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福:中国推动多边贸易需要人才和同盟军

2018年1月3日


 

孙永福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


人才储备在多边体制中至关重要

  大家的判断基本基于这样的事实,这次WTO部长级会议没有重大成果,有的话也是小的零碎成果,现在WTO内部要达成所谓一致已经越来越困难。当时推动WTO成立的时候,主要的利益方希望利用这个机构来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但是后来多边贸易的发展可能确实跟他们原来的想象出现了偏差。于是,这些国家对多边贸易体制越来越质疑,特别是美国现在认为多边贸易与其国家利益不一致,所以他们不感兴趣。

  那么,中国如何在WTO里面起作用?其中人才储备问题非常重要,简单说,就是我们的专业人才储备是否足够。

  凡是要在多边体制或多边机构之内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得有一定的人才进入,很多议题的设置,是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的。包括WTO以及其它跟联合国相关的多边机制,既然希望推动这样的机制,当然就要有人才基础,否则就很困难。

  但是坦率地讲,中国目前在多边体制的人员储备稍显匮乏,在工作层级的人非常少。例如在联合国,中国人比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印度人都要少。

  除了在国际组织的人才之外,国内方面也需要相关的人员储备,要用国际上听得懂的语言来进行多边谈判,而不是直接把国内习惯的语言搬到国际上。“一带一路”现在在国际上推动有一些困难,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宣传跟其他国家的听力不在一个频段上。包括今后如果我们要借助达沃斯论坛的渠道灵活操作,那在论坛上的讲话就需要很专业的设计,要能与其他国家达成对话、交流。

  所以从人才的角度说,我们在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储备还不足够。另外,我国真正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包括为领导人准备讲话的这些人才,在适应国际语境和用语习惯的能力上,也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练好内功 找准定位

  另一方面,对外宣传上话也不要说得太满,韬光养晦仍有意义。中国入世16年,其实还是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我们从明白规则、熟悉规则、理解规则、遵守规则,然后再进入规则的参与和制定,这需要一步一步走。谁都有一个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都毕业之后再从事研究的过程,不能说小学刚毕业,进入中学,然后就说自己已经是学者,这就跨越太大了。

  有所作为需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比如1948年,WTO的前身GATT建立,当时主要的推动者是真正位于世界经济舞台中央的美国和欧洲。所以我们现在是不是真正能够推动这件事,仍然还得用实力说话。

  要想参与乃至主导全球的治理,首先要练好内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否则就还为时过早。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完全找准定位,而中国如果要在世界舞台,特别是在多边贸易舞台上起主导作用,就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定位。具体来说,就是搞清楚我们现在到底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是不是还要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这里面有一个利益问题,也就是中国的利益到底跟谁的利益更相近?因为WTO里面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而中国现在处在一个过渡阶段。我们现在强调,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变。但是,作为发展中大国,我们实际上在某些方面和领域已经跟发达国家的利益更相近了。也就是说,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立场跟我国实际上已经不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何调整?如果要在多边体制发挥作用的话,怎么样的机制是适合中国的?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思考。

欧美并重  建立议题同盟

  中国现在主张继续维护WTO,但美国至少不是很支持的态度。所以现在哪些国家在支持?欧盟在里面作用是什么,是不是值得我们争取的合作伙伴?这些方面我觉得我们的研究是不够的。

  先前特朗普访华,受到我方超规格待遇,还签了两千多亿美元大单,相比之下,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给过欧盟这样的待遇吗?我们给过哪个欧盟国家领导人超规格的接待?好像没有。

  我原来一直强调,中国要欧美并重,因为这是我们在多边场合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可以肯定地说,不止在WTO,在任何一个多边舞台上,如果我们树敌太多,与美国、欧盟关系同时紧张,那么中国想要主导任何事情很可能都做不成。所以,我们必须有相应的同盟军,毕竟,美国有些利益跟欧盟也并非都是一致的。就像目前在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方面,欧盟和美国的立场就不一致,而是跟中国有一些共同利益。欧盟仍然认同多边机制和所谓多极世界,因为欧洲国家若是单打独斗,在世界舞台上很难独当一面,德国也好,英国也好,法国也好,必须联合起来才有足够的影响力。在多边舞台上,如果中国和欧盟联手,议题操作起来就会顺畅一点。所以我们在国际合作方面应该要考虑多交一些朋友,形成一些联合的关系。

  除了人员储备和定位问题之外,现在WTO在大方向上很难推动,我们不如挑选一些较好推动的新兴议题,比如在电子商务这些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沿的方面,通过推动这些议题,也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一些保护。此外,也可以尝试设立一些新的机制,例如“一带一路”就是我们提出的新机制。从新的机制角度多做一些事情,发挥我们的作用。

  最后还要强调,把内功练好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还是要更长远地看问题。通过持续的开放来推动国内的改革,也通过开放创造更好的体制,让其他国家感受到我们的实力,如此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真正成为榜样,也才能达到引领全球治理的目的。

  (本文根据孙永福2017年12月18日在CCG“从WTO部长级会议看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研讨会的发言速记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