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报】英国董事学会主席、商务大使芭芭拉•贾琦: 中企应借“三重合力”实现海外布局

2017年9月20日


  今年是中英建交45周年,中国企业怎样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拓展包括英国在内的海外市场,实现成功布局?近日,英国董事学会主席、商务大使芭芭拉·贾琦在全球化智库(CCG)发表演讲,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会使中国的全球化获得新的发展势能。


  “与欧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面临更大的挑战。”她认为,很多国家已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中企则必须在业已成型的国际贸易秩序中与这些国家同台竞争。


  贾琦提出一个正在演变中的概念,即“三重合力”(The Triple Package):一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力,二是“一带一路”的潜力,三是中国改革开放精神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融合。她表示,这三种力量给世界带来不可估量的互利机遇。


  以美国通用公司(GE)为例,贾琦借以说明“三重合力”带来的机遇。据介绍,通用公司在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迅速做出积极反应:公司高层表示,“一带一路”的两个关键要素——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正是GE的核心业务优势。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中企在国内市场与国外跨国公司互动和学习。”贾琦表示,作为“一带一路”的一部分,中企应该继续主动寻求与跨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以优化企业“走出去”进程。她建议中企汲取世界级跨国公司的相关经验,并以彼此的互补优势在全球市场合作共赢。


  保持透明和彼此信任是企业国际化得以成功的两个关键因素。贾琦称,中企作为走向国际化的“后来者”,在以下两个领域的努力可以实现自身国际化愿景。一是企业治理。良好的公司治理会提升公司的信任感和透明度。二是嵌入对文化的敏感度,这需要从企业高层开始调整。解决方案就是把战略布局或管理整合到企业寻求海外市场的整个过程中。她还强调,兼具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顾问委员会(advisory board)的建立,对于加强了解、取得信任的意义重大。


  尽管很多企业已经在学着适应当地环境,并与当地伙伴或利益相关者在跨文化中有效合作,贾琦认为,“走出去”的企业仍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不能忽视赋予跨国利益相关者以重要性(stakeholder mapping)。


  “中国企业必须说服国外企业,一起做生意会相互获益和增值。”她以中国两家公司——中海油和华为在海外最终取得成功的案例说明,对利益相关者的考量,不是一种在国外的单项参与,而是一个全面分析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冲击和影响的综合体系。


文章选自《中国贸易报》,2017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