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对话王辉耀:特朗普要查中美贸易 打的什么算盘

2017年8月25日

 华盛顿时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在白宫签署总统备忘录,要求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Robert Lighthizer)调查所谓“中国迫使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转移知识产权的贸易行为”及对美国商业及就业的影响。特朗普为何这个时候开展对华贸易调查,此举将对中美贸易、中美关系造成何种影响,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出路到底是什么?新浪国际自媒体联盟成员“文晶Talk”对话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王辉耀。




 文晶Talk:特朗普为何选择这个时候开展对中国贸易的调查?


  王辉耀:特朗普从参选开始就对中美贸易有很大不满,美国对中国有三千多亿的逆差,而且不可持续。今年六月习特会上中国提出通过一些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效果不错,关系得到缓和。中美百日谈放开了牛肉对华的出口,美国visa和master card也可以到中国使用。


  但特朗普是一个商人,在这个方面吃亏的话,一定想办法这个便宜占回来,而且特朗普不光针对中国市场,他也骂日本、德国,也在和加拿大、墨西哥这些贸易有顺差的国家谈。


  之前特朗普迟迟没有行动主要是因为在朝核问题上,美国还需要中国的帮助。但是朝核问题一直没有进展,而且越来越紧张,特朗普在美国国内面临着压力,他上台七个月了,必须拿出一些成绩。前两天中美最高领导人通电话确定特朗普将访华,在访华前,特朗普希望争取更多筹码。


  另外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并不好,中国跟印度、南海还处在紧张态势。特朗普看重现在这样一个时机,对中国进行一定程度施压。


  文晶Talk:“301法案”允许美国总统以单边制裁的方法来保护美国免收外国不公平贸易伤害。有资料显示,这个法案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用过。特朗普此时启动这一法案,会对中美贸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王辉耀:肯定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说白了就是贸易和投资。如果美国发出这样的信号,欧洲再发出信号,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和高额关税,中国经济马上会受到很大打击。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是两败俱伤的,虽然美国会有所损失,杀敌八百自伤一千,但是美国比中国财大气粗,底子要比中国厚的多。如果真正进入贸易战,美国承受能力比中国强。美国经历过金融危机,但中国没有。中美关系,实际上是整个全球化战略上最核心的关系,是不能出问题的。目前中美之间三千多亿美元的顺差,换算成人民币2万亿,这是个很大的数,而且直接影响就业,直接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并且,中美贸易作为中美关系压舱石,一旦不稳,也会引起其他矛盾,引发更大的负面效应。


  文晶Talk:特朗普这个时候对中国的施压,是否与这段时间朝核事态升级,比如金正恩扬言发射导弹到关岛有关?


  王辉耀我觉得有,特朗普一直在等中国对朝核问题采取行动,但好像没有起太大作用,所以特朗普会在这个问题不断对中国施压。我这次去延吉中朝边境,中国已经在朝鲜问题做了很大让步,包括取消海产品、农产品进口,势必会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文晶Talk:那么在您看来,中美之间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当前的贸易问题?


  王辉耀:中美之间现在有很多值得合作的地方,第一,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的基础设施达到最好的水平,正好美国也缺乏资金。特朗普推出几万亿的基础设施计划还未得到落实。中国有资金和设备,在基础设施方面,可以跟美国很好地弥补。


  第二,能源。中国是世界上进口石油第一位的国家,也开始购买美国的石油。美国是一个产油大国,页岩气开发后,能源出口是富余的,中国可以更多进口美国的能源产品,包括天然气,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不平衡。


  第三,高科技产业。目前,硅谷的高科技公司进入中国比较困难,比如像谷歌、安卓系统、无人汽车,进入中国是受阻的,这也是美国不满意的方面。另外金融行业也可以适当开放,比如现在中国不用信用卡,而是用微信、支付宝来支付,银行业开始做适当开放,允许美国的信用卡进入。


  第四,制造业。曹德旺的福耀公司在美国投资了10亿美元,创造了三千个工作机会。类似大曹德旺、小曹德旺这样的企业很多,中国的企业正在经历升级换代,如果劳动力成本和人员成本在美国价格差不多的话,我更愿意到美国建厂,更接近于市场,服务于上下游的客户。


  我们找到中美贸易经济共赢的方向,就是说,在其它增量上多下功夫,在存量上减少赤字,还是可以做很多的事。



文章选自新浪网,2017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