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未来消费是新趋势更是一场革命
2017年8月24日李稻葵,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整整10年间,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结构的剧变,可以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
经济结构最基本的结构是资本跟劳动力相对稀缺程度的比例,这个已经发生了剧变。10年前,中国相对而言还是劳动力比较充足、资本相对短缺的经济体。2007年是个拐点,消费占GDP比重是过去30年来最低的,2007年后开始出现上行的变化。2008、2009年,基本上同样的时间段,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开始上升,工资收入在整个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上升。
这也意味着,劳动力和资本相对短缺的程度发生剧变。劳动力从2007年开始变得珍贵而稀缺。工资开始上涨,而且增长速度超过民营GDP。同时,城市劳动力、产业劳动力大军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老百姓的初次分配开始改善,以劳动力挣钱的人的收入速度加快,这是革命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带来的后果是消费的上升。为什么?因为中国社会的消费主力是中低端收入水平的打工族。这些消费人群就看工资涨得快不快。只要工资涨得快,消费就涨得快;如果工资超过GDP增长速度,消费也就超过GDP的速度。因此,这场世界性的革命,正影响未来30年的收入分配大格局。
消费本身也酝酿着一场革命。消费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刚好又遇上了以互联网、数据科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各种新科技形态。新科技和消费增长共同带来了消费革命,尤其是零售端的革命。
整个消费的链条都在经历一场技术的革命,这个过程需要批发、物流、零售、售后服务共同更新。但我认为,这里存在两个误区:首先,我不认为这场科技革命在消费领域或者零售领域就是降低成本。这场消费革命表现在零售业不仅仅是降成本,更多是带来了对消费者认可的提升,消费满足感的提高。因此,新的零售革命并不完全是降低成本。无人商店、无人零售如果仅仅是为了降成本,恐怕这个游戏就错了。无人商店一定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比有人商店更好的福利和帮助,比如真正做到24小时不停业,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从而使消费者有更多的满足感。
其次,我认为新零售革命和传统零售不是外界认为的替代、竞争的关系。假如无人商店能给我更多体验,我相信无人商店和有人商店可以并存。有人商店里可以问个路,甚至晚上睡不着觉跟他去聊聊天;无人商店可以让我精准知道有没有货。所以,新的零售和传统零售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长时间内以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的形态并存。
我坚信,未来20年的消费是新趋势,更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与科技革命结合在一块,将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我们拿出手的、值得骄傲的新亮点。
文章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