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除了年轻人,也要吸引超龄国际人才
2017年7月10日8日举行的华创会“武汉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武汉招才引智,分享了自己来汉创业的经历,提出了意见建议。
武汉首批“城市合伙人”、武汉光谷量子技术公司总经理王肇中:
武汉的干部很知心、很贴心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法国国家科学院终生成就奖获得者、武汉首批“城市合伙人”、武汉光谷量子技术公司总经理王肇中称赞,武汉在招才引智方面,工作做得很扎实。
王肇中在国外从事量子器件研究30多年,是国际著名纳米学家。当时,国内很多城市找到他,希望他去发展。“武汉的领导来找我时,我觉得武汉的干部很知心、很贴心,我需要什么都能想到。”
“士为知己者所用。”为了将研究成果做成产业,王肇中2012年来到湖北,担任华中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2016年初,他成立光谷量子公司,进行量子通信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
王肇中说,中国光谷在武汉,这里光电子产业的基础雄厚。武汉人才也很丰富,有一批真正有想法,有远见的人才。“我很高兴,所以一直在武汉工作。”
湖北光谷人才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吴江:
完善安居环境 让人才能在汉养老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湖北光谷人才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吴江说,武汉在吸引人才方面,有两方面优势,一是科教资源,二是包容的文化。
“有一句话叫惟楚有才。谷歌总部落户苏黎世,就是看重了那里的高校资源。武汉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拥有大量的科学家、人才。另外,武汉的文化包容性大,容易接受新思想。”他说。
吴江建议,武汉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安居环境,让人才能在这呆一辈子,最好能养老。还要发挥华创会的作用,提升武汉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兼主任王辉耀:
设立“银发计划” 吸引“超龄”国际人才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兼主任王辉耀建议,武汉在实施“一留一会”战略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吸引海外人才。“中国国际人口的比例在全球是很低的,武汉能不能出台一个吸引10万留学生的计划,吸引国际人才,培养中国通,知华派,亲华派。”
王辉耀大胆提议,以后的华创会可以请每位与会的华侨华人带一个老外来,扩大华创会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国际人才。
王耀辉还说,武汉出台的“千人计划”,年龄上限是55岁。其实很多超过这个年龄的华人华侨,他们衣食无忧、资源丰富,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建议武汉设立“银发计划”,注重吸引这些国际人才。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孙大文:
多把目光投向年轻人 给年轻人以时间
国际著名华人食品科学家、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孙大文说,制定人才政策要注重精准化、层次化、本土化,柔性化。
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制定精准引才政策;不用光盯着高精尖人才,要把更多眼光放到年轻人那里,给年轻人以时间;帮助归国人才适应中国的社会,帮助他们实现本土化;从实际出发,制定柔性化的人才考核方式。
文章选自长江网,2017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