群: 匠魂根植于内心的仁爱

2017年6月2日


理事简介

茅忠群,CCG资深副主席,方太集团董事长。

茅忠群先生在战略决策、产品创新、企业文化和卓越绩效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理解和超前意识。他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成果完美结合,提出了“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管理方针,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他的带领下,方太一直引领并开创着中国厨电行业的发展潮流,牢固树立了“高端厨电领导者”的形象。方太始终专注于高端厨电领域,坚持“专业、高端、负责”的战略定位,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方太不仅成为高端厨电、卓越设计与精良品质的代名词,更代表一种健康环保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不断朝着“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的愿景迈进。


  20年,从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步入成稳睿智的中年,茅忠群和他率领的方太集团团队坚守着一颗初心,“树立高端厨电民族品牌”,而且随着时间的积淀,越发坚如磐石。


  这份任性的执着,茅忠群将其诠释为一个企业的匠心基因。“不做500强,要做500年”,这是茅忠群给方太定下的基调,而他就是第一任坚守者。



企业家要做匠心的引领者

   


  23年前,上海交大硕士毕业的茅忠群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放弃接手家族企业,“另起炉灶”。似乎是在为这个成语作解读,茅忠群选择的创业方向就是“炉灶”,不过,他给“炉灶”加上了一个定位:高端厨电品牌。


  这样的定位是基于对当时厨具市场的准确研判。“那时候主流灶具都是台式灶,一台灶具售价100来块,甚至几十块。”茅忠群决定避开价格战,潜心于自己的品牌创建。


  21年来,方太的高端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为代表的厨电产品销售量连续多年在高端厨电市场遥遥领先。方太也从一个初创企业成长为高端厨电领导者。


  茅忠群的办公室张挂着一幅书法作品,这是一句出自《道德经》的名言——“无为而无不为”。千百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含义作出解读。茅忠群的理解是,保持心无杂念的淡定,就能做成任何事情。


  “如果企业家的心是浮躁的,那员工的心一定也是浮躁的,企业家要做匠心的引领者。”茅忠群认为,中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能够出精品的企业却不多,原因就在于人心浮躁,很少有企业家愿意真正地沉下心来,坚定扎实地去做一件事情。



匠心归根到底是仁爱之心

   


  匠心从何而来?茅忠群认为,匠心归根到底是源自于内心的仁爱。


  方太全线产品的开发均秉承“给用户最佳体验”的思想,这符合德国红点奖等国际大奖“以人为本”的精神。最新获奖的一款水槽洗碗机,就是将用户思维应用到极致的例子。这款产品针对中国厨房需求,采用跨界三合一设计,既是洗碗机,也是水槽,同时还兼具果蔬净化功能。不用改水、改电、拆橱柜,既节省了厨房空间,又解决了安装难的烦恼,简便操作的“一键通”按键布局,使用简单、省心,而且老人、小朋友都可以轻松使用。


  让每一款产品都带着对用户的仁爱之心,是茅忠群和方太团队的不懈追求。于是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故事:为提高油烟机除油烟效果,方太做了不下千次实验,炒掉上千斤辣椒,实验室地板上的油渍能把鞋子牢牢粘住;为了给用户带来完美体验,方太的研发人员会为了油烟机上一道肉眼看不见的缝隙苦心钻研,直至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茅忠群说,“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好东西,那不好的东西自然就进不来了。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要做到眼睛里容不下沙子,怀揣对用户的仁爱之心。



工匠精神植入企业基因

   


  就在日前,“方太集团第四届工匠文化节”拉开了序幕。从2014年起,方太每年都要花上一个月时间,为一线员工搭建展示技艺的舞台,工匠之路从这里起步。


  “把简单的事件做到极致,在平凡的岗位坚守扎根”,这是“方太工匠文化节”的一句口号。茅忠群说,在方太,工匠是个骄傲的名字。刘建华就是其中一位。2006年进入方太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装配工,凭借长期一线实践炼就的一双“火眼金睛”,被提拔为灶具试火检验员,在岗数年来他从没漏检一台产品,从没出现哪怕一次不良产品外流,成为集团燃气工厂的一个神话。2015年,他如愿戴上了“方太工匠”的臂章。


  “用精雕细琢诠释技艺,用精益求精积淀创意……”这是方太员工自己创作的《工匠之歌》。用茅忠群的话说,方太之所以能成为高端厨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一是靠科技的引领,二是靠匠心的传承。工匠精神已然植入了方太的企业基因。


  连续四届“方太工匠文化节”上,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保留节目”——拜师礼。在方太有个规矩,要想晋升为工匠,不仅自己要有一手绝活,还必须承担起带徒的责任。


  如果说匠心是方太的企业基因,那么这种基因是需要传承的,不允许丝毫变异。这是技艺、绝活的传承,也是匠心、仁爱之心的心心相印。



文章选自《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6年4-5月刊总67期,作者为CCG编辑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